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分析师利益链:谁给钱就为谁服务_热点关注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证券分析师利益链:谁给钱就为谁服务

加入日期:2014-6-20 14:36:07

  中国的卖方分析师,其报告的购买者或者是使用者往往是如今市场的绝对优势者即基金公司。而中国的基金公司目前在A股市场上,基本上还是只能靠做多赢利的,没有可能以做空为主流。

  因此,分析师在上市公司调研中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披露,对于基金的重仓股更是不敢给出低评级。因为在中国的卖方分析师机构,除了可以得到基金公司在本券商交易的佣金收入以外,还能获得分仓收入。

  据网易财经,在中国,分析师开始时基本是买方分析师,主要是券商招募研究员给本公司炒作提供题材和目标。后来基金公司崛起,除了基金公司内可能养了一些买方分析师外,券商的分析师逐渐转型为卖方分析师。

  当卖方分析师成为市场分析师的主流以后,不能忽视卖方分析师机制的缺陷给该职业和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份研究报告质量要高的话,那么其独立性是公正性、客观性的基础。没有这个前提,这份报告就是值得质疑的。

  中国的卖方分析师,其报告的购买者或者是使用者往往是如今市场的绝对优势者即基金公司。而中国的基金公司目前在A股市场上,基本上还是只能靠做多赢利的,没有可能以做空为主流。因此,卖方分析师只有唱多,才有利于基金公司。特别是中国的卖方分析师机构,除了可以得到基金公司在本券商交易的佣金收入以外,还能获得分仓收入。自然,卖方分析师个人利益也与基金公司有关。所以,唱多就成了卖方分析师在双重利益之下的“理性”选择。

  其实,单纯呼吁改善分析师群体的执业环境,可能是没什么用的。因为分析师是唱多还是唱空,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整个市场的成熟,做空和做多一样成为主流,市场上有一大批以做空为主生存的基金公司和美国“浑水”公司那样的专门揭短发布负面评级的机构。另外,分析师的主流从买方分析师为主过渡到以卖方分析师为主,再过渡到以独立分析师为主,可以参照借鉴国际上三大评级机构的若干做法,既可以为证券发行机构做证券评级,也可以为大的投资者做某证券的评级,还可以独立地对某证券做免费的评级等等。一句话,当分析师的利益不再与是否唱多或唱空相关,而只与自己报告的客观性相关时,才有利于市场,也有利于分析师自身。

  分析师“取悦”基金:不会给重仓股很低的评级

  “现在我们的真实观点,特别是负面的,很多时候也只有私下范围才能得到交流。否则,你等于在给自己下套。”C回忆说,去年他曾和同事一起调研了一个A股上市企业,随后,他们给出的调研报告中,对该股票的评级为“中性”。“报告还没正式发布,就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出现在了网上,然后就被不停地转载。”C说,没多久,那家公司就打电话找到他,很强硬地提了两个要求:第一,把主要媒体上带有对他们“中性”评级的分析报告都撤销,第二,把“中性”改成“谨慎推荐”。“真有点哭笑不得,但没办法,有些关系你是一定要维护的,那天为这件事忙活到半夜。”

  而C的一位同事W也表示,除了这种对上市企业“息事宁人”的案例,分析师“取悦”基金也是常有的事。“私下里,我会和我们的客户基金的经理交流真实想法,但他们的重仓股,我在公开的报告里基本不会给出很低的评级,毕竟这些基金是我们的客户啊!”

  他们的一位深圳同行更是表示,在熊市里,分析师的弱势地位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出去调研非常辛苦,要去生产线蹲点,只能瞅瞅厂房,更多信息是在自掏腰包请上市公司董秘或董事长吃饭时候聊天得到的”。

  基金经理:谁给你钱 你就要为谁服务

  “当然是投给关系好的分析师了。”上海一位参与投票评选最佳分析师的基金经理称,“且他必须给我们带来利益,让我们赚钱或少亏钱。”

  “最佳分析师已成为服务基金、证券公司、上市公司的最佳分析师,而不是散户的最佳分析师。”有市场人士总结说。众多业内人士均认可这一观点。

  东方证券房地产行业原研究员王树娟就是一例。2007年9月,王树娟发布报告,将地产投资评级从“中性”调低为“看淡”,并认为该板块泡沫特征明显。但她遭到了基金经理们联合封杀,不接受她的报告,拒绝她的路演。最终她不得不离开了这个行业。

(责任编辑:HF027)

编辑: 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