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正值上市公司2013年度报告密集披露期,整体而言,有喜有忧。业绩大幅增长者有之,业绩下滑者同样有之。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月份上市的新股中,却也不乏业绩“变脸”者。这不仅让去年IPO财务专项核查的效果受到市场的质疑,也向那些认为经过IPO核查“洗礼”而盲目大肆炒“新”者敲响了警钟。
近几年来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现象的愈演愈烈,早已让投资者见怪不怪,某种意义上甚至有点麻木了。其实,除了上市公司业绩频现“变脸”之外,其业绩预告“变脸”现象亦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毫无疑问,这值得监管部门的警惕。
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沪深两市共有1856家上市公司披露业绩预告,共有7家公司对业绩预告修正3次,修正2次的则多达359家。而在这些上市公司中,又有138家公司出现了业绩“变脸”现象,其中超过半数为向下修正业绩。
上市公司披露业绩预告,本质上也是属于信息披露的范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显然,这些频频对业绩预告进行“修正”的上市公司,其披露的信息并没有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对7家修正了3次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而言,在信息披露方面,当然更值得商榷了。
就像半年报、年报一样,业绩预告亦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并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该信息披露的质量到底如何,不仅关系到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也更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但那些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的上市公司,其给投资者带来的不仅仅只是质疑,还有实实在在的亏损。
上市公司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修正业绩,都可能给投资者造成损失。如1月22日,航天通信(行情,问诊)发布公告称,2013年度公司预计实现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在80%以上,3月23日上市公司发布更正公告,却预计2013年度实现净利润同比下降60%左右。预增后其股价出现上涨,更正业绩之后,股价大幅下跌,那些因预增而高位买入股票的投资者,无疑损失惨重。再如广东鸿图(行情,问诊)3月22日在年报摘要中曾预计今年一季度盈利为1395.77万-1861.02万元,较去年同期的930.51万元实现增长50%-100%。其4月15日发布的业绩修正预告显示,今年1-3月预计实现盈利2977.63万元-3256.79万元,同比增幅为220%-250%。其股价因之表现非常抢眼,那些提前出局的投资者,无疑没有享受到业绩向上修正后的股价阶段涨幅。
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不准确,其实与虚假陈述并没有本质差别。而且,这几年业绩预告呈现出越来越多“变脸”现象亦说明,某些上市公司对该牵涉到投资者利益的事项并不重视,特别是对那些一再进行修正的公司而言更是如此。有鉴于此,监管部门对于这一现象不能视而不见。笔者建议,对于频频对业绩预告进行修正的上市公司,监管部门应该视同其信息披露违规,并进行必要的严惩,以防范类似现象的一而再地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