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暴增18倍 红日药业学术推广费暗藏玄机_公司信息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半年暴增18倍 红日药业学术推广费暗藏玄机

加入日期:2014-4-20 14:44:52

红日药业(300026)2013年半年之内学术推广费暴增18倍,其背后是销售费用的激增,公司承担了原本该由代理商承担的学术推广费、市场调研费等费用。与此同时,公司经过层层审核的2013年财报竟然出现数据乌龙。

学术推广费半年暴增18倍

4月10日,红日药业披露了2013年年度报告,年报显示,红日药业2013年实现收入20.97亿元,同比增加70.61%;实现营业利润3.86亿元,较上年增长24.79%;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3.40亿元,较上年增加46.92%,整体上升显著。

这份靓丽的成绩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隐忧,据年报,2013年红日药业仅销售费用就高达11.33亿元,较上年增长117.83%;管理费用2.08亿元,较上年增加61.63%;财务费用发生

-52.89万元,较上年增加92.72%。

其中,销售费用的上涨幅度最为惊人,2013年红日药业销售费用11.33亿元,占201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0.97亿元的54.02%,占营业总成本17.10亿元的66.25%,为2013年净利润的3.37倍之多。这意味着,红日药业每卖出1元的商品,就需要支付0.54元的销售费用,可见销售费用已经极大地蚕食了利润,成为红日药业最大的成本支出。

细看销售费用构成,学术推广费、市场调研费以及会议费分别排在销售费用花费的前三位,分别为4.88亿元、3.81亿元和0.98亿元(见附表),分别占销售费用的比重为43.07%、33.67%以及8.64%。另外,销售费用之中的最大支出——学术推广费,其大幅增长主要集中在下半年,红日药业2013年半年报显示,期间红日药业此项支出仅仅0.26亿元,在半年时间内,就飙升到了4.88亿元,半年之内,暴增18倍有余!

针对于暴涨的销售费用,红日药业给出的解释是“公司本年继续整合销售渠道,调整销售策略,原由代理商承担的市场开拓费用、市场调研费用,现由公司承担,因此相应的销售费用大幅提高”。这个看似合理的解释却让人感觉到了深深的隐忧。

首先,红日药业的主要营业收入来自其拳头产品“血必净”,据红日药业介绍,“血必净注射液是目前国内惟一上市的治疗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药物”,“公司拥有该药物的发明专利,专利保护期为20年;并且该药品于2006年5月被科技部和国家保密局联合认定为“秘密级国家秘密技术”,自2004年上市销售后已广泛应用,目前基本覆盖全国。2013年,血必净注射液实现销售收入10.10亿元,毛利率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41个百分点,已经达到了销售的成熟期,如此的大力度推进学术推广,略显不合理。

其次,从医药代理制度上来说,这一解释有悖于常理。据业内人士介绍,“药品销售代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全国总代理,企业产品直接交给他们负责销售,还有一类是区域级代理,负责一个大区或一个省的代理”。血必净就一直是代理模式。平安证券2011年底所发布的一份研报指出,“公司从2010年底开始整合代理商,要求代理商同类品种中只能代理血必净一个产品;并寻找大规模经销商,通过经销商进一步展开公司学术推广工作”。而学术推广、市场调研等工作,恰恰是药企很难覆盖到的领域,所以药企才会寻求与经销商的合作,经销商利用在本地的人脉与熟悉的市场,帮助药企打开局面。由于代理商是独立的经营单位,并非药企可以管控的子公司,所以,代理商的学术推广与市场调研行为很难受到药企管控,在这种不可控的情况下,红日药业为何要负担起代理商高额的学术推广费用?

第三,由于目前会计准则没有对销售费用下面的明细科目提出要求,公司可以按自己实际经营情况来设置科目。而学术推广费、市场调研费以及会议费由于天生的特点,在审计与核算方面具有不可量化性,从外部数据来看,很难了解具体情况,由于这些特性,学术推广费、市场调研费以及会议费经常被比喻为“医生回扣”的代名词。在2013年的8月份,葛兰素史克、赛诺菲、诺华等外资药企纷纷爆出商业贿赂行为,这些商业贿赂行为正是假借学术推广费、市场调研费以及会议费这些名义施行的。

数据现乌龙,全年费用少于半年支出?

红日药业的学术推广费、市场调研费以及会议费暴增原因只是红日药业原本由代理商承担改为公司承担之外,公司在去年市场调研费用支出方面也存在乌龙。

根据红日药业2013年半年报显示,2013年上半年,红日药业支出市场调研费38360.81万元,占2013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的75.75%,诡异的是,到了2013年年报,市场调研费却变为38145.30万元,占比2013年销售费用33.67%,半年之内,市场调研费用竟然缩水了215.51万元!

这个数据很令人费解。市场调研费作为销售费用下级科目,是典型的期间费用,它是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的与当期产品的管理和产品销售直接相关,而与产品的产量、产品的制造过程无直接关系,也就是某个特定会计期的期间费用。也就是说,该类费用是与时间相关的,所以,在会计报表中年报中的期间费用一定会大于或者等于半年报中的数据。而红日药业竟然出现了年报中的市场调研费小于半年报中市场调研费的情况,很明显是违背常理的情况。

销售费用,一个不可控难以审查的科目,本来就容易成为某些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藏污纳垢”之所。而红日药业的年报以及半年报,在经历了其会计部门、审计部门的重重审核,并且被上市公司董事会认可之后,代表着上市公司最真实、最重要情况的披露载体的情况下,竟然出现如此的数据乌龙。如果连固定报告都没有可信度的情况下,投资者该相信什么?

(证券市场红周刊)

编辑: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