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松口 时隔三年房企再融资重启 股价涨停引争议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调控松口 时隔三年房企再融资重启 股价涨停引争议

加入日期:2014-3-20 8:13:31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调控松口 房企再融资时隔四年开闸
  时隔四年,在先后放行万科B转H股、绿地借壳金丰投资后,房企再融资终于全面开闸。昨晚,早盘莫名涨停的天保基建中茵股份原因揭晓,两家公司公告显示,其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申请获得证监会通过,历时四年的房地产调控行政调控正在退出。
  业内称,此次两公司再融资方案获批意义重大。从资本市场看,截至目前已有40家左右上市房企发布再融资预案,仅2014年以来就有苏州高新中国武夷浦东金桥等5家上市房企发布预案,仅现金认购的额度就达到近900亿元,一旦上述预案陆续获批,势必会影响盘面走势;从房地产业来看,意味着管理层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思路从抑制开发商资金向增加供应全面切换,过去资本市场化机制被行政手段制约的因素将消除,融资功能的恢复畅通是长效机制的必由之路,未来包括限购令等措施或将被更为市场化的调控手段取代。但也有行业人士担忧,再融资开闸,让房企有了更为充足的资金对抗本已步入降温通道的楼市,对于房价的下行不利。
  2010年4月,国务院下发通知,对存在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银行不得发放新开发项目贷款,证监部门暂停批准其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房企再融资由此搁置。直至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表示:“对房地产市场要分类调控”,随后住建部提出不再要求公布年度房价控制目标,被认为是行政性调控手段退场的序幕,随后万科B转H股方案获批,几天后绿地集团重组金丰投资预案出炉,业内称“对于房企在资本市场的紧箍咒正在松绑”。
  不过,值得玩味的是,中茵股份天保基建昨日交易期间离奇涨停,但房地产板块整体表现平淡,利好消息公告令市场人士怀疑中茵股份天保基建存在内幕交易。昨日证监会发审委对中茵股份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申请审核,天保基建也在深交所发布公告,宣布公司非公开增发申请获得通过。中茵股份定增预案募集资金不超过17.15亿元,而天保基建则拟募集资金15.5亿元。
  相对于房企再融资开闸这一“喜讯”,昨日公开市场上却出现了些许“杂音”,有市场人士表示,两家公司在利好公布前突然涨停属于赤裸裸的内幕交易。昨日早盘10时20分,中茵股份股价突然拉升,不到10分钟就冲至涨停板,随后一直在高位震荡,下午2时10分左右被一笔巨量买单再次打上涨停板并持续至收盘。而天保基建的股价走势与中茵股份如出一辙,同样以涨停报收。但令人疑惑的是,昨日房地产板块整体表现平淡,板块中139家公司仅有3只涨停,另一只是绿地集团借壳的天丰投资,其中行业标杆公司万科A保利地产都以下跌报收。这两家突然涨停的公司在此前并无任何利好消息公告,市场对于两只股票的突然涨停也一头雾水,直到利好公布。有中茵股份的投资者在投资者论坛中调侃道,“这真是中国式涨停的诡异逻辑,一旦一家公司突然涨停,过一段时间就会宣布利好”。(北京商报齐琳张陵洋)

 

  两地产股再融资获批:股价提前涨停引争议
  昨日晚间,两家定向增发项目为商业地产的上市公司定增方案获证监会批准,业内一致认为是房地产再融资实质性放开的标志。不过,此前今年1月份,海印股份(000861.SZ)便以“擦边球”的方式拿到了证监会定增项目的批文。
  此次定增获批的两家上市公司为中茵股份(600745.SH)与天保基建(000965.SZ),两者股价在公告发出前的周三当日以涨停报收。有市场人士认为,这样的市场表现或与消息提前走漏有关。
  中茵股份定增项目为“徐州中茵广场项目”,预案披露募集资金17.15亿元,项目分两期开发,其中:一期规划为6栋建筑;二期为涵盖大型超市、百盛百货、健身运动、星美院线等组成的城市综合服务购物中心。
  天保基建定增项目为天保房地产空港商业区住宅项目(一期)、天保金海岸D06住宅项目、天保金海岸D07住宅项目。
  两家公司的定增项目都属于商业、商品住宅地产开发,与其他上市房企多数以保障房、棚户区改造等项目申报再融资方案不同,这是以商业开发为主的房企定增项目申报首次并获得通过。
  一位券商自营部门人士认为,目前业界对房地产的看法非常分化,政策上的松动与房价松动处于联动状态,前者表面上看属于利好,但后者影响了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存货与土地储备价格下跌的时候,房地产企业资产会缩水,资产负债率上升,也会影响净资产收益率。”但他不否认房地产行业存在一定交易性机会,比如已经破净的保利地产(600048.SH)等。鉴于浙江兴润债务事件不断发酵,资金链危机再次笼罩在房地产企业的头顶,该人士认为大型房企抗风险能力较强,而且未必全部房企都面临资金链危机。(第.一.财.经.日.报 张.云)
  


