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的出路在同业业务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城商行的出路在同业业务

加入日期:2014-4-25 8:28:45

  虽然依旧有做大规模的愿望,但去年下半年以来城商行已经不得不正视自己面临的市场挑战。

  造成这种被动局面的根源,是中国经济正在换挡前行。随着结构调整的深入,办银行就能赚大钱的黄金机遇已逐渐远去。但挤在上市路上只欠临门一脚的城商行群体,大多都在试图抓住机遇的尾巴——尽管担忧信用风险而审慎控制规模,却主动傍上信用等级更高的大银行,成为其同业业务链条上至关重要的资金来源和风险共同体。

  从更本质的角度去看,现有的格局深刻反映了区域性银行和全国性银行之间的区别。因为除去几家根基深厚的国字头银行,现有的全国性牌照银行过往20年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怎样用最小的成本去覆盖最大市场的问题;而区域型银行却恰恰相反,因为经营半径小,且经历过一轮国有大行主动收缩县域触角的黄金机遇,它们的问题往往是资源富余,希望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叉发展,自上而下的全国性银行和自下而上的区域性银行最终携手走到了一起。特别是从去年中“钱荒”爆发之后,对于信用风险的警惕以及同业业务的诱惑交织在一起,很多城商行也不再将富余的存款资源投入不确定性较高的贷款市场中,而是选择信用等级更高的全国性银行作为交易对手。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意欲实现上市的城商行资产负债表在短时间内就膨胀起来。而在愿望破灭或者无奈延期之后,被吹大的资产负债表又很快消瘦下去。

  这样的折腾无疑让人纠结,但却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城商行的发展未来。因为贷存比长期维持在60%以下的大多数城商行,本身就是一个沉淀了大量富余资金的平台。传统上,盘活这些资源只有一个出路,就是吃进更多的贷款。这种模式的天然问题在于城商行的区域性,如果遇到比较大的产业调整,这样区域集中的资产组合往往很难抵御波动。

  正因为如此,城商行的未来很大程度将在同业业务之中。原因很简单,全国性牌照银行资产组合更稳定,与它们做交易就像是买基金,除非大银行整体出现信用风险。一个现实的例子就是余额宝,将大量资金存放于同业的余额宝其实也是一家小规模银行。

  更为现实的例子则是很多境外市场的小银行。事实上,小银行难以抵御周期性波动风险的问题全世界都存在,解决办法也如出一辙。很多国家的区域性中小银行,都很大程度上依靠大银行发行的同业存单以解决风险和收益的两难问题。

  以目前市场对经济结构调整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沉淀在全国性银行体系中的资金需求而论,城商行未来无论是主动或者被动,更多地介入原本在大银行之间运转的同业业务链条都将会是明显的市场趋势。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