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16强】腾讯借力微信全面入侵互联网金融 喜忧并存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互联网金融16强】腾讯借力微信全面入侵互联网金融 喜忧并存

加入日期:2014-6-10 15:57:46

  编者按: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呼啸而至,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将与互联网金融息息相关,电商、P2P、在线金融等热词将成为全社会持续重点关注的对象。2014年,借互联网金融企业逐步产生分化之际,互联网金融综合大量报道和内部资料,特别评选出互联网金融16强新兴企业,并在此附上公司调研报告,以期为投资者和创业者提供指导。

  ------------------------------------------------------------------------------

  当今,互联网金融成为经济新引擎的趋势日益明显,2014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支付宝、财付通、拉卡拉分别以77.83%,9.55%和7.46%位居市场前三位。在BAT三足鼎力的格局之下,百度低调做搜索,而腾讯则不断向阿里看齐,在模仿中生存同时,也在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特色模式。

  腾讯入侵互联网金融的战略地图

  在互联网金融方面,阿里可谓凭借余额宝开了蓝海的先河,高于银行的收益率令互联网公司看到新兴商业模式下巨大的前景,腾讯就是其一。在阿里推出余额宝后的几个月之后,腾讯便与汇添富、华夏、广发和易方达合作推出理财通余额理财产品,试图分享互联网金融蛋糕。理财通利用后台积累的大数据支撑将庞大的用户切入商户,与此同时,微信支付的推出,令腾讯利用二维码扫描将移动支付深入餐饮、购物、旅游等各个方面。

  阿里走的是P2P、B2B式的商业模式,而腾讯则利用微信为其获得巨大用户粘性,充分进行O2O垂直方式探索。腾讯看到二维码在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前景,成立专门技术团队,推加速O2O战略模式。同时推出“微乐付”作为腾讯O2O战略的重要载体,成为继快捷支付、微信及手Q平台的移动支付之后又一马车,嘀嘀打车便是很好的一例。

  作为互联网金融前三强,腾讯与阿里之间的军备竞赛一直不断升级。随着阿里小贷资产证券化崭露头角之时,腾讯也于在深圳前海成立多家公司,在电子商务和金融投资16亿元以打造互联网金融、微信支付、小额信贷、股权投资、外汇业务等多方领域。

  在腾讯认识到阿里在银行支付和金融运营方面的优势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找差异化优势,利用移动端接口的优势与阿里展开竞争。与券商合作便是一例,腾讯先于2013年11月与国金证券达成合作,实现网络券商、在线理财等业务。而后又与中山券商合作推出产品“零佣通”和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小贷通”两项金融服务,仅收取交易所规费,免除全部券商佣金,向更加灵活、低门槛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又迈进了一步。

  如果说阿里看重的是物流与支付,腾讯更关注用户体验,为了巩固自己的实力,向下一次的冲锋加紧布局,腾讯于2013年12月首次B轮投资好买财富,将资产定位于人才梯队、网络建设、数据清算等用户平台,为的是守住良好的用户体验,为未来更为广阔的金融服务打下基础。

  此后,腾讯不断尝试更为多元的互联网金融模式。2014年3月,腾讯推出首张微信信用卡,不仅可以在手机上便捷地使用微信支付,还可以在线下特约商户进行扫码支付。

  特别是随着京东上市,腾讯与京东联手不仅是对阿里的重大打击,也使国内电商行业形势骤变。随后,腾讯与大众点评的战略合作也进一步深化,未来腾讯将在微生活现有产品的基础上优化产品形态,也将向微生活会员提供大众点评的预订、外卖、点餐等O2O闭环服务。

  或许过去的一年腾讯未能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大展拳脚,但正如就像腾讯财付通总经理赖智明表示的那样,理财通的定位是安全。在理财通资金规模已突破800亿的背景下,腾讯不介意做一条“慢鱼”,随着腾讯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布局力度的加大,未来仍可拭目以待。

  社交入口+现金流 腾讯两大核心优势

  相比战略型全产业链布局的阿里和搜索龙头百度而言,腾讯最大的优势在于社交关系链。QQ、空间、微博等社会化产品产生的海量社交数据,通过一定的挖掘可以进行一些预测和测。从上述战略地图可以看到,腾讯正在全面切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各大入口,但其路径无非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利用手中充沛的现金流扮演股权投资者的角色,控股各项自己并不擅长的业务;第二类就是在自身强大的社交关系链条上大做文章,利用微信的巨大流量试水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各项业务。

  基金、保险公司的合作就多出了很多可能。巨大的社交流量导入是微信支付相对于支付宝的最大竞争优势,腾讯在移动互联网金融领域话语权不断加重。

  微信电商直抄阿里大本营

  早前的腾讯更喜欢大包大揽地单打独斗,凡是对手有的自己也要做,但最后并不能把每件事情都做出成色。财付通始终无法与支付宝抗衡,拍拍购物也不能同淘宝相提并论。就在阿里已经放松了对腾讯觊觎电商领域的警惕,腾讯却改变了玩法,借力控股京东杀了个回马枪。

