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1年的时间,互联网金融这个“神奇小子”就受到了全行业的追捧,而作为其中“最艺术”的金融模式,众筹也开始逐渐进入大众的视线。但相比美国Kickstarter和Indiegogo两强争霸的局面,以众筹网为首的国内众筹网站们还处在发展初期的摸索阶段。
众筹的商业价值
众筹行业的兴起将融资正式拉入互联网的新型时代。通过项目发起人在线的项目介绍,发动大众进行融资,同时也因为众筹本身所含的媒体和社交属性,使得项目在正式上线之前就可以获得除商业资金之外,资源、人脉、潜在客户等资源。“人人都是天使投资人”、“你的梦想,大家来帮你实现”,这样的口号已经成为了吸引用户的重要法宝。
目前,国外众筹网站更多的选择通过项目筹集资金的抽成来收费,国内网站目前由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更多的还是对项目发起人和支持者免费,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众筹网站在盈利方面的欠缺。相反,在项目之外,众筹网站其实可以有很多的盈利模式—项目外赢利,例如可以在娱乐、艺术方面衍生出相关的周边产品,在创业项目方面也可以逐步发展成为资源提供平台,甚至成为项目孵化器,给创业者提供配套解决方案等等。
以梦想的名义来吸引潜在创业者和支持者参与,以社交基因引起更广泛的传播,通过后续产品和服务使得众筹网站得以盈利。套用Indiegogo创始人的一句话,“资本最终会流向大众”。随着互联网用户对理财、投资意识的不断增强,众筹势必会成为最为常见的投资方式。
敢于下水才是关键
尽管拥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但国内众筹网站无论是在融资金额还是市场推广方面,都有点束手束脚。与美国众筹网站Kickstarter全速扩张,大力度进行传播,Indiegogo获得高达4000万美元的融资,将触角延伸到世界范围相比,VC对国内众筹网站的投资还处于保守的状态。而在宣传方面,除了去年众筹网通过“爱情保险(放心保)”获得一时轰动之外,明星众筹项目也鲜有出现。
“毕竟最后活着的只是少数”,或许这正是VC们最内心深处的潜台词,尽管目前以众筹网为首的众筹网站们在平稳地向前过渡,但整体趋势上还是显得过于平静。目前国内众筹网站也已经超过10家,但还没有哪一家开始进入“烧钱”模式。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只有在退潮之后,才会发现谁在裸泳,但如果连下水的勇气都没有,一定会错过浪潮翻过来时才有的精彩瞬间,而如果错过,就不知道又要等上多少个轮回。实际上,对于现在国内的众筹网站而言,在互联网金融浪潮的席卷之下,今年也需要开始大踏步地向前发展了。
把钱“烧”在哪里?
“国内众筹网站的发展整体趋于保守阶段,根本原因是在扩张和‘烧钱’之间纠结。而这些其实并不是误解的悖论,只要烧钱和发展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就行,烧钱实际上也不是意味着大面积的投广告、签代言,在技术研发、完善平台、人才引进等方面往往也需要大规模的烧钱,而这种烧钱往往会更高效。”一位业内大佬曾经说道。
“烧钱”确实是一门艺术,之前不少互联网公司融资之后,盲目投放广告,最终导致崩盘的事例比比皆是。但如果烧得好,就会进入花钱-扩大规模-融资-再花钱-再次扩大规模-再赢利-再次融资(或上市)的良性循环。但钱花在哪里才会更合适,是目前即将处于扩张时期的众筹网站需要考虑的问题。
实际上,目前国内的一些众筹网站也开始了大力拓展的步伐,并且在“烧钱”方式上也更加理性。以众筹网为例,它现在尝试将钱花在三个方面:
(1)人才引进,去年上线开始,众筹网更多的将精力放在了人才引进和储备方面,甚至通过发起“网信金融之夜 超凡精英聚会”的活动来吸引人才,这为之后的产品、宣传、运营打下基础。
(2)逐步地加大传播力度,众筹网并没有进行盲目的代言,疯狂砸品牌广告这样一口气吃成胖子的方式。而是通过跟合作方开发布会的方式,吸引媒体的关注,借此来给用户普及众筹的概念。据了解,众筹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曾经保持连续几个月每周一场发布会的记录。
(3)完善生态体系。众筹网去年将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吸引创业者、投资者和与金融机构合作方面,同时也尝试了类似于众筹公益、众筹新闻、众筹电影等多种方式。此外,众筹还大力打造了众筹开放平台,借此来完善上下游的产业链布局。
行业的先发力者给用户留下的印象往往最深,最容易形成用户的使用习惯,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众筹网的“烧钱”,在一定程度上给行业整体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或许在表面平静的背后,众筹网站们早已暗流涌动。在现在整体的VC环境下,快速花钱、快速获得市场利益,才能快速获得融资,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最终才有可能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