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股试点倒计时 利好五大行业 谁将爆发(附股)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优先股试点倒计时 利好五大行业 谁将爆发(附股)

加入日期:2014-3-13 8:38:43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优先股试点倒计时 利好五大行业
   优先股只待“发令枪”响
   险资有望成优先股投资主力军
   优先股试点临近 银行股有望爆发
   概念股解析

   优先股试点倒计时 利好五大行业
   优先股试点进入倒计时阶段。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有望很快出台,预计正式发行将在下半年实施,相关公司已准备就绪,等待试点管理办法发布后启动发行。业内人士预计,首批试点公司并不局限于银行、能源这两大行业。总体而言,资产负债率较高将是试点公司的共性。
   银行和能源业料率先试水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能源等板块的公司有望率先试点发行优先股,但预计其他行业的一些公司也会出现在首批试点名单上。总体而言,试点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
   对于哪些公司可能率先试水发行优先股,多家券商发布的研究报告通过考量公司的大股东持股比例、ROE、股息率、估值与规模水平等指标,得出的结论是,银行、电力、交运、建筑、煤炭等行业的大盘蓝筹股有望率先试点。
   齐鲁证券研究报告称,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将有效补充一级资本充足率,缓解股权融资的压力。《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为其他一级资本工具预留了空间,估算全行业优先股发行规模大概在6000亿元左右。发行同等市值的优先股较普通股对原有股东每股收益摊薄程度低6%-8%。预计优先股发行有望提升银行业整体估值15%-20%。
   东莞证券研究报告称,电力行业负债率普遍在70%-80%,一些企业甚至超过80%。由于电力企业负债率过高,融资困难较大,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成本均较高。不过,电力企业估值低、分红稳定的优点使其更容易成为优先股试点。整体而言,优先股对电力行业的影响偏乐观,但同时要看到今年火电企业的盈利水平将回落,从而拖累电力企业的整体业绩 .
  农业银行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张金华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公司目前有发行优先股的计划,但具体条款将在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发布后进行调整。考虑到公开发行必须付固定股息,但未来利率走势很难判断,所以公司比较倾向于浮动股息,采取非公开发行方式,规模不超过800亿元。公司发行优先股的主要目的是补充一级资本,也能打消市场对公司是否会从二级市场融资的顾虑,预计对公司股票估值有一定的帮助。
   市场将迎来利好
   由于经济增速下滑,有投资者担忧发行优先股可能给市场带来“失血”的影响,但业内人士给出了不同的看法。
   张金华表示,优先股类似固定收益产品,投资者基本来自债券市场或货币市场。例如,保险公司发行产品募集了资金,需要收益相对稳定的产品与之对接。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认为,优先股的推出将给市场带来积极因素,将利好大盘股,特别是金融行业和一些面临兼并重组、行业结构调整的行业。发行优先股将有助于银行补充资本,大幅减轻普通股融资压力;有助于券商扩大业务范围;将给保险公司带来新的投资渠道,可以在足够长的期限内获得稳定的分红收益,提高投资收益的稳定性。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预计优先股试点将对市场尤其是大盘股产生正面的刺激作用。虽然优先股将带来融资压力,但要看到资金将投向哪里。如果资金用于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或普通股回购,将给市场带来正面影响。(中.国.证.券.报.)

 


  优先股只待“发令枪”响
   市场对于优先股“呼声”阵阵,其中尤以银行股为甚。有媒体报道称,证监会最快或将于本周末推出优先股试点,银行或成为首批优先股发行试点,四大行的优先股竞标工作已经开始。
   不过,一位接近证监会的人士对记者表示,优先股试点何时推出涉及市场敏感性信息。“不要乱猜,该公布的时候就公布了。”该人士称。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市场监管部副主任王娴曾表示:“目前,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及有关配套文件的制定工作已基本完成,将于近期择机发布实施。优先股试点不存在行业限制,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都可以申请发行优先股。”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也表示,今年在创业板的再融资上,会增加优先股这一“产品”。
   作为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先股不仅是上述两位委员、代表关注的重点。证监会近日也表示,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动优先股试点工作。
   优先股制度可以为发行人提供新的直接融资工具,能够起到优化财务结构、推动兼并重组等作用。而改善资本结构、拓展融资渠道亦是优先股试点出台利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发行优先股补充银行资本金的迫切性是市场较为一致的观点,也是银行“呼声最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中信证券研究显示,2013年中期,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为12.24%,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85%,尚无一级资本工具。未来若发行优先股,能够大幅度缓解普通股权融资压力,使得上市银行短期内再融资压力基本消除。
   除了降低融资成本外,从市场最关心的股息率方面而言,当前我国大型银行发行的二级资本工具利率在5%左右,有的银行普通股的股息率也达到6%一线。相比国际银行业优先股成本(7%~11%),中信证券预计我国主要银行发行优先股的股息率在7%~9%之间,大行有成本优势。(.第.一.财.经.日..报)

 

  险资有望成优先股投资主力军
   业内人士认为,从投资角度看,优先股的回报稳定,能够吸引保险机构等长期价值投资者参与,因此险资有望成为投资优先股的主力军。
   保险公司既可以借助发行优先股缓解融资压力,也可以通过投资其他公司发行的优先股获取投资收益。公开资料显示,境外保险公司投资的优先股股息率基本在6%以上,在金融危机期间甚至高达10%。预计我国优先股的股息率不低于6%,基本符合目前保险资金对整体投资收益率的要求。
   某保险资管公司人士表示,多家保险公司正在筹备与优先股投资相关的业务。险资对优先股确实寄予期望,但还存在不确定性。险资是否投资优先股需观察优先股的收益情况,同时综合考虑资产配置比例等多方面因素。另有业内人士认为,优先股的股息率如果超过8%,对保险资金的吸引力将会凸显,否则部分险资可能更愿意配置高收益债券或债权融资计划。
   在有望率先试点优先股的公司中,银行和能源行业公司的呼声最高。平安证券非银行金融首席分析师缴文超认为,商业银行如果发行优先股,股息率应为7%-8%,其投资者主要是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等长期价值投资者。影响优先股股息率的因素包括融资时点和发行人主体评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息率将低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中.国.证.券.报.)

