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各执一词齐鲁证券“彭晨案”陷僵持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双方各执一词齐鲁证券“彭晨案”陷僵持

加入日期:2014-5-12 2:14:45

  近日备受关注的齐鲁证券“彭晨案”(齐鲁证券原零售业务部副总彭晨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警方刑事拘留),目前还处在侦查阶段,双方各执一词,莫衷一是。中兆律师事务所袁军对《第一财经日报》称,建议等待公检机关给一个合法的结果。

  昨日致电齐鲁证券董秘张晖,其称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彭晨个人行为,产品并未挂在公司的OA系统上;而彭晨此前则对媒体称,产品原来在公司OA系统上挂着,只是出事后都被技术处理了。此外亦有知情人士称,卷入此次“旋涡”的还有另外两家券商。

  双方各执一词

  “彭晨案”目前的最大问题是,彭晨与首善投资、银善投资进行私募理财产品合作,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个人行为还是公司行为?

  彭晨此前对媒体称,自己配合警方调查,就是担心若不在场,齐鲁证券便将案件责任都推给自己。而齐鲁证券总裁毕玉国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澄清,称该案是彭晨个人行为,涉案产品的相关协议均没有齐鲁证券参与。

  在被警方带走前,彭晨似乎已经给自己铺设了大量的退路。袁军对记者称,彭把大量的证据交给了媒体。从网上流传的证据看,彭晨给自己做了很周全的准备,有大量的会议记录和录音。

  有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称,公安侦查发现彭晨在销售产品的获得收入,是走自己妻子徐敏(目前已离婚)的账号,通过这个账户发给下属。而齐鲁证券负责人对记者称,如果是公司行为,怎么会走个人账户。

  本报记者电话联系徐敏,她已经听说该消息,徐并称已经去银行查过账户,但是银行三天之后才能给出一个明细账户,只有看到详细的账户明细后她才能确定是销售费用。但是她认为这些资金只是销售费用的很少一部分,大部分还是通过齐鲁证券的账户。

  张晖昨日亦否定此事与齐鲁证券有关。其对本报记者称,如果是公司行为,公司肯定把产品挂在公司的OA上,这样齐鲁证券全国的营业部会都来销售该产品,而不是仅仅目前的几个营业部在销售产品。

  而彭晨此前对媒体称,齐鲁证券OA系统中,对这些创新产品领导们的签字都技术处理掉了,他曾查过OA系统,让他出事的产品原来都在公司OA系统上挂着。

  实际上,彭晨与首善投资原副总、银善投资现老总王健的合作从2012年10月就开始了,产品直到2013年2月销售完毕。根据彭晨交给媒体的证据,2013年5月24日的会议纪要显示,参会人员有韩亭德、彭晨、周峰、段少波、迟法泉及王健。其中,周峰为彭晨的下属,迟法泉为齐鲁证券威海分公司威海东城路营业部总经理,韩亭德跟彭晨同为公司销售部副总。齐鲁证券对此解释,这个时候公司已经了解到违规销售行为,韩之所以参与就是为了解决问题。

  券商、私募合作的安全性

  由于彭晨同首善投资、银善投资合作的产品总计金额高达8.7亿元,其中齐鲁证券客户资金高达2亿元,现在出现了理财产品不能兑付的麻烦。但据上海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除了齐鲁证券外,还有两家大型券商有资产陷入这8.7亿元的“旋涡”之中。

  券商、私募合作的安全性,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北京一家券商零售负责人对记者称,券商和私募合作,在券商中是一个很广泛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券商喜欢给私募公司发行结构型产品,由私募提供三成资金,券商提供七成资金,由于开户在券商,整个私募产品的运作,券商时刻都能控制,一旦跌破止损点,券商会主动卖掉产品,收回自己的资金,应该说,对于券商来说,风险非常小。

  还有一种风险相对较大,就是全部资金都是由券商销售给客户,但是券商还是设置止损点,一旦跌破止损点,券商有权卖出产品,收回资金,这样券商客户资金虽然有损失,毕竟客户还是能承受。但是像彭晨这次销售的产品,到目前不知道资金到“哪里了”,实属罕见。 摄影记者/吴军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