环保股业绩普增20% 三原因导致百亿企业难寻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环保股业绩普增20% 三原因导致百亿企业难寻

加入日期:2014-7-23 22:00:03

  新华网上海7月23日电(记者何欣荣、秦华江)资料显示,A股主要的环保企业有30多家,大致分为水务、大气和固体废物等三个板块。目前已经有27家公布了中期业绩预告,普遍增速在20%以上。虽然增速很快,但环保上市公司的个头普遍不大,迄今没有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这与环保市场上万亿元的规模形成了明显反差。

  大气治理公司最抢眼

  在三大板块中,大气治理公司表现最为抢眼。由于严重的雾霾天气导致了大气治理“国十条”的出台,部分概念股如中电远达,上半年业绩预增137%,主要原因是脱硫脱硝业务的高速增长。在锅炉改造业务上实现突破的龙源技术,上半年预增90%—120%。

  受垃圾围城的困扰,固废处理企业的增长也非常可观。餐厨垃圾处理龙头维尔利中报预增60%—90%。大力布局垃圾焚烧的盛运股份,上半年业绩预增83%—110%。

  相比之下,市场规模最大的水务板块增速最为平稳。碧水源上半年业绩预增25%—35%,巴安水务中期业绩预增0—20%。

  三原因导致百亿企业难寻

  万亿市场为何没能催生出百亿企业?在近期举行的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与会代表提出了三方面的看法:

  一是政府职能存在缺位现象。像垃圾焚烧发电,被认为是垃圾处理的一大趋势,但各地的垃圾焚烧项目却举步维艰。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文一波说,政府应事先做好垃圾焚烧的信息沟通和选址规划,而不是遇事把企业顶在前面。

  二是价格体系没有理顺。金州环境董事长蒋超说,运营垃圾焚烧项目,全国范围内的垃圾补贴费平均在78元/吨左右,有的企业却报出40元/吨的低价。“是不是越低越好,属不属于恶性竞争,政府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判断。”

  三是环境标准应与时俱进。碧水源总经理戴日成说,我国的环境标准是被环境形势推着走的,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原来只有PM10,后来推出PM2.5,整个大气治理行业就起来了。

  期待政策利好兑现

  虽然制约因素不少,但从政策大环境看,环保企业的增长空间极为可观。

  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胥树凡说,环保部正在起草《关于做好政府购买环境公共服务的指导意见》,预计很快会发布。“过去政府花钱买设备、建工程,却不能确保其发挥治污作用。如果改为购买公共服务,不仅投资效益大大提高,对社会资本进入环保领域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胥树凡还介绍,在大气治理国十条之后,关于水和土壤的环境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在紧密制定中,全社会的环保投入会进一步增加,这也给环保企业带来了机会。

  财政部和发改委方面,目前在分别推广PPP(政企合作)模式和第三方治理模式。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马荣表示,关于第三方治理的改革措施,预计年内完成该项工作。

  文一波表示,在政策带动下,预计到2020年我国环保行业将出现千亿级的企业。

  作者:何欣荣 秦华江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编辑: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