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中国央行正在悄悄转变 小川行长“心病”将除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独家:中国央行正在悄悄转变 小川行长“心病”将除

加入日期:2014-6-18 17:13:37

外汇占款供给,而外汇占款供给是被动的。中国央行只能回收而不能提供基础货币,这导致了数量型工具调控体系为主的格局。

  2013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水平大幅下降,外汇占款增长下台阶,央行对基础货币调控开始拥有吞吐的主动权。

  2013年6月20日,这疯狂的一天,足以载入中国银行间市场史册。当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达到史无前例的30%。当时央行正在回收已流通的过量资金,但由此引发了市场“钱紧”潮,导致两大大型银行违约,并对实体经济造成很大震动。随后被中央叫停。

  后来有分析称央行没有真正按照2013年的设想,比较快的将货币政策从数量转为价格型”。

  在这种情况下,央行陆续创造了几种新型工具,试图建立起中央银行对市场利率的调控机制以稳定短期利率水平,同时还建立中期政策利率以稳定社会融资成本,或者引导融资成本在比较合理的水平上。

  央行拟创造中期政策利率工具PSL 5年内的事现在就让现在你知道

  为了更好地确定和引导中期政策利率,央行正在创设一种新的基础货币投放工具——抵押补充贷款。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确定和引导中期政策利率,央行正在创设一种新的基础货币投放工具——抵押补充贷款(PSL,全称初译为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从PSL的定义、期限来看,和再贷款非常类似,或将逐步取代再贷款。推出PSL的目标,是央行试图借PSL的利率水平,打造出一个中期政策利率。

  央行在资金市场价格引导上,也日渐建立起了弹性利率走廊框架。但短期利率走廊难以传导到中长期利率水平,通过PSL打造中期政策利率,如此,新时期央行政策框架,已经可以被定义为——弹性利率走廊+中期政策利率。

  新“怪兽”抵押补充贷款对市场有益无害

  PSL这一工具和再贷款非常类似,再贷款是一种无抵押的信用贷款,不过市场往往将再贷款赋予某种金融稳定含义,即一家机构出了问题才会被投放再贷款。出于各种原因,央行可能是将再贷款工具升级为PSL,未来PSL有可能将很大程度上取代再贷款工具,但再贷款依然在央行的政策工具篮子当中。

  在我国,有很多信用投放,比如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支出类的信贷投放,往往具有政府一定程度担保但获利能力差的特点,如果商业银行基于市场利率水平自主定价、完全商业定价,对信贷较高的定价将不能满足这类信贷需求。央行PSL所谓引导中期政策利率水平,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直接为商业银行提供一部分低成本资金,引导投入到这些领域。这也可以起到降低这部分社会融资成本的作用。

  此前已经创造SLO和SLF 控制短期利率

  这不是央行首次创设货币补充的工具,早在2013年年初,央行就创设了公开市场 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SLO)和常设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SLF)。

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央行还差一个工具 用来控制长期利率

  长期利率时间定义为10年到30年,欧美央行现在通过国债利率及其他债券市场利率来调控。中国目前债券市场还不发达,但央行已在努力激活扩大债券市场。这将成为央行以后控制长期利率的工具。

  以上工具造完后,小川手里的枪炮就齐活了。将来市场哪出问题打向哪儿即可。

  央行运筹帷幄迂回利率市场化 以后银行更“听话”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3月“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曾提到,利率市场化很可能在最近一两年实现,并提到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利率在短期内可能会上行。

  但是,企业是否存在财务软约束,包括银行自身是否存在软约束,市场主体对利率是否足够敏感,决定了利率市场化的快慢或成败。在这种背景下,央行认为,除了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央行对市场利率的调控能力成为利率市场化成败的关键。

  而“弹性利率走廊+中期政策利率”,就成为央行对市场利率调控能力的两大思路。未来央行对中期政策利率的引导,需要未来PSL工具规模上大幅提升。

  跟上世纪90年代一样,如果银行体系的资金大量来自于央行,存贷比可能将成为银行业信贷投放的主约束工具,货币政策调控也将易如反掌。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编辑: 来源:搜狐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