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2014年乃至更长时期的重要变量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影响2014年乃至更长时期的重要变量

加入日期:2014-2-12 0:39:15

  ■大势观察·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2)■陈文玲

  2013年导致全球经济复苏变局的几个重要变量,在2014年乃至更长时期持续发酵,世界经济增长处于动力转换和区域布局深度调整状态,将进一步加剧世界经济动态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均衡性。

  发达经济体正在从军事结盟、外交结盟到经济结盟,对非经济结盟国家和地区造成战略挤压

  新兴经济体的整体崛起,支撑了处于困境中的世界经济,使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没有引致全球经济毁灭性打击,但这不仅没有记功,反而引发了发达国家的种种打压。

  长期以来,发达国家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明显高于发达经济体,群体性崛起呈加速上升态势,2008—2011年全球经济总量增长的近90%来自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的整体崛起,支撑了处于困境中的世界经济,使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没有引致全球经济毁灭性打击,但这不仅没有记功,反而引发了发达国家的种种打压。

  从世界经济舞台的表演者看,美国、日本和欧盟似乎“心有灵犀一点通”,越来越步调一致地采取相同的战略和经济政策。美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欧盟亦加快向货币注水,货币战已经打响;美国另起炉灶,加快建立高标准自贸区与WTO分庭抗礼,日本、欧盟亦步亦趋热烈响应,贸易摩擦此起彼伏;美国页岩气革命引发能源革命,日本可燃冰将成为能源开发新亮点,欧盟率先发起碳交易,引发世界性碳革命;美国“重返亚太”,将经济竞争的中心转向亚太市场,日本、欧盟也都将竞争的目光紧盯亚太市场;在重建国际金融秩序、贸易秩序和市场秩序的进程中,美日欧三大经济体也趋向一致,以扭转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颓势,遏制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

  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世界潮流,全球制造业分工布局向有利于发达国家方向倾斜并深度调整

  创新驱动成为新一轮全球竞争的核心和关键,新一轮全球经济布局的演化,其内在因素和最大变量将取决于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是世界制造业的主导,美国更是在整个20世纪里保持着世界头号制造业强国的地位。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伴随着全球产业转移的发展,美欧开始了去工业化进程,进入20世纪80年代,制造业产业转移和生产外包成为大趋势,美欧等发达经济体转向了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其制造业产业空心化现象日益凸显。

  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加速推动了新一轮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此次结构调整与以往的不同在于其本质上是一场抢占创新科技制高点的全球竞赛。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经济体更加重视利用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运用高端科技打造核心制造业和相应的服务业成为发达国家的核心战略。金融危机后,美国反思其多年来的“去工业化”政策,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但美国所提的“再工业化”绝不是简单的“实业回归”,而是对以往传统工业化的扬弃,其实质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业,形成新的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从而重新拥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工业体系。创新政策和制度的完善,成为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核心环节。

  从2014年和更长的时期看,机器人(行情,问诊)技术、人工智能、3D打印和新型材料等技术正在引发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有人称之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其实质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出现与融合,在这场革命中,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的生产方式正在取代传统的人工、机器的方式,制造业开始走向数字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改变产业形态,如智能制造、供应链重构、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现代流通对制造流程的再造、能源革命等。创新驱动成为新一轮全球竞争的核心和关键,新一轮全球经济布局的演化,其内在因素和最大变量将取决于创新能力。

  新兴经济体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动力的常态被打破,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发生转变

  新兴经济体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迎来了一个深度调整期,新兴经济体将面临自身经济社会转型和外部环境恶化的双重挑战。

  进入本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绝大部分时间里都保持了高于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新兴经济体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新兴经济体GDP总值已约占到全球的50%,贸易量约占40%,外汇储备约占70%。

  虽然新兴经济体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当前的经济发展却出现发展速度放缓的迹象。一是与发达经济体相反,经济增长进一步延续放缓态势。二是与发达经济体截然相反,新兴经济体物价水平维持高位。三是跷跷板效应出现,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从新兴经济体向发达国家回流的迹象。种种迹象显示,在超级宽松政策的刺激下,发达经济体去年表现好于预期,大有取代新兴经济体重新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主要引擎的味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年10月《全球经济展望》预测,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降至2.9%,2014年将回升到3.6%,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发达经济体。

  所有这些迹象表明,新兴经济体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迎来了一个深度调整期,新兴经济体将面临自身经济社会转型和外部环境恶化的双重挑战,不过从长远来看,随着新兴经济体自身结构性问题逐步解决和全球治理机制的演变,新兴经济体依然会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经济全球化基本趋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迅猛并有局部替代全球化之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并成为当今世界大国的重要战略选择,局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替代经济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

  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调整变化并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态势。目前,全球形成的自由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经济共同体和共同市场的组织已经超过300个,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已融入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之中。据WTO统计,90%以上的WTO成员国都加入了一个以上的区域贸易协定,而没有加入任何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国家和地区则属于例外的情况。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仍然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大趋势。

  但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加速发展契机,区域经济一体化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并成为当今世界大国的重要战略选择,局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替代经济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美国在金融危机后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开始主导和推动《跨太平洋(行情,问诊)伙伴关系协议》(TPP),TPP如果谈成,将成为超越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对亚太地区的经济贸易格局的冲击不可低估;2013年10月欧盟与加拿大就双方《全面贸易和投资协议》(CETA)达成原则性共识,此外欧盟还与印度、韩国等签订了贸易协定;经济金融危机也为中国加快推进区域贸易协定提供了契机。目前中国在建自贸区18个,涉及31个国家和地区。

  综上所述,由国际金融危机推动的新一轮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仍在加速,发达经济体通过科技创新转换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经济合作与联盟,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也正在由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转变为发达经济体,整个世界经济格局进入一个深入调整期。

  全球能源生产重心和消费重心转移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能源全球化进程正在加速,能源革命在全球展开,将对能源市场和能源贸易带来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美国页岩气革命为首的能源革命,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能源全球化进程正在加速,能源革命在全球展开,将对能源市场和能源贸易带来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美国页岩气革命为首的能源革命,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从各国的战略决策看,以核能、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将持续突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下降速度很可能大大超出预测。

  全球能源供应重心西移。一直以来,中东始终是世界能源版图的中心。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保持在60%以上,主要进口来源地是中东。随着北美能源地位的提高,中东未来将退居为亚洲的能源中心。

  全球能源需求重心东移。过去40年,随着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世界能源消费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世界能源消费重心明显东移,世界能源消费格局已经从发达国家主导转变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主导:OECD国家年均增速1.1%,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高达60.3%下降到42.5%,下降近18个百分点;以亚太地区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年均增速3.4%,占比由36%增至57%,增加21个百分点;中、印两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速高达4.5%,占世界能源消费的比重从10%提高到24.5%。全球能源消费的重心正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转移。

  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促进能源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还能促进各国注重降低能源消费量,缓和全球能源供需缺口,增加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在国际压力下,一些国家制订了减少碳排放的计划,如减少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能源效率、支持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补贴等。然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大规模消耗化石能源将面临巨大压力,谋求经济发展、摆脱贫困将面临严重制约。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