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ABS原封发行监管博弈削弱示范效应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平安ABS原封发行监管博弈削弱示范效应

加入日期:2014-6-24 1:57:37

  [ “鉴于本次发行中发生的诸多不确定性事件,预计平安1号的示范效应不大,或者说这仅是个例,其他发行主体或者主承应该不会效仿这一单。”一名主承人士说 ]

  经过一周的监管博弈之后,6月23日下午,平安银行(行情,问诊)1号小额消费贷款证券化产品(下称“平安1号”)按原方案完成簿记建档发行。

  平安1号包括A级01档资产支持证券(14平安01,128001)和A级02档资产支持证券(14平安02,128002),发行总额及票面利率分别为12.1亿元、5.3%和13.41亿元、5.6%。另有B级档品种将采用非公开方式销售。

  23日当日公布的发行文件显示,平安1号的发行由银监会批复,登记托管机构和上市交易场所分别是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下称“中债登”)和上海证交所,这与之前6月15日披露的信息相比未发生变化。

  尽管本期ABS产品经过一番波折后最终得以按原有方式发行,但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其发行方式将不具有示范效应。“经过此次平安发行事件,信贷资产证券化应该还是会选择银行间市场,甚至跨市场发行都不太可能会成为发行主体选择的方式。”一名专做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平安”落地

  知情人士告诉,平安1号在补完程序之后获准于6月23日发行,13:00~15:00启动申购,投资者踊跃申购,情况乐观。

  上述知情人士称,发行和托管方式与叫停之前相同,即仍在交易所单独上市,中债登直接进行托管,无需通过转托管,也就是说没有实现跨市场发行。

  而与先前6月15日的高调形成鲜明对比,平安1号6月23日的发行显得甚为低调。表现之一便是中债登和上证所的官网并未像之前那样在首页要闻区大张旗鼓,而是把相关信息“隐藏”到了子栏目以内。此外,低调的同时伴随着快节奏:当天披露发行文件,当天完成簿记建档发行。

  发行资料显示,此次总计26.3亿的ABS共分为三档,优先A1和优先A2分别是12.1亿和13.41亿元,两档评级都为AAA,簿记建档利率分别为5.3%和5.6%;比6月13日发行的招商银行(行情,问诊)ABS优先A和优先B发行利率均大幅下行。招商银行近日发行的ABS优先A评级为AAA,发行利率为6%;优先B评级为AA,发行利率为6.69%。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1号此次发行如上证所在6月15日所述,不仅突破了双审批,而且第一次尝试单评级。此次评级机构为上海联合资信。“这是自本轮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以来的首次单评级ABS产品。”一名专注ABS产品研究的券商人士对称。

  虽然平安1号已成为登陆交易所的首单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但即便如此,市场对其示范效应并不看好。

  “尽管审批效率等方面确实有便利,但鉴于本次发行中发生的诸多不确定性事件,预计平安1号的示范效应不大,或者说这仅是个例,其他发行主体或者主承应该不会效仿这一单。”一名主承人士对表示。

  不过有消息称,与平安银行同时获批在交易所独立发行的还有另外一家股份制银行,但目前还不清楚该银行或者其发行人会选择哪种方式。

  据悉,在6月30日之前将有大量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从现在来看,大部分都是双评级,所以发行场所应该还是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一名评级人士对表示。

  监管困局

  与年前试点过程中银行积极性不高相比,年初以来监管机构对劣后持有资金占比进行调整之后,加之现在银行融资和出表需求都比较高,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积极性显著提升。据本报不完全统计,自年初以来,银行发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约有800多亿元,而从2013年下半年启动至今总计发行规模1100亿元左右,尚不及本轮资产证券化审批的3000亿元额度的一半。

  而截至2014年6月23日,中国债券市场存量总额为32.3万亿,各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占比0.78%。

  按照西方成熟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资产证券化产品在整个债券市场的比重一般在30%以上。美国2006年的数据显示,其债券市场中资产证券化产品占比45%左右,是整个固定收益市场中份额最大的部分。

  “这也是为何各个监管机构在平安ABS产品上展开博弈的原因之一,监管机构也需要在市场上提前布局。”一名观察人士对表示。

  因为历史原因,交易所市场一直落后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如果能够吸引更多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去交易所上市,将有助于交易所债券市场扩容。

  主管上证所的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6月20日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证监会一直配合相关部委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交易所发行上市,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在交易所发行上市,有利于扩大投资者范围,盘活贷款存量,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分散银行体系金融风险。”证监会还表示,将积极配合相关部委,按照市场化改革方向,共同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

  而对于央行和银监会而言,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审批权和发行场所也非常关键。

  监管博弈的结果是平安1号在6月16日被临时叫停。6月15日,上证所宣布平安1号即将登陆上证所,并且创出多个首次,包括突破双审批,打破交易所发行必须通过转托管跨市场发行等多项首例。但次日央行便致电平安银行,以“需完善备案程序”为由叫停了平安1号发行。之后,各相关部门围绕双审批、跨市场发行还是交易所独立发行等方面展开博弈。

  银监会方面认为平安1号突破双审批本身具有创新意义,而且有接近银监会的人士对表示,银监会已经向银行通报将审批制度改为备案制度,以加快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6月中旬,银监会确定了将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从审批制向备案制改革的具体方案和工作流程。”而这被认为是促成平安银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几乎在瞬间就完成了登陆交易所市场工作的主要推手。

  但接近央行人士则认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试点过程中需要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项目逐单进行双审批,即便是备案,也需要事先向央行报备。同时,央行认为此次发行撇开银行间市场独立发行一旦形成趋势,将影响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而且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因过于复杂并不适合过于宽泛的投资者群体介入。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