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2亿元,这是2013年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套现规模,它刷新了中国股市年度减持纪录,数额比肩该指标2012年和2011年的总和。减持盛行的背后是一幅中国资本市场图——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矛盾冲突、一股独大的公司治理结构、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的伴生问题,甚至是制度设计的盲目和短视。来自大股东的减持之手,似一道警示牌,“冷峻”地提醒着熙熙攘攘的市场和来来往往的监管者:改革的路还很长。
春节假期刚过,李嘉诚第一时间减持了在A股里的唯一资产,这一举动让本已在聚光灯下的减持更加受到关注。作为李嘉诚旗下长和投资持有20年的一家公司,长园集团自2013年以来已遭到这位大股东11次减持,套现金额超过16亿元。
此刻,环顾A股,满是减持之声。截至上周三,在2014年有限的26个交易日内,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套现已超过205亿元。根据Wind提供的信息,在不考虑IPO开闸后出现新股解禁增量的情况下,2014年的限售股解禁规模预计达到1345.5亿股。对于广大股民来说,2014年等待他们的又是一场对抗减持黑手的硬仗。
产业资本长期坐镇“空头”军帐,市场要何去何从?
这一问不仅来自中小股民,从去年开始,机构投资者已然发出了——“市场最大的空头是上市公司”的感慨。部分高管股权套现所得不仅超过个人年薪,甚至抵得过公司首发上市的融资规模。在2013年波澜壮阔的减持潮中,海康威视副董事长龚虹嘉以其个人和所控制的公司名义,累计减持海康威视17次,套现46.8亿元,远远超过这家上市公司2010年初登A股时的首发募集资金34亿元。
从产业控股方到战略投资者,从董事长到部门总监,上市公司关键股东减持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频率之高,形成了资本市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5年里, A股2009年至2013年以“大股东减持”的方式向市场提供现金支持5726亿元。
减持盛行令市场顿生警惕,减持背后的“助推力量”更值得我们关注。分析减持阵营的结构不难发现,来自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小股票”是产业资本和高管们减持的主力军。同样在2013年,两市共出现8648封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公告,其中体量最小、仅占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量14%的创业板,在减持公告中的占比却跃居首位,接近35%。
一个重要的背景是,金融资本在2013年对创业板给出了极高的估值,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不畏高价、疯狂买进创业板个股,联手捧出包括中青宝、网宿科技等一大批强势个股,联手导演了创业板小牛行情。
对于同一块资产,金融资本的高歌猛进与产业资本的加速出逃形成鲜明对比。在机构投资者给大股东减持铺路的同时,两类资本对于股权资产价值预期的分歧愈加明显。在产业资本心中,慷慨的金融家们给出的价格已提前透支了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在这种情况下,大股东果断“放弃手牌”,更像是一种“集体套利”。当然,伴随两种资本力量的分歧走向极端,“泡沫”的破裂或许为期不远……
除了金融资本为产业资本出逃提供机会,另一个因素也在帮助产业资本减持。在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收益曲线上,现金相对于股权处于更加强势的地位。通常来说,风险较高且流动性相对较弱的股权,应具备比现金更诱人的收益前景,这才算一场公平的较量。然而在我国,由于大盘长期疲弱以及上市公司分红力度偏弱,股权资产的增值效应被大打折扣。但风险资产收益率暗淡的同时,随着央行去杠杆化提速,银行系统资金紧张,市场内无风险收益率却在飙升。
与此同时,一股独大的公司治理结构则成为一道天然的屏障,让套现后的大股东们仍能牢牢掌握控股权,而不必担心减持后遭遇“后院着火”。由此,除了从减持价格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约束大股东减持行为外,还要采用治本的策略——真正捋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变“一股独大”的局面。
加强对恶意减持的监管已经进入监管层视野,重要股东减持甚至成为监管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中介目标”。去年年底公布的“肖钢版”新股发行改革方案中,对于IPO顽疾——高价发行和超募发行,证监会皆以减持作为调控手段。对于新股定价过高问题,证监会亮出了“严把减持价格”的杀手锏,一旦公司股价低于发行价,股份限售期将有不同程度的延长;对于超募发行,他们则采用关乎老股减持的“存量发行”方案。
但后者正中产业资本的下怀。难产14个月才重启的IPO,中途却意外淹没在“老股减持”的浪潮下。计划融资8.6亿元的奥赛康,推出规模接近32亿元的控股股东减持方案,充分暴露了发行制度设计的短板。
退一步说,相比减持盛行,市场更无法容忍催生减持的土壤。由于IPO人为管制所构成的科技股稀缺性、由于金融体系市场化程度不足而造成的风险收益曲线扭曲、由于公司治理结构漏洞所形成的减持保护伞,以及盲目推进改革而形成的制度短板。
不根治减持存在的制度短板,一双双减持之手掏空的就不仅是A股市值,而是投资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