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作者 王宗耀
近日湖北瀛通通讯线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瀛通通讯”)预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拟发行不超过3068万股,计划募集45063.56万元用于项目建设及流动资金。然而记者发现,瀛通通讯在该招股书中对一些重要数据故意不予披露,诸多地方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其主要产品采购金额甚至还远远低于其消耗金额,存在虚增利润粉饰业绩的嫌疑。
信息披露有违规嫌疑
瀛通通讯主要产品分为电声产品、数据线及其他通讯线材两大类,其产品的主要原材料有无氧铜材、芳纶丝、胶料、聚氨酯漆料、塑胶件(包括外罩、耳塞外壳、基板、套管等)、五金件(包括插针和其他辅料)等。公司在原材料采购上一般按照“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模式,根据客户订单进行采购,主要包括制订采购计划、下达采购订单以及交货付款等环节。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公司一般会保持满足一个月正常生产的物料库存。
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模式下,产品的销售量决定着原材料采购量。当销售量增加的情况下,原材料采购量也会增加,销售减少的情况下,原材料采购量也会减少,二者是正相关关系。
瀛通通讯招股书中财务报表数据显示,2012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较2011年大幅增长了244.42%,员工人数由2011年的1941人增加到了2012年的3595人(说明产品产量大幅增加),水电费采购金额由2011年的486.5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725.16万元,这组数据说明瀛通通讯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主要凭借产品产销量的大幅增加。在招股书中,瀛通通讯也表示:报告期内,公司2012年销售收入大幅增长,主要由于公司声学产品经过数年技术开发和工艺积累,在业内形成了良好的知名度和产品美誉度。一是公司2012年向台湾鸿海大批量供货,使得公司2012年收入迅速增加;二是2012年对丰达电机和歌尔声学的销售额亦大幅上升,分别从2011年的2431.71万元、107.44万元上升至13387.98万元、2785.27万元。由公司表述可见,“大批量供货”是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因素。但令人奇怪的是,记者发现瀛通通讯在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飞速增长的情况下,虽然其主要原材料芳纶丝的采购量增长了385.71%,但另一个主要原材料无氧铜材的采购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15.14%,同样,TPE胶料采购量虽同比增长了71.81%,但增长幅度也远远低于主营业务收入244.42%的增长。由此来看,瀛通通讯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似乎主要来自芳纶丝和TPE胶料。
据公司招股书介绍,芳纶丝全称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又称黄旦丝,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另外它还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老化性能,生命周期非常长。然而瀛通通讯主要产品为电声产品、数据线及其他通讯线材产品,铜材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不管是芳纶丝还是TPE胶料都是无法替代铜材料的。以2011年转结的库存原材料总额来看,418.68万元即便全部为铜材,依照当时的价格折算也不过数万公斤,更何况这些库存原材料中还有很多是其它材料。分析到这里就存在一个疑问了,在2012年铜材采购量大幅下降和电声产品产量不可能出现大幅增加,以及公司这几年主要产品的产销率非常高,库存有限,大部分产品价格年均略有小降的背景下,瀛通通讯又是如何实现2012年的主营业务收入244.42%的同比增长的呢?
令人不解的是,瀛通通讯在公布的招股书中,仅仅披露了2012年以来主要产品的产销量、单价等数据,关键的2011年产销量、单价等数据竟然完全没有予以披露,致使投资者发现疑问也让你无法对其2011年产销情况及销售情况对后续数据影响进行分析,显然这是不符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相关要求的。
虚增销售数量粉饰业绩
同样,瀛通通讯在披露原材料采购信息时也是有所保留的,并未将部分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情况进行披露。据招股书介绍,瀛通通讯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有无氧铜材、芳纶丝、胶料、聚氨酯漆料、塑胶件、五金件等,然而瀛通通讯在介绍其采购成本时,只提供了无氧铜材、芳纶丝、胶料、聚氨酯漆料四大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情况,对于塑胶件和五金件的采购情况却没有提供,这意味着塑胶件和五金件的采购金额并不大,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既然可忽略不计,为什么又要将这两种材料归类在主要原材料中呢?显然瀛通通讯没有进行相关信息披露,有违规的嫌疑。
瀛通通讯在招股书中介绍其产品成本构成时给出了报告期内每个会计年度所消耗原材料成本的金额,记者将该成本金额与其报告期内四大原材料无氧铜材、芳纶丝、胶料、聚氨酯漆料的采购金额做了简单对比发现,这四大原材料的采购金额占原材料成本金额的比重在报告期内仅仅只有41.09%、44.10%、45.40%、58.40%。这一比例为何会如此低?这是否存在每年年初有大量原材库存转入的情况,从而导致报告期内主要原材料采购金额减少呢?财报数据显示,瀛通通讯2011年的库存原材料金额仅仅只有418.68万元,显然不存在期末原材料大额转入的可能。
照此来看,即使每年将当年采购的四大原材料全部用完,其金额也不到主营业务成本中所给出的原材料消耗金额的一半,那主营业务成本中消耗的另外一大半的原材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说是其招股书并未公布的“塑胶件”和“五金件”采购金额的话,那么其主要原材料就需要改写了。如果其公布的主要原材料采购数据无误,在其库存原材料并不多的情况下,其主营业务成本中原材料的消耗金额应该与主要原材料采购金额大体相当才对,而报表所呈现的原材料消耗金额却要远远高于当期的采购金额,这就显得非常不合逻辑了,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很可能是企业大肆虚增了产品销量,通过其来粉饰公司业绩,达到上市的最终目的。■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