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沙2月15日电(记者刘良恒、董建国、何晨阳)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年底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我国农村家庭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最困难,失业率高达30.5%。记者近日采访北京、山东、福建、宁夏、湖南部分高校数十位农村大学生发现,身份限制、隐形歧视以及求职成本高是农村大学生求职普遍面临的“三大难”。
身份限制:“先天劣势”制约“后发追赶”
家乡在福建漳州农村的郭伟刚是中国地质大学地质专业硕士研究生。他告诉记者,父母在乡下老家做小吃生意,要供着自己和妹妹两个孩子上大学。
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郭伟刚一出学校门就四处找工作。他先后到过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但一直没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最后又回到了福建,目前在福州一家国企实习。郭伟刚说:“对很多农村大学生来说,毕业后就无法再向父母要钱了,必须马上去工作。”
用人单位的城乡偏见是农村大学生挥之不去的阴影。来自于山东菏泽农村的小李,是山东大学中文专业研究生。小李说,她曾应聘一所重点中学教师岗位,顺利通过初筛,笔试成绩也不错,但面试时被刷下来。她通过学长打听,原来是招聘方觉得农村孩子综合素质不如城市孩子,就被一个成绩差不多的城里孩子取代。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农村大学生普遍认为没有关系很难找工作。小吴来自湖南炎陵县山区,在湖南工学院念大专,学的是工程造价专业。与记者交流时,他一直寡言少语,显得郁郁不欢。“父母是农民,没人脉,找工作很难。”他对记者说,“班里已经敲定工作的同学大多动用了家里的关系网。我只能靠自己去瞎闯啦。”
中国社科院蓝皮书分析指出,家庭的城乡背景对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有明显影响。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城乡差异最大,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的就业率(87.7%)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69.5%)相差18.2个百分点,城市家庭出身的普通本科毕业生月薪(3505元)比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2851元)高出了654元。
隐形歧视:“明文规定”遭遇“暗设门槛”
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相关法律法规明文规定不能针对求职者设置性别、户籍、院校等等限制条件,但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往往“灵活变通”,甚至“暗设门槛”。
“民营企业很少对学校提出硬指标,但不少国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基本上都有相应的硬性门槛或者隐形门槛。”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刘晓程博士告诉记者,农村大学生主要集中在普通高校。尽管教育部规定“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但由于约束力和约束范围有限,很多用人单位还是以此作为选人标准之一。
求职成本:“贫寒学子”不堪“花销之重”
在福建师范大学的海报栏里,横七竖八地张贴着一些招聘广告、公务员考试培训广告。在这里,记者遇到了该校管理学院应届毕业生小张,他正在记录招聘会信息。
“老家在河南农村,但我找工作主要想在福建找,一是对当地熟悉,另外呢,不怕你笑话,还可以少花点路费。”小张说,我每月生活费才500块钱左右,“为了节省路费和住宿费,我拒绝了湖南一家出版社的最终面试。这份工作机会还是蛮好的,但我觉得成本太高,过于奢侈了。”
还有农村大学生反映,用人单位当日通知次日就面试的“高效率”也让求职过程苦不堪言。“前几天,河北一家都市报打电话让我第二天去领准考证,参加笔试,我当时正好在家,就希望能宽限几天,但人家很坚决。”付亚明说,他家在山西省长治市太行山区,即使当天出发也不能在要求时间到达,最后只能放弃这家单位的笔试机会。
曾在苏州大学、北京吉利大学等高校工作的湘潭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袁礼斌认为,对农村大学生来说,交通、住宿、服务、就业培训等方面的花销往往成为他们求职路上一道“坎儿”,对他们抓住就业机会、获得上升通道,带来一定限制和负面效应。
作者:刘良恒 董建国 何晨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