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唐子韬 ○编辑 陈羽
随着艺术市场回暖持续,贵重木材、玉石、书画价格一路飙升。以木材为例,相关数据显示,上等小叶紫檀今年的报价已经涨到每吨180万元;2010年以来红酸枝的价格飙升了4倍以上,每吨已至60万元;越香枝木更是高达每吨600万元—800万元。玉石价格在2010年之后涨幅超过了40%。
过去的10年,收藏市场的确出现过波动,比如在2008年以后,市场曾出现不景气行情,但从整体趋势来看,仍然维持高增长态势。其实不难理解,这10年正是中国社会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地产、金融等商业投资获益稳健,中国财富阶层自身的文化消费逐渐形成。而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随着政策调整而放缓,地产、股票等传统理财工具风险越来越高,迫于通胀压力,投资者们开始寻找其他途径,以获得通胀免疫。在这种大气候下,资本正流向两个方向:一是创业者,二是文化艺术。
在“养石斋”主人韩叶露看来,传统赏石很快就会加入这场收藏投资的盛宴。韩叶露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艺术品都能够持久升值,而是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首先是稀缺性或不可再生性;其次是文化内涵深厚,大众接受度高,有较强的文化象征意义;第三就是具备精湛的工艺价值。
这三个条件中,以珍稀为首要,“物以稀为贵”永远是收藏投资的硬道理。其次,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将稀缺资源转化为文化收藏的重要因素。中国人对珍贵木材的喜爱,不仅因为资源稀少,更重要的是蕴含其中的文化观念。紫檀、黄花梨自明代之后,成为文人家具的代表,人们通过这些珍贵木材制造的家具来继承先贤文人的生活方式;而中国人对玉石的喜爱,也是基于中国古老的佩玉传统——“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从这三个条件来看,“赏石”也恰恰符合这些标准。这个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收藏品类,正进入“嗅觉灵敏”的投资者们的视野。
首先,传统赏石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在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里,赏石与琴棋书画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它直接体现着中国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自然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因此,古代画山水者,必有喜爱收藏奇石的雅趣。中国历代文人大儒、诗画名家如晋代陶渊明、南唐李煜、宋代苏东坡、米芾等都有近乎狂热的收藏赏石嗜好。某种程度上他们的诗画灵感,也受奇石收藏的滋养,这也是书画大家必画石头的原因之一。至明清时期,我国赏石文化已然大成,而此时也正是陈设文化的巅峰期,与书画、园林一起构成了今天人们崇尚的传统知识分子的生活空间。因此,赏石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其文化含义的分量丝毫不亚于书画。
其次,中国古代文人生活中,书画为纸,陈设为木,皆为可再生资源,而唯独赏石可遇而不可求。中国三大著名赏石灵璧石、太湖石、英石生成年代皆在数亿年前,而具备精妙观赏形态的赏石更是万里挑一,非人力可为。因此,中国赏石市场真正飙升的那一天,或许正是资源紧俏,一石难求之日。
正是基于这种判断,韩叶露在1997年就进入传统赏石领域,近二十年潜心经营,见证了中国赏石市场的起步。2008年4月11日香港苏富比春拍会上举行的“道法自然:翦淞阁重要赏石收藏”专场拍卖,让韩叶露更加确信赏石市场有光明的未来。那次拍卖会共成交1839.22万元,其中赏石13件成交1432.95万元,占总成交额的78%,平均每件赏石成交价达110万元。其中“元·玉山璞·黑灵璧石”竟拍出384.75万元的惊人价格。
在信心增强的同时,韩叶露不免流露一丝惆怅:自以为入行很早,殊不知海外一些机构早就意识到石头在中国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在中国经济起飞之前已经开始囤积这种未来足以让中国财富阶层买单的文化品类,而这就意味着,他们将来在赏石收藏市场拥有较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2013年,韩叶露决意在石头收藏市场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与翰海拍卖一起举办了“玲珑秀巧——石艺术”的专场拍卖。2014年,韩叶露将再次联手北京翰海,推出“养石斋——一石一世界”的专场拍卖。
在韩叶露看来,赏石收藏气脉自近代以来已断,而过于偏重书画,其中难免隐藏着投机取巧的嫌疑,今日书画市场的风气和弊端已经清晰可见。中国人经历过文化断裂,真正懂得收藏“精神”的藏家已然不多,而趋利性的“买家”则不占少数。这种藏家结构使收藏市场的火热只是一种表象,藏品中所蕴含的精神营养根本未曾被吸收,收藏变成了极端的买卖,这并非文化收藏的本意。韩叶露认为,收藏实际上是通过市场的方式传播文化,参与到这个时代精神秩序的重建中。业内专家认为,如今赏石市场虽然已经开始从小众走向大众,但要形成真正的收藏市场,则需要重建赏石的价值体系,其中对传统文化艺术鉴赏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必经之路。来源上海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