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李慧敏、阮程)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呈何新格局?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轨迹几何?如何增强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26日发布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试图揭开迷雾,记者进行了采访。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呈何新格局?
“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显示,排在全球前十位的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依次为:新加坡、伦敦、香港、鹿特丹、汉堡、迪拜、上海、东京、纽约、釜山。
“全球十大国际航运中心分布情况看,亚太地区港口城市占据六席,世界航运重心东移趋势明显。”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有关专家介绍说,从样本城市分布情况也可以看出国际航运中心在向亚太地区偏移。
根据该指数报告,46个样本城市中,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及非洲分别拥有数量比重分别为39.13%、26.09%、21.74%、6.52%、6.52%。
“亚太港口城市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的排名中占据多数和重要地位是亚太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作用的必然结果。”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中心建设研究室副主任金嘉晨表示,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是一个历史变迁的过程,其布局和内涵在不断发展和衍生。国际航运中心先后形成于欧洲(伦敦、鹿特丹等)、北美(纽约),并正在向东亚转移。在承接转移的过程中,香港、新加坡等港口城市已经走在了前面。
中国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经济政策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宁涛说,作为国际贸易的衍生产业,国际航运业其兴旺和聚集与国际贸易热点区域的全球转移息息相关。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全球产业分工的逐步深化,国际制造业基地循着“日本—东亚四小龙—中国大陆”这一轨迹逐步转移,世界航运重心东移也与此轨迹保持高度一致。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轨迹几何?
中国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贾大山认为,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轨迹主要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是空间上趋于分散化。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国际航运船舶流中心的并立性和全球产业转移,是国际航运中心分散化的主要原因;二是功能上不断提升,在经贸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国际航运中心往往与国际物流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和采购中心等空间上重合。
根据《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14)》,国际航运中心全球分布的变化有着深刻的空间转移脉络,其发展有赖于世界贸易动态调整。
贾大山介绍说,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世界经济贸易增长中心经历了三次大的转移,即从地中海转向大西洋,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东岸,从太平洋东岸转向亚太区域(迄今仍在进行之中)。
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有关专家介绍说,如果海洋文明是主宰过去几个世纪世界文明格局的主导力量,那么国际航运中心空间转移的过程就是:从“西欧板块”向“西欧板块”+“北美板块”,再向“亚洲板块”+“西欧板块”+“北美板块”的方向递进。
“从时间上分析,国际航运中心又是一个递进的概念,其功能发展的轨迹随着世界经济与技术的进步与变化而发生相应的进步与变化。”贾大山说,伴随着“三大板块”的形成,国际航运中心在其功能上也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不断提升,对区域经贸发展影响日益扩大。
全球领先的航运业经纪和咨询机构德鲁里海事服务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刘倩文认为,真正的国际航运中心必须是集贸易中心、信息中心和结算中心于一体的综合体。
如何增强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
根据《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14》,港口条件是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性因素;航运服务是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综合环境则是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重要条件。
“随着国际航运中心产业集群日益复杂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企业规模日渐庞大,单纯依靠经营主体自发的成长和聚集已经很难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国际航运中心。例如,以伦敦、香港为代表,现代金融体系对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作用已经愈发重要。”西南证券研发业务总监许维鸿说。
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有关专家介绍说,尽管近些年出现了不少世界级吞吐量的港口城市,但与“全球型”国际航运中心仍存在较大距离,突出表现在国际组织、专业管理、信息通达、金融集聚、人才流动、跨国公司总部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为此,建议提高税收优惠度、经济自由度、营商便利度等方式,促进国际航运要素向港口城市聚集,进而实现对航运资源的全球配置。
宁涛指出,新兴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需要依靠统一强大的组织采取综合手段实现航运产业集群的高效聚集。为此,应当搭建统一的推进航运中心形成的组织机构,制定完整的发展战略、促进软硬件条件建设、推进优惠政策落实、吸引知名航运组织入住、培养航运人才、协调航运产业各类要素协同发展。
作者:李慧敏 阮程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