  上市房企扎堆再融资背后的玄机
  房企再融资是否出现松动迹象?近日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带给市场许多联想空间。继2013年三季度,新湖中宝公布再融资预案,截至日前,已经有40家左右上市房企发布再融资预案,仅现金认购的额度就达到近900亿元,反映了目前亟待政策开闸的房企融资规模。
  自2010年以来,作为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一部分,房地产企业的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已经停滞近四年时间。基于金丰投资重组案例,证监会突破了地产股“不得借壳”的惯例,有业内人士猜测,下一步监管层可能在地产重组、房企再融资、房企A股上市等方面予以开闸。
  天津财经大学副院长丛屹教授此前称,结构性放开再融资不是原因,而是结果,是大房企对于资金需求量的扩大导致再融资的放开。“钱荒”让很多银行收紧房贷,有的商业银行分行给下面支行的房贷指标只有几百万元。在房地产大周期下行的背景下,利润靠“囤地和涨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房企生存和发展只有靠“适销对路”和“加快周转”。对于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行业来说,拓宽资金来源并不是一帆风顺,这就需要再融资结构性开闸。
  早在2010年4月,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监管。对存在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银行不得发放新开发项目贷款,证监部门暂停批准其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一边是证监会多次表态不会对上市房企再融资松绑,一边却是上市房企不断采取“逼宫”姿态,再融资的队伍在不断扩大。上市房企集体闯关式的推出再融资计划玄机何在?一方面,上市房企想试探本届政府对房地产调控真实态度;另一方面,目前全国房地产成交量大幅萎缩,楼市拐点已经临近。上市房企扎堆集体推出再融资的计划,意在向市场宣布,坚定看好国内房地产后市,意图打消民众对房价下跌的预期。
  上市房企的再融资的放开,有利于房企借道“棚户区改造”机会进入重点城市的中心区域市场,可能会带来新的投资和市场布局开发机会。作为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过去三年,不少房企通过房地产信托、基金或私募的形式募集资金,这三种资金募集方式成本逐渐攀高,房企只能接受高企的融资成本,否则难以得到资金。因此,再融资本身的种种优势让房企趋之若鹜。一方面,作为股权融资,能够长期稳定地获取融资资金;另一方面,从财务角度分析,它的资产负债率相对也是比较优化,能够降低负债率。
  上市房企通过股权再融资,除了发行费用之外,几乎无需再支付其他融资费用,这比向银行贷款、信托等融资方式要划算得多,融资成本无疑将大幅下降。有业内人士认为,恢复部分房企的再融资功能,与中央近期会议提出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基调是一致的。目前中央正牵头制定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其中一项内容就是增供应、保刚需,从根本上缓解供需矛盾。如今之所以有多家上市房企公布融资计划,表明上市房企已经捕捉到某种信号。
  不过,由于房地产业极善资金腾挪,一旦放开再融资,不仅资金监管是个难题,更重要的是,如果一些房企将原本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钱用于买地,而依靠融资来补充流动性,势必推动房地产投机热潮,最终导致房价难以控制。
  房地产调控政策向何处去,不仅关系到公众切身利益,也直接关系到宏观调控的成败,关系到经济结构调整的成败。只有不折不扣地执行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才能切实防止房价反弹。因此,对融资需求的控制是房地产调控的应有之义。(北.京.青.年.报.吴.学.安)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