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称,浙江不少大企业“批量死亡”,类似萧山这样的民企重镇沦为“信贷危险区”。记者调查发现,萧山一些企业出现金融困局的原因与企业互保有关。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一些互保企业出问题,银行一看贷款有风险就去收贷,其实“它们自身经营是好的,如果银行不收就不会死”。
“萧山经济基本面是好的,但个别行业的个别企业出了问题,有风险。”杭州市萧山区防范和化解企业资金链风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萧山区化解办”)主任李如江表示,通过各项措施,现在萧山民企互保链、资金链已经基本稳定,但是风险依然存在,需要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共同努力。
企业陷互保困局
自2012年以来,萧山陆续传出民企倒闭的消息,在互保传染、银行收贷下,一些骨干民企资金链明显趋紧,正面临巨大的生死考验。
“风险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化纤和钢结构两大行业。”李如江说,个别羽绒企业有风险,汽配至今没有出险,化工等其他行业还比较稳定。
纺织化纤是萧山第一大产业。2年前,一家萧山化纤企业倒闭,影响到互保企业建杰化纤,进而涉及5家互保企业,第一圈6家互保企业涉及银行贷款30多亿元。
“(建杰化纤)破产清算后,互保企业要背债,背还是背得起来的,目前生存也是没有问题的,但一个关键前提是,银行不要收它们的贷款。”李如江说,“怕就怕银行收贷,现在我们分析,可能有2家企业有危险,3家企业是没问题的。”
据记者调查了解,目前萧山的一些出险企业,并非自身经营不善所致,更多风险来自互保。“大部分银行对萧山企业是有危机感的。”一家商业银行萧山支行人士说,如果银行不收贷抽贷,那企业生存问题是不大的,现在最怕担保有风吹草动。“银行会给企业一个过渡期,如果造血功能不足,企业最终还是要出问题的”。
尽管不少企业因为涉及互保遭遇金融困境,李如江仍对记者表示,个别企业确实存在风险,但萧山“百强企业批量死亡,那倒是没有的”。
多方原因夹击
萧山某钢业集团的董事长助理说,目前萧山资金密集型企业比较多,互保企业比较多,对银行的贷款需求量比较大。究其原因,上述董事长助理对记者称:“现在个别企业出险,是由企业过度扩张、全球市场逆转、银行收贷抽贷等多方原因夹击造成的。”
“至少1/3的企业都有投资行为。有些企业主业不管,去搞副业。”李如江说,许多老板利用企业作为融资平台,加大产能扩张,投资房地产等其他行业;另一方面,在缺乏多元化投融资渠道下,资金来源更多依赖银行贷款,负债率攀高,“拉郎配”式的互保链急剧膨胀,使得企业资产质量下降,生命周期缩短。
今年农历正月,萧山成立了萧山区化解办,抽调20余个区级相关部门人员集中办公,代表区委、区政府全权处置风险企业资金链问题。
“比如化纤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要死的话,我们就不会救。对钢构行业,我们原则上是淘汰一块,救一块。”李如江说,对不符合产业发展导向、产能落后和污染严重的企业,萧山明确提出“要借机予以淘汰”。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