 

  优先股试点临近银行股有望爆发
   据路透社消息,中国证监会最快或将于本周末推出优先股试点,银行或成为首批优先股发行试点,四大国有银行的优先股竞标工作已开始,公开发行的优先股将暂时不包括转股条款,非公开发行的优先股则保留转股条款。
   业内人士此前预期,优先股有助于减轻一些大型公司,尤其是银行股的再融资压力,对股市有一定利好作用。中信银行北京银行兴业银行宁波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南京银行光大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有望爆发。

 

   中信银行:规模增长及拨备基数较高促业绩超预期,但股价已有反映
   规模增长及拨备基数较高促业绩超预期
   中信13年全年净利润略超我们预期(20%),高于市场一致预期(15%)。我们估算公司4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达到21%,呈现连续四个季度增长。其中,公司总资产规模在3季度出现环比下滑之后,4季度环比大幅增长7%,是4季度业绩超预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我们预计较快的同业及应收款类投资是公司生息资产大幅扩张的重要原因。由于公司非标资产规模相对其他上市银行仍较低,因此资产负债表结构调整的压力不大。同时,公司2012年四季度大幅计提了拨备导致公司12年净利润仅1%的增长。13年公司拨备回归正常,但较低的基数仍使得公司的拨备后利润超出市场预期。非息收入方面,我们估算公司全年手续费增速接近50%。中信借助集团及大中型企业的固有优势,在对公业务上加大了投行、现金管理、理财以及托管业务的延展性,是其非息收入快速增长的关键。2013年公司全年承销短融中票规模超过1800亿(24%YoY),位列所有股份制银行首位。虽然下半年受债券市场疲软影响增速有所减缓,但仍为公司存款及手续费收入做出了较大贡献。
   公司14年将加快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推进步伐
   公司自2013年起将“再造一个网上中信银行”作为三大战略之一,在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云计算、小微POS信贷等领域均取得了一些业务进展,是上市银行中在互联网金融方面步伐相对较快的公司。我们认为公司互联网战略仍会有所延续。目前与互联网平台、支付类企业的合作实质进展在于数据流/客户流的共享程度和排他性与否,这一方面仍有待观察。
   不良仍在暴露,核销及拨备力度14年不会减弱
   公司单季不良率环比增长超过了13个BP,若加回核销单季不良生成率达到23个BP。我们估算公司2013年的信贷成本为0.7%(2012年为0.85%),全年核销规模超过50亿。我们认为其中最大的压力来自于钢贸不良资产的逐步暴露,以及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公司钢贸贷款共计约120亿元,钢铁、煤炭行业约有400亿左右。由于公司不良仍将处于上行通道,而公司接近200%拨备覆盖率和约2.24%的拨贷比仍存在较大压力,因此我们预计其14年核销及拨备力度均不会较13年减弱。
   估值溢价已有反映基本面超预期
   我们小幅上调公司14/15年净利润增速到16%/15%。公司上周涨幅达30%,目前对应14年PB已回到0.9倍,而整体银行业对应0.8倍。我们认为公司估值溢价已基本反映超预期基本面,股价的安全边际缩窄。维持“推荐”评级,建议投资者快进快出。
   风险提示:管理层更换导致战略及人员架构变动负面因素超预期。(平安证券励雅敏,黄耀锋,王宇轩)

 

  北京银行:直销银行与移动金融的共振
   首先,小米是专注于自主研发智能手机的互联网公司。手机销售量:2012年720万台、2013年1870万台,计划2014年4000万台。凭借“自主研发、高手机配置、亲民价格”,小米拥有更为忠实的用户群,且多为18-30岁年轻人,对互联网等新生事物更为接受。我们认为庞大、快速增长且更为忠实的客户群,是小米与北京银行良好的合作基础。
   我们认为合作的方式:发挥小米的自主研发优势,定制手机银行客户端方式,将北京银行移动金融产品置入小米客户群。负债端,以手机支付为纽带,开展负债业务,北京银行基金、保险牌照俱全,有综合化服务的基础。资产端,以北银消费为纽带,为年轻客户群体提供便利消费信贷等。
   北京银行作为城商行,对公业务贡献了利润的70%以上,而零售业务不足10%。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公司加速了从重资产银行向轻资产银行的转变。
   通过调研和公司报告,我们可以看出对公业务投行化趋势明显。2013年,北京银行债券承销总额1059亿,排名14,较2012年大幅提高8个位次,在众多全国性银行和大型券商中实现突围。
   而在零售业务方面则全面拥抱互联网,北京银行实现了在全国主要城市的分行布局,但同时又没有过多物理网点的负担。从去年9月直销银行的推出,到现在与小米公司的合作,北京银行通过拥抱互联网来进行零售银行业务转型的思路更加清晰可见。我们看好北京银行通过与移动端的零售客户扩张。考虑到小米2000万以上的客户群体,北京银行有望在2014年实现零售客户的翻倍,达到2000万。与之伴随的包括手机支付、基金保险服务、便捷消费信贷等,都是北京银行进行移动端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我们看好公司通过金融与互联网结合方式发展零售业务的意愿。(兴业证券吴畏,史国财)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