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达经济体的货币周期已经出现不一致,全球经济政策格局分化明显。欧元区正式进入负利率时代,而另一边,美英两国在酝酿结束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总体来看,欧元区负利率对中国经济短期影响有限,中国货币政策走向仍取决于国内经济基本面。
从6月11日开始,欧洲央行开始执行新的利率政策,边际存款利率降至-0.1%,基准再融资利率下调至0.15%,边际利率大幅下调35个基点至0.4%。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此前多次给出暗示,所以负利率政策的出台并不意外,最终靴子落地还是给欧美股市带来了极大的提振。
存款负利率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欧洲央行对于商业银行存在自己这里的钱不仅不给利息,还要收保管费。从2012年7月开始,欧洲央行把存款利率降到了零,如今进一步降为负值,就是希望逼着这些银行把钱赶紧贷给实体经济。不过不少分析认为,欧洲市场缺的不是流动资金,而是贷款需求。银行到底贷还是不贷,关键还是看实体经济有没有需求,如果经济形势不好,贷出去的钱收不回来的风险很高,高风险又没有高收益,银行可能不愿意给私营部门贷款。
目前来看,欧元区货币政策的调整不会给中国国内经济带来太大影响,中国经济自身的处境是决定货币政策的关键。
从贸易端来看,欧元区的贬值可能会对欧洲出口有所提振,对中欧贸易整体情况虽会有影响但是程度有限。一方面,近年来中国对欧洲的贸易顺差本就在逐渐减少,中国对欧洲的出口规模一直缩水,相反进口还不时增加。另一方面,双方的贸易结构存在差异,中国对欧洲出口的多为纺织品、服装、鞋包、玩具等,而进口的更多是高端消费品、核心设备等,如果欧元区此轮的货币宽松有效地支撑了实体经济发展,那么对中国的出口将是一种利好。同时,在欧洲有投资行为的中国企业也将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
从资金流向来看,欧元区释放的流动性内部消化不了,必将产生外溢效应。欧元区以负利率释放流动性,带来了一些海外资本再度大规模流入中国的担忧。但是此类宽松跟美国QE不同,流出的资金可能有限,相比之下,随着美国经济复苏的企稳,从风险偏好和利差来看,美元资产保持着巨大的吸引力。而同时,中国目前经济复苏乏力,尤其是房地产的下行风险较大,5月数据显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额降幅都在扩大,潜在的债务违约风险都给经济基本面带来较多不确定。
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由于在汇率制度上人民币是钉住以美元为主的一揽子货币,欧元对人民币的影响较小,所以本质上还是看欧元对美元走势的变动。在欧央行宣布负利率政策后,欧元兑美元汇率快速走低,一度触及2月以来的低位,但随后又迅速反弹。此前强势的欧元已经悄然成为新一轮低成本套利融资货币,投资者可以通过借入欧元后卖出,再买入更高收益货币,套利成本非常低。而由于后续欧洲央行可能还会推出更多的措施放宽货币政策,德拉吉在5月议息会议后也释放了将于6月放宽政策的信号,所以在明确推出包括欧洲版QE政策前,欧元的走势并尚不明朗,即使出现一定贬值,兑美元仍可能保持着总体强势。这也与近期人民币对美元的反弹趋势相符。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初,主要经济体纷纷以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但是随着政策效果发酵,各区域呈现出不同的经济复苏节奏,导致新一轮的政策周期也出现明显不一致,目前美英两国实现稳健复苏,货币政策试图逐步结束超宽松状态。而欧元区经济疲软不振,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仅为0.2%,法国、意大利等核心经济力量的状况不容乐观,并陷入通缩困境,日本央行进一步维持货币政策和宽松规模不变,日本央行6月会议决定,维持利率0.10%不变,同时继续承诺以每年60-70万亿日元规模扩大基础货币。
对于中国来讲,中国经济自身的处境是决定货币政策的关键。目前流动性总体宽松,12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400亿元正回购操作,本周实现净投放1040亿元,较上周明显放大。至此,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自5月中旬以来已连续五周净投放。央行公布的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8708亿元,明显高于此前市场预期,坚定的定向降准也显示出高层着重解决结构性矛盾和谨慎对待全面降准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