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称龙头基金公司前交易部刘姓总监或涉嫌老鼠仓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消息称龙头基金公司前交易部刘姓总监或涉嫌老鼠仓

加入日期:2014-6-6 13:14:03

  老鼠仓再袭公募 人才荒来临

  李新江

  在严打老鼠仓的大环境下,每一个基金经理因“个人原因离职”公告发布后,总让人浮想联翩。

  最近一年时间,随着证监会对于老鼠仓查处力度加大,涉“老鼠仓”基金经理频频被曝出,日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某行业龙头基金公司前交易部刘姓总监或涉嫌老鼠仓。此前,其在交易部总监位上已经离职

  。由此可知,捕“鼠”行动,涉及面上不仅限于公募,而是蔓延至保险券商,深度上,由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团队,向交易员团队蔓延。

  而本轮捉“老鼠仓”行动中,已经有华夏、博时、易方达、招商、中邮创业、汇丰晋信、海富通、上投摩根、华宝兴业等多家基金公司“中招”。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本轮老鼠仓可能涉及到的基金公司达到20家左右,多半“老鼠仓”仍在水下。

  与此同时,多家尚未涉“老鼠仓”传闻的广深公司,以及在京某大型基金公司也再度传出老鼠仓的消息。不过这一系列消息均遭到当事公司的否认。

  “本周末或者下周末监管部门会公布一批。”来自华南某基金公司内部的消息称。

  另据消息人士的说法,随着“老鼠仓”恐慌情绪蔓延,基金公司“劝退”基金经理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该消息与近期基金经理频频离职相互印证。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年内离职的基金经理达到近100人,占到现存量基金经理的两成以上。多家基金公司陷入“人才荒”。

  “老鼠仓”发酵

  不同于以往,此次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的“老鼠仓”事件,涉及的是某大型基金公司前交易部主管,并非此前老鼠仓高发的基金经理团队。

  据接近该公司人士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的说法,目前仅是传言阶段,尚不能证实该交易总监为涉“老鼠仓”,这位交易总监早在2013年末或者2014年年初已经在该公司离职。离职前,他还曾兼任该公司旗下一只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

  如果上述人士被证实存在“老鼠仓”事件,目前尚不能判断是因为基金经理任内,或是交易部总监任内的职务犯罪行为。

  不过仅从基金公司涉及老鼠仓的案件来看,多数仍然是基金经理的职务犯罪行为。目前已经有10家左右的基金公司传出“老鼠仓”事件,这些基金经理涉案的案例最终多数以“前基金经理所为,公司未收到监管机构相关信息”等标准化的答复暂时收尾。

  不过目前曝出的“老鼠仓”事件可能只是已经查处案件的一部分。按照北京一位消息人士的说法,本次查处中,合计被查的基金公司数量可能达到20家之多,这也意味着有一半的案件尚未浮出水面。

  而近日,多位消息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广深有多家尚未涉“老鼠仓”传闻的基金公司有基金经理在查,此外,新传闻还牵涉出一家北京大型基金公司。不过6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上述基金公司求证,均获得否认的答复。

  尽管如此,华南某基金公司消息人士透露,本周末或下周末,监管机构可能会公布老鼠仓的查处情况。这或意味着近期可能有新的情况对外披露。

  据接近监管层人士透露,目前证监会也在研究对基金公司进行追责,不过对于基金经理涉老鼠仓,如果定性基金公司存在风控疏漏并非易事。

  同时据上述人士透露,近日,深圳证监会召集广深基金公司稽核人员开会,不过会上并未传出具体公司涉“老鼠仓”的具体个案。

  也是因为证监会稽查风声鹤唳,多位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基金公司时常通过各类渠道向证监会打听本公司是否有“老鼠仓”案例在查的情况。各种小道消息的流转,令不少公司高管草木皆兵。

  从基金公司,到保险,国内资管行业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为密集的“老鼠仓”被查出风波,国内委托理财等资管行业历史积淀的问题可见一斑。而从职务情况来看,加上上述基金公司交易部总监在内,牵涉人员也有单纯的基金经理团队向其它职务蔓延的倾向。

  按照上述接近监管层人士的说法,能够掌握基金重仓信息的环节较多,未来曝出的案例可能牵涉更广的人群。

  谁造成的“人才荒”

  上述基金公司内部人士透露的,基金公司高管频繁的通过各种渠道,向监管机构打探“老鼠仓”查处信息,可能最直接的目的是,一旦涉案提前“劝退”相关的基金经理。

  也正是因此,每一则基金经理离职公告背后的缘由,变得让市场浮想联翩。

  北京某基金公司高管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该公司已经通过自查,以及高管约谈基金经理的方式,对旗下基金经理进行了多轮的摸底。根据其听到的消息,其他公司就出现根据查处情况,“劝退”基金经理的案例。

  根据IFIND统计数据,2014年尚未过半,年内公告基金经理离职的基金数量达到200只左右,由于部分基金经理“一拖多”,涉及的基金经理数量达到95人左右。

  其中次新基金公司中,安信基金、英大基金、方正富邦、前海开源和华润元大基金等,基金经理年内离职率已经过半,最高的换血率达到200%。

  而老基金公司中,信达澳银基金公司年内四名基金经理集体在年初离职,作为一家中小基金公司,近半基金经理集中离职,且按照基金公司的薪资管理制度可以想象,这四人有可能舍弃了2013年年终奖。

  此外沪上基金公司海富通基金,年内出现五位基金经理离职,其中不乏投研的领军人物。中欧基金三位基金经理离职,光大保德信两位基金经理离职,农银汇理四位基金经理离职,这三家均属中小型基金公司,尽管人数较少,但是对投研稳定的冲击显得更为重大。

  留给市场的悬疑是,这些离职的,哪些是流失的“人才”,哪些有可能是被“劝退”的?

  从基金行业发展来看,2007年大牛市推动基金这一行业管理资产规模迅速膨胀,并导致大量基金投资人被套牢的结局。同样也是在行业“催肥”过程中,一批入门不久的新人迅速被冠上“年轻有为”之名,成为基金经理团队的生力军。除了动辄百万年薪之外,资本市场的赚钱机会恁多,很难不被“老鼠仓”所诱惑。

  随着公募行业遇冷,以及监管风暴来袭,不少曾被推向台前的明星,转眼成为推倒行业公信力的最大力量。

  “海外回来的基金经理要好一些,本土的圈子文化带坏了一批人。”上述接近监管层人士坦言。

  “有些人根本都不会看盘,没几年就被培养成基金经理,国内的基金经理文化与海外不可同日而语,在国外四十多岁还做研究员,这在国内几乎不存在。”同一天,一位海外回来的量化投资基金经理同样感慨。


编辑: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