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高情绪渐增股指疲态微露_股指期货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指期货 >> 文章正文

畏高情绪渐增股指疲态微露

加入日期:2014-12-2 8:20:01

  11月最后一周,在央行非对称降息的刺激下,沪深两市开启了连续上涨模式。上周五又在存款保险制度征求意见稿消息的刺激下,银行股大幅拉涨,中信银行平安银行等银行股涨停,指数借力再度“坐上火箭”。上周,沪指全周上涨近200点,涨幅近8%,直逼2700点,创下三年来的新高。市场充满“大牛市”式的躁动,但推动股市飙涨的降息、存款保险、经济现状仍需深度推敲。

  降息难有效果

  降息与刺激经济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取决于所处的经济阶段。在经济周期底部,货币政策效果不大,甚至可能陷入流动性陷阱。目前国内面临产能过剩、经济转型升级等问题,经验困难的企业普遍存在,银行基于风险考虑存在惜贷现象。因此,企业融资成本仍取决于银行对企业的判断,降息影响不大。即使贷款利率有所降低,非对称降息的积极影响仅在于把一部分银行利润分给了企业,蛋糕并没有做大。

  因此,基于降息而催化的股市上涨基础并不牢固,2012年的两次降息并没有引起市场波动。另外,相比降息,财政政策更有效果,投资者可以更多关注税收改革和财政投资对企业的影响。

  存款保险利好长期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项稳定金融市场的风险控制措施,在完全市场经济环境下,可以防止储户跟风挤兑,避免金融风险扩散与恶化。这项政策效果显现的前提是银行自担风险。国内银行的行政色彩太浓,在现有体制下,和国有企业、地方融资平台、信托产品一样,国内银行也存在隐性的政府担保。国内连债券兑付、地方融资平台都没有实质性的违约,银行特别是上市银行遭遇信用危机、出现挤兑的风险更小。

  因此,存款保险制度并不增加国内银行的安全性,把存款保险看成是利好银行的信息有点牵强。该制度把财政的潜在负担转移到存款保险基金,而存款保险基金背后还是政府财政支持,所以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在银行和政府财政之间增加了一道防火墙,减轻了财政的隐性负担,对银行控制经营风险提高了要求。可以认为,近期投资者对银行股炒作过度。在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变薄仍是趋势,这才是A股银行股长期低迷的原因,存款保险制度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

  实体经济疲软

  近期公布的国内经济数据均不支持股市走牛,其中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减少2.1%,是两年来最大降幅,显示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工业企业经营面临困境。11月制造业PMI指数为50.3%,创近8个月新低,该指数长期徘徊在枯荣线附近,显示制造业前景并不乐观。另外,全国房地产整体趋于稳定,剩下漫长的消化库存周期,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支持作用将减弱。

  从市场表现来看,在指数高歌猛进的同时,市场分歧扩大。11月28日,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额达到创纪录的7100亿元,12月1日的成交额也达到6900亿元。连续的放量,在跟风资金进场的同时,前期资金已经获利离场。12月1日,沪深两市收跌的股票是上涨个股数的两倍,市场已经开始显现疲态。另外,期指的持仓量也在历史高位,这意味着明朗的上涨行情已经结束。

  综上,虽然我们看好股市的长期表现,但短期来看,盛宴或许就在下一刻结束。12月开始的股市流行语可能是“调整”,投资者在畅享盛宴的同时也应该提高风险意识。

(责任编辑:DF146)

编辑: 来源:东方财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