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A股市场T+0存三大潜在风险 实施需审慎对待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央行:A股市场T+0存三大潜在风险 实施需审慎对待

加入日期:2014-4-30 8:26:42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央行:有序打破刚性兑付 让违约自然发生
  央行表示,刚性兑付导致理财产品的风险和收益不匹配,诱发投资者资产配置不合理调整,抬高了市场无风险资金定价,引发了资金在不同市场间的不合理配置和流动。
  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打破刚性兑付,顺应基础资产风险的释放,让一些违约事件在市场的自发作用下‘自然发生’。”央行日前表示。
  在4月29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中,央行表示,近年来,银行、信托、证券等各类理财产品快速发展,刚性兑付现象日益凸显,扭曲市场纪律,干扰资源配置方式,增加了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引发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
  报告称,截至2013年末,67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计划规模达10.9万亿元,同比增长46%。从运营情况看,部分信托公司经营方式比较粗放,风险管控不完善,问题信托产品风险事件有所增多,一些问题产品存在“刚性兑付”。
  截至2013年末,银行业理财产品余额9.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8万亿元。报告表示,理财业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全社会的投融资需求,但也蕴藏一定风险。一是“刚性兑付”现象有悖于“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市场原则,不仅助长了道德风险,也抬高了市场无风险资金定价,引发资金在不同市场间的不合理配置和流动。二是一些产品投向限制性行业和领域,规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金融监管。三是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的同类理财产品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容易形成监管套利。
  “刚性兑付”是指当理财资金出现风险、产品可能违约或达不到预期收益时,作为发行方或渠道方的商业银行、信托公司、保险机构等为维护自身声誉,通过寻求第三方机构接盘、用自有资金先行垫款、给予投资者价值补偿等方式保证理财产品本金和收益的兑付。
  央行表示,刚性兑付导致理财产品的风险和收益不匹配,诱发投资者资产配置不合理调整,抬高了市场无风险资金定价,引发了资金在不同市场间的不合理配置和流动。资金加速流向高收益的理财和非标准化债权产品,商业银行的存款流失,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保险行业的资金被挤出。市场无风险利率上升,也造成蓝筹股市盈率下降,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低迷。
  由于长期以来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较少被打破,一些理财投资者的风险承担意愿远低于股票、外汇、基金投资人,过于追求收益,不愿自担风险,如果不能按照预期兑付,可能拥堵机构网点,要求机构偿付资金,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而金融机构一旦存在第三方兜底或介入的预期,为吸引投资者,也会忽视项目的风险,优先选择收益高的项目,尽职调查和风险控制薄弱。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往往投向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等调控领域,并通过资金挤出效应等渠道,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报告提出,为促进我国理财市场的健康发展,完善信用风险在定价中的作用,减少道德风险,强化市场纪律约束,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打破刚性兑付,顺应基础资产风险的释放,让一些违约事件在市场的自发作用下“自然发生”。增强投资者对于理财产品的风险意识,树立“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当理财产品出现兑付风险时,应合理界定理财发行方、渠道方和投资者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各自承担相应的风险,以此推动理财业务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质。(第.一.财.经.网.) 

 

  央行报告称应有序打破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
  北京时间4月30日凌晨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周二发表年度的金融稳定性报告称,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打破刚性兑付,顺应基础资产风险的释放,让一些违约事件在市场的自发作用下“自然发生”;而作为打造一个更具有竞争性,更高效金融系统改革进程的一部分,高速发展的互联网银行产品应该得到更严格的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在报告中指出,投资者需要明确理财产品的风险,不能假定它们具有刚性兑付,应该允许违约的“自然发生”。
  一般由中国的银行出售给顾客的理财产品通常有相比传统的存款更高的回报率,也被散户投资者普遍认为是非常安全的投资。虽然这些产品销售所得中的大部分被用于投资在债券和相对安全的金融工具上,但是也有部分被重新打包,作为贷款发放给风险偏高的借款人。
  中国人民银行也在报告中强调了控制银行资产负债表之外借款行为风险的必要性。央行认为,互联网金融产品应该被置于监督和管理下,需要满足资本限制。
  中国人民银行指出,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将帮助推动利率向市场化方向的发展,但是不应该造成实体经济借款方融资成本的提高。
  人民银行在报告中重申了早先作出的,推动包括利率市场化在内多项金融改革措施的承诺。央行目前还对国有银行系统内存款利率有上限限制。
  周二的这份报告指出,人民银行基于截止2013年结束时候的金融信息对17家大银行进行了压力测试,显示中国银行系统承受外部冲击的能力“相对较强”,不过测试也显示对房地产行业、理财产品以及地方债等相关的风险应该有更大关注。
  人民银行也指出,作为另一种通常被视作隐含和中央政府担保的地方政府债务也应该得到“更有市场含义”的解决。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