  2014年3月10日,腾讯收购3.5亿股京东普通股,占京东上市前在外流通普通股的15%,成为其一个重要股东。与此同时,京东腾讯还签署了电商总体战略合作协议,腾讯将旗下拍拍C2C、QQ网购等附属关联公司注册资本、资产、业务转移予京东。与此同时,腾讯也加大了对其他第三方电商、团购平台的投入,比如易迅、大众点评、美团、高朋、当当等。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腾讯快速完成了电商业务的重启。2014年5月29日,微信公众平台正式推出“微信小店”,支持服务号搭建自己的电商平台。这就意味着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真正实现了技术“零门槛”的电商接入模式,对商家而言,开店变的更加简单和便利。

  “微信小店”的出现是腾讯进军互联网金融的又一战略棋子,也是微信在电子商务领域的一种新模式的探索,加之前期有了支付的护航,微信小店的粉墨登场将让腾讯与阿里在移动电商领域展开新一轮的厮杀,此举也必然为商家以及整个电子商务生态带来新的可能。此外,“微信小店”可以更好地规范微信公众平台的生态环境,建立统一标准的接入服务。

  无独有偶,京东的微信一级入口也于5月27日开始进行灰度测试,“购物”板块正式上线。据京东测算,截至6月4日,“购物”一级入口的单日成交额相比原来“我的银行卡”下的二级入口翻8倍。京东移动客户端累计用户激活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倍,在苹果APP Store中的中国区排名也位居生活类第一。腾讯的巨大社交流量加上京东的品牌效应,二者很可能在移动金融领域合力包抄阿里。

  目前,微信公众账号已经超过300万,从账号数量来看,微信公众平台有能力支撑一个淘宝生态。微信支付+微信电商的推出,将有利于腾讯打造O2O闭环。相比PC时代,现在用户处于无时无刻不在线的状态,也提供了更多的推广和交易机会,未来电商的主战场也将顺势转移到O2O上。

  腾讯金融四大劣势:微信不是万能的

  看起来,腾讯十分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利用社交流量利器“微信”展开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全面进攻,不论是理财、支付还是电商,但捆绑6亿用户的微信并非无所不能,其中的内忧外患同样不容小觑。

  首先,构建多层次的支付场景是对微信的一大考验。阿里依靠淘宝、天猫B2C、B2B业务构建起来的丰富支付场景仍是微信所不能及,转账、生活缴费等快捷通道已产生很强的用户粘性,而微信支付目前依然仅支持简单的生活类服务,微信想要打破这一近乎垄断的几面并非易事。尽管微信红包、打车软件的红极一时产生了大量的支付行为,但这些支付习惯并非每日都有,腾讯想在移动支付领域挑战支付宝钱包,就必须构建不亚于支付宝钱包的多层次支付场景,实现自身用户数的最大程度转化。

  第二,用户数量的庞大并不代表用户习惯可以被转换。目前微信全球用户总数已经6亿人,日活跃用户3亿,这个数字看起来甚至比支付宝的数据还可喜。但是,这其中有多少流量可以真正转换成银行账面上的数字呢?众所周知,微信同QQ一样均属社交软件,广大用户每天打开微信的目的是聊天、交友以及获取朋友圈信息,而使用支付宝的目的就是为了购物、缴费以及转账等,各自目的十分明确。微信的社交属性是否能改写,还有待市场检验,毕竟当初流量更大的QQ也无法助力腾讯将拍拍购物做大。

  第三,无论是电商还是O2O,最重要的都是商户资源,而腾讯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功课要补。阿里在过去几年中通过为商户提供包括用户、交易支持、甚至构建自己的运营流程等服务,掌握了大量的用户资源,而优质的商户资源直接关系到电商的生死存亡。微信电商虽然为腾讯构建了美好的移动电商蓝图,但由于入门太晚,仍欠火候。在下一步,能不能为用户提供性价比高的商品和服务,关系着腾讯移动电商和O2O战略的成败。

  最后,安全问题始终是悬于移动支付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对于微信网店而言,虚拟的网络环境、隐秘的单线联系、以及没有实体店的束缚等特点,一旦出现骗局,消费者的权益很难得到维护。

  纵观腾讯整体布局:全面开花 有点乱

  自2013年以来,腾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遍地开花,给业界留下了全面进军金融的印象。但实际上,腾讯在基金、证券、保险、贷款等业务均浅尝辄止,整体布局颇乱。

  尽管腾讯手中握有充沛的现金流,但把摊子做的太大不一定有利于金融业务的发展。一财付通小贷业务为例,腾讯既缺少小微客户渠道和资源,也缺乏企业市场运营能力,使其在面向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并无特别优势。在基金、证券、保险等业务领域,腾讯不断加强与各公司之间的联姻,但目前也未见显著效果。

  2014年后,腾讯试图借微信集中发力,但前景如何仍然有待市场检验。未来,腾讯若想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再立山头,势必要保存火力,结合自身最大优势实现集中突破。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编辑: 来源:搜狐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