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三宝垄3月16日电 题:三宝垄—弥漫着中华文化韵味的港口古城
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走进印尼古老的港口城市三宝垄,绿树掩映下的中国庙宇、荷兰风情的洋楼、教堂以及爪哇风格的民宅、清真寺举目可见。
三月的印尼,阳光热暖,笔者来此踏访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三宝垄,感觉这座古城的大街小巷里弥漫着浓浓的中国文化韵味。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三宝垄唐人街建筑几乎都是几层高的小楼,上面盖着中国式的三角屋顶,一层层用瓦片垒起,韵味十足。
华人寺庙则传承着古老的中华文明。当地华人不仅修建了大觉寺、观音塔、三宝洞等大型庙宇,还以姓氏宗族为纽带集资建立了姓氏家庙。祭拜神灵和祖先的华人庙宇,遍布唐人街各处,体现着色彩浓郁的中华文化。
踏入市区,座落在三宝垄市郊山上高达48米的7层观音塔十分醒目。佛塔内供奉着观音等佛教神像。而观音塔里龙飞凤舞的石雕均来自福建泉州惠安石雕艺人之手。塔里张挂满祝福字样的红灯笼,塔前建有钟鼓楼,一派十足的中国古塔风骨。
“三宝垄的名字源于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郑和小字三保,所以人们又叫他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随行的当地华裔蔡邦胜边引领笔者参观郑和寺庙边介绍说:“明永乐三年,郑和指挥着数万余名将士数百艘大船,于农历六月三十日抵达爪哇岛中部的海港登陆上岸。当地人为纪念这位三宝太监,把他首次登陆爪哇的地方叫做三宝垄。从此,三宝垄便成了世界上少有的以中国人而得名的外国城市。”
记者在市中心看到,三宝垄仅纪念郑和的寺庙就有两座:大觉寺与三保洞。大觉寺里郑和花岗岩塑像高约3米,旁边还有郑和下西洋时的仿制木帆船。而三保洞大院里的郑和雕塑是高达11米的铜像,雕像头戴幞头,肩披斗篷,身穿蟒袍,左手扶剑,雄姿勃勃。飘挂着红灯笼的三保大人寺庙后面三保洞前,用浮雕记录着郑和当年到达印尼时如何帮助当地友族剿匪建立家园的丰功伟绩,这里目前已成为当地民众旅游与祭拜的圣地。
蔡邦胜告诉记者,600多年前郑和顺着潮水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浩浩荡荡来到印尼时,给印尼人民带来的丰富的瓷器、茶叶、丝绸等物品与先进的农工技术,贸易的繁荣,人民的友好交往,促进了中印尼两国人民的了解,加深了情谊。有些随当年郑和来印尼的随员娶了当地的民女生儿育女,落地生根成为本土族群的一份子,有的远嫁印尼当地王室,成为王妃,至今中爪哇的梭罗、西爪哇的井里汶一带依然流传着数百年来中印尼的美好爱情故事。
站在郑和铜像前,蔡邦胜感慨:“在三宝垄,无论是原住民还是华人都认为,郑和是来自中国的友好使者、大海的化身,他为大家做了许多好事,逝去后化为神明庇护这里。”
蔡邦胜指着“三宝洞”入口念道:“滇人明史风来世,井水洞山留去思”,他解释说,这副对联题在郑和船队驻扎的“三宝洞”入口,表达了后人对他的思念。农历六月三十日是郑和登岸的日子,每年此时,全印尼的华人都会赶来三宝洞祭拜。洞中有一口长流不息的“三宝井”,人们相信,井水与中国的长江、黄河相通,一口清冽的甘泉饮下去,无论走多远都能找到血脉的根源。
壁画中间的另一对联:“受命皇朝临海国,留踪石洞庇人家”似乎是告知世人,郑和是和平的使者,民众的福星。他给海上丝绸之路一带的国家带来的不是战争、骚乱和贫穷,而是合作、交流与共荣。
蔡邦胜说,郑和开辟两地通商口岸后,约有200多名中国商人远渡重洋到此安家。600多年后的今天,印尼当地华人目前已达增近2000万人,成为世界上华人人数最多的国家。近10多年来,随着中印尼友好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目前有超过千家中国企业来印尼投资兴办企业。每天一批批的印尼货物和中国的货物在三宝垄这个印尼第三大港口进进出出,来了走,走了来。
暮色苍茫皓月悬空时,蔡邦胜先生引领记者来到位于三宝垄山顶的ALAMINDAH餐厅。月色下俯瞰该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远处港口灯光如星似火,一派繁华景致。这间粘贴满中文红双“喜”与“福”字的餐厅里,此时此刻一位华裔女歌手正在唱着中文歌《甜蜜蜜》。
蔡邦胜举杯感慨道:“这歌声好像是给港口码头远处的中印尼货轮送行,也像祝福它们平安归航!更像是祝福中印尼的海上丝绸之路经贸合作进入蜜月期,甜蜜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