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轻信招商证券“潞安环能”研报损失过半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股民轻信招商证券“潞安环能”研报损失过半

加入日期:2014-6-6 18:52:00

图为<a招商证券相关研究报告 src=http://img.jrjimg.cn/2014/06/20140606183448229.jpg>

  图为招商证券相关研究报告

  近日,本报接到一位李姓投资者来电,李先生告诉记者,2011年看了招商证券的研报买入潞安环能,期间经过分红送股加上波段操作,目前仍然亏损超过50%以上。

  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记者查询潞安环能研报发现,招商证券分析师卢平自2011年6月份到今年上半年,近三年的时间内,独自一人或联合王培培、张顺两人先后发布了11篇潞安环能研报,其中前10篇研报的投资评级均是“强烈推荐”评级,最后一篇研报是今年3月26日发布的,投资评级为“中性”评级。

  目标价位从46元下调到33.5元

  招商证券自2011年6月20日到8月10日先后发布了 《商品煤结构调整提升盈利,整合和资产注入推动产量大幅增长》、《关注集团资产证券化步伐》两篇关于潞安环能的研究报告,文中均指出,按照2011年20倍P/E估值36元,目标价为46元。

  通过前复权观察,潞安环能的股价从2011年6月20日收盘价的27.41元,经12个交易日到2011年7月4日达到最高点35.15元,随后出现大跌,截至2012年3月7日招商证券又一次发布 《稳健而放心的业绩,且存资产注入预期》潞安环能研报时,该股价格为26.05元,下跌26%,但这篇描述“稳健而放心的业绩”的研报,却悄悄的将目标价变成了33.5元。

  然而也就是这份有着重大利好的研报,并没有扭转潞安环能下跌的趋势,到2012年8月31日潞安环能报收于16.53元,自2011年高点以来下跌53%。

  研报利好不断 股价节节败退

  自2012年8月31日到2013年8月30日的一年中,招商证券关于潞安环能的研报又开始引入 “资产注入”、“煤价止跌”的利好消息,先后发布了《下半年业绩承压,继续期待资产注入》、《整合矿投产减亏催化业绩,重点关注资产注入》、《期待整合矿减亏,注入障碍逐渐扫清》、《煤价跌势近尾声,整合矿摊费用减少》、《煤价止跌回升,业绩弹性有望兑现》等研报,均维持着“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强烈推荐:以报告日起,公司股价相对同期市场基准(沪深300指数)的表现涨幅超过20%以上】。

  记者梳理潞安环能的年报发现,潞安环能2012年的净利润为25.66亿元,2013年的净利润为15.28亿元,两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3.09%和-40.43%。潞安环能这一年的股价也从16.53元下跌至2013年8月30日的12.85元,又下跌了22%。

  也就在2013年8月30日招商证券推出当年最后一篇潞安环能的研报《煤价止跌回升,业绩弹性有望兑现》后,潞安环能却打开了加速下跌的空间,截至2014年3月25日潞安环能收盘价为8.29元。

  2014年3月26日卢平发布了本年度至今唯一篇潞安环能研报《成本控制部分对冲煤价下跌,业绩下滑趋势难改》,首次从“强烈推荐”降级为“中性”评级,然而此时股价一蹶不振,继续走低,截至昨日收盘,潞安环能报收于7.77元。自高点35.15元计算,跌幅近80%。

  评测结果正确率只有20%

  记者查阅招商证券分析师卢平的公开资料显示,卢平经济学博士。有五年会计从业经历,十二年证券从业经验。率先在业内从 “产业资本”的角度对煤炭行业的资产注入行为对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煤炭行业被投资者大为看空时指出 “从长期来看,煤炭股票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曾经荣获英国《金融时报》与starMine“2007年度最佳分析师”亚洲区能源行业第二名,2008年、2009年水晶球煤炭开采最佳分析师第二名,2007年度《新财富》煤炭开采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二名,2008年度《新财富》煤炭开采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一名。

  但是其在潞安环能系列研报分析的表现,实在让人感到百思不得其解,出具过潞安环能研报的机构中不止招商证券一家,然而记者统计发现,几乎自始至终维持“强烈推荐”评级的只有招商证券一家、也只有卢平一人。

  招商证券发布的这11篇研报均为公司调研,然而记者打开上证e互动,进入潞安环能的互动页面,让记者惊讶的是公司从没有发布过一篇机构调研报告,招商证券分析师卢平有没有实地对潞安环能进行调研不得而知,截至发稿时,潞安环能对外公布的投资者热线与招商证券分析师卢平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根据搜狐金罗盘券商研究能力评测数据显示,招商证券分析师卢平总共发布过218篇研报,20日短线评测和60日中线评测结果正确率只有20%。

  研报背后暗藏灰色利益链

  券商研报为何会成为一场大忽悠?他们是被机构绑架了还是根本就是合谋者?记者就此问题采访资深市场人士。

  该市场人士告诉记者,研报背后可能暗藏灰色利益链,研报经常为了配合自营盘或者基金公司出货,卖方需要摇旗呐喊,忽悠普通股民买进,对于自营券商,自己人用着当然方便;对于基金公司,当枪手这点面子也是要给的,因为最佳分析师头衔的评选、在券商进行交易仓位分仓等等都要看基金公司脸色的,除此之外,上市公司也不能得罪,否则分析师将失去消息来源,对于这三方来说,这都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可惜的是,一般散户的知情权却被排除在外,部分听信研报的投资者,更是损失惨重。

  宁波市证券期货业协会谢贯忠会长表示“券商的研报,一般都有关于风险的提示,投资者在关心研究报告的同时也应该重视研报的风险提示,如果投资者发现券商的研报只有推荐理由,没有风险提示,可以收集证据,向有关部门投诉。”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