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碳市场首战告捷履约率100%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上海碳市场首战告捷履约率100%

加入日期:2014-7-2 3:24:07

  “今年光卖碳进账2000多万。” 上海氯碱化工(行情,问诊)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技术能源主管王立贵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同样业绩亮丽的还有上海碳交易试点。法定时限内100%履约,当多个试点推迟履约期之时,这份成绩为上海碳交易试点在首次履约中拔得头筹。

  6月,国内五大碳交易试点先后进入履约期,而履约成效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试点的成败。上海固然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但市场流动性难题仍悬而未决。

  在规定的履约期内,各地企业实际排放量如果超出政府签发的配额部分,必须通过市场购买补足,并完成报备,履行清缴义务。如果届时仍有企业未向市场购买超额排放的碳,将面临严厉处罚。

  上海完美收官

  6月30日是上海碳交易试点首个履约期的最后期限。当日上午,上海市发改委发布消息称,至此,本市191家试点企业全部在法定时限内完成2013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履约率达到100%。

  自去年11月26日开市以来至6月27日,上海碳市场共运行31周,共计143个交易日,三个品种的碳配额(SHEA13、SHEA14和SHEA15)累计成交量为155.346万吨,累计成交额为6091.72727万元。6月市场成交量达111.4777万吨,今年可用于履约的2013年度配额(SHEA13)的价格也基本稳定在38~44元之间并伴有温和上涨。

  “能够全部履约已经很不错了。”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助理李瑾如是对记者说。

  相对于传统的大宗商品、证券期货等市场来说,碳市场的交易量仍然很小,李瑾表示,第一阶段主要是检验制度的合理性,以及整个流程下来,企业的认可度和学习能力。

  市场建立的本意是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并使其减排成本收益化。本报记者采访多家纳入市场的企业了解到,一年来,碳市场在推动企业节能减排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功效。

  王立贵的公司2012年8月16日被列入上海市碳交易试点首批参与交易的191家,上海市环交所给予该公司的配额是243万吨,2013年实际盘查排放结果低于配额。

  自去年11与26日开市,该公司几乎每个交易日都会“挂出”一部分“碳”,全部是卖出,共计55万吨。“2014年可能会做一些交易。”王立贵告诉记者。

  宝钢特钢有限公司能源环保部能源管理主任师浦霞敏也告诉记者,目前企业面临的能源成本压力很大,节能减排的工作平时也在做,如果节能减排效益好,配额就会有富余,能有一笔额外的收入也很好。

  李瑾对记者表示,目前上海碳市场从绝对数量上来说,依旧是“买大于卖”。

  接下来,上海碳交易所将会进行阶段性的评估并制定阶段性政策。主要从几方面展开:比如,纳入的行业和企业范围是否合理、配额的分配情况、市场的机制设计以及处罚机制等,李瑾告诉本报记者。

  企业交易意愿仍不足

  100%履约的答卷尽管完美,但和其他试点一样,企业主动交易的意愿不足,市场流动性不好,同样是上海存在的问题。

  从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来看,大多数企业都集中在今年6月清缴“大限”来临之际才做最后定夺。

  因此,进入6月,整个碳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之态,日交易量屡创新高。6月11日,上海市场出现一笔交易量为29.3万吨的协议转让。在随后的6月12日,上海市场成交19.9万吨,刷新全市线上交易日成交量纪录。但纵观近一年的交易情况,大多数情况下,每日的交易量仅有数万吨。从去年11月开市至今年6月27日,累计成交量为155.346万吨,仅6月市场成交量就达111.4777万吨。

  “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清缴肯定是第一要素,光企业在做不太可能全年都活跃。”上海焦化能源管理工程师朱潇泯对记者说,直到6月中旬,他所在的上海焦化才将多出的少量配额卖出。

  “5月最后一个工作日,核查的最终结果才公布,实际排放只比配额少了不到1%,这是在产能没有完全开足的情况之下。”朱潇泯坦言,完成履约对该公司来说还是有压力的。

  “像我们这种企业额度跟盘查的数据很接近的企业,不太敢‘轻举妄动’,万一排查出来,跟你估值有偏差,本来要卖,现在要买。”朱潇泯告诉本报记者。

  浦霞敏也告诉,交易所肯定是希望市场流动性强一些,但大部分企业为了完成清缴,才活跃起来。“从企业角度出发,保证我们的配额要够,不能交不出,对市场交易,我们关注得也不是太多。”浦霞敏直言。

  机构入市难

  如此来看,当履约结束,市场或许会再次归于平静。但是,和其他交易市场一样,只有流动性充分好的时候,碳市场才能发现配额的价值。业内的一种观点认为,机构投资者入市或许会有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

  目前深圳、广州、天津、湖北、重庆五个试点均允许个人和机构进入,北京和上海也在研究之中。截至6月10日,在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四家机构开户的个人会员超过1000户。

  以最早开放的深圳排交所为例,目前其开户的个人投资者已经达到580多位,随着市场发展,对成交贡献有所下降,约占市场交易量的30%。

  国内低碳智库碳道创始人仝岩告诉,个人投资者因为交易量小,起到的作用并不大,而金融机构的进入,才会带来市场的流动性。“盘子的大小决定了流动性的大小。”他说。

  但眼下机构真正进入还存在诸多难题。相关银行业负责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碳金融产品经理黄佳妮)告诉,其所在银行本身的意愿一直是期待加入碳交易市场开展交易的,从最初的交易框架设计开始,就和国内多个碳交易所就银行作为交易会员参与市场交易做过深入沟通。

  不过,该业内人士也指出,对于银行来说,最主要的问题是,目前碳市场交易品种相对比较单一、交易的流动性差、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在缺乏有效对冲工具管理敞口风险的情况下,风险管理、内审这关都过不了。”上述人士称,“银行肯定是希望交易品种更丰富、市场流动性更高、交易更活跃之后再进入,交易市场的价格发现更充分,投资机构对市场价格能有一个合理的预期,但现在价格的随机性较强。”

  此外,也有其他金融机构从事碳市场研究人士告诉本报记者,金融机构在碳交易市场上到底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目前并不清晰。

  而对于参与企业来说,是否希望机构入市,看法不一。

  “机构进来或许会有好处,比如我们企业一年多出十万吨,但我们是没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盯着市场看,机构进来,可以帮我去打理。”朱潇泯对本报记者说。

  也有部分企业表示,企业只希望能够按时清缴,完成生产,并不指望通过碳市场“投机”。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