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力:从美股行业变迁看A股的未来_股市名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许一力:从美股行业变迁看A股的未来

加入日期:2014-12-12 10:05:14

  最近有人翻了下中美股市前30大市值比较,发现A股20个金融,美股满眼高科技。这引起了大家不少讨论。我们再把中美股市的这种比较范畴再扩大一点。
  在进行长期投资之前,对于事物长期的发展规律有一个思考,是很有好处的。美国走在中国前面,美国经济也走在中国前面,作为经济反应的股市,美国自然也是走在中国前面。拿中美两国的一些典型蓝筹做一个行业的全面对比,也可以看看如今中国现在所谓的各个行业龙头在世界级老牌霸主面前是个什么样的程度,这对长期投资来说很有启发。
  美国的优势行业体现在金融、新兴科技、高端制造、医药、消费等几个行业,这些都很明显正是美国建立全球经济优势的关键性行业,美国这些行业的龙头绝对是世界级的霸主,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具体从美股来看,尖端的个股在新兴科技,医药、消费也是超级巨无霸,有很多市值不可小觑的蓝筹。在我们眼中很厉害的汽车业霸主通用汽车,市值也就是苹果公司的一个零头。当然,金融也是霸主地位,毕竟美国就是靠这个来制定全球规则的。而地产,在美股相对来说成了鸡肋。
  反观中国的A股,巨无霸尽是金融、地产和石油石化,明确体现了中国在对土地与金融两块资源的绝对垄断。
  从以上中美股市的这些行业大致特征来看,我们不能说美国现在厉害的行业就必然是中国的行业未来,毕竟两国的发展特征和发展路径不一样,但还是有不少可以作为先兆的:第一,金融和地产,中国在这个领域算是逆袭了。我们的银行们动辄上万亿的市值,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差不多都在世界前10名,工行是世界第一。保险巨头中国人寿、平安也都是站稳脚跟,我们的券商相比高盛、大摩什么的差了一些。中国的地产也是大型企业辈出。
  中国的银行业10多年前差点儿集体破产后,被确立为国之根本,这么多年来属于一直含着金钥匙呵护在暖房中,和地产一起吃成了巨无霸。美国是证券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而中国则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美国的企业融资主要依靠证券市场,而中国的企业融资则主要依赖银行信贷。也难怪,美国的银行业总资产只有10多万亿美元上下,而中国的银行业总资产接近美国两倍,而且银行数量还少。说起来,股市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而银行业则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至于房地产,中国毕竟还是要搞大规模基建的嘛。
  中国的金融和地产,历史当然是辉煌的,未来也是辉煌的,他们的市值或许依然,但市值的占比将在未来多年是一个持续下降的过程。而且行业内呈现分散,而不是被几个巨头集中瓜分的状况。这注定了无法成为A股中长期高回报的领域。
  第二,制造业领域。很矛盾,中国毕竟是世界工厂嘛,必然会有一些比较大的制造业公司。但我们又常听说,中国制造缺乏竞争力,所以A股中的制造业龙头上市公司,曾经只是美国制造业龙头的零头。这10多年来,我们制造业追赶的不错,一个是城市化、一个是WTO,在政策鼓励下,中国的制造业龙头相距美国的制造巨头们已经大幅缩短了距离,市值甚至在接近美国巨头。中国也推出了类似格力电器、海尔、三一重工等实力不俗的企业,以后也会有一些高端制造的龙头企业出现。
  这个领域,未来一个非常明确的趋势是,中国必然会有制造业巨头真正成为全球霸主,走向世界。别说,这已经不远了。
  第三,高科技(信息产业)。被网友诟病最多的就是这个领域。但其实这个行业,如今我们中国并不差,差在我们的上市制度。尤其阿里巴巴、百度在美国上市、腾讯在香港上市之后,为什么实力不俗的这些企业,都去了海外?我们该反思的是我们的IPO制度和上市后的环境。
  在信息整个产业来看,该细分来看待。比如互联网,我们国内如今已经能和美国比拼。这个东西商业模式比技术门槛更关键,可惜的是,这些企业只要做大了就去海外上市了。我们差距大的地方在真正的高科技领域,比如数据库、信息软件系统方面,中国缺乏原创。可以说大部分这领域的中国企业在技术上差太远,但也不是绝对没有机会。比如有些软件企业,对本地化服务依赖很强,只要贴近国内就行,而技术差距别太大就ok了,海外企业来国内搞这方面竞争可不容易。
  A股在这方面的上市公司,还是要细分来看待。我相信,在A股,上市制度改变后,这肯定是未来。
  第四,医药和消费。为什么我们反而把这个放到最后呢?因为我们发现,在过去50年中,占据美国股市回报率排行榜前一百名的,不是什么高科技,更不是金融地产,居然绝大多数都是医药、消费行业。
  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我们该反思,为什么是这些行业?我记得我们之前看过一篇对这两个行业的相关分析,很有前瞻性。
  首先,这种行业高度符合DCF所隐含的高价值企业的基因。不管是优秀的研发型药企还是消费的品牌老店,基本上都是很高的利润率,不俗的周转率,较低的资本性支出。这样的企业,能活的长,由于需求稳定永固,形成竞争优势后颠覆的困难度很大。而且活的质量相当的高,企业在优势成长期间内的现金创造能力非常优秀。
  其次,消费以及医药行业更容易产生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而且这种优势更容易不断积累而更加强大。比如消费行业的品牌认知度,不仅仅与产品的品质有关,其在形成过程中甚至有某种历史性的或者偶然性的因素促成的,比如国家几代领导人都爱喝茅台,比如法国理肤泉曾在二战时期被用来恢复烧伤士兵的皮肤康复等,这些几乎都是不可重现的口碑。因此一些消费品,一旦确立了类似“行业代名词”性质的品牌认知度后,其在这个“接近永恒,而且需求硬度非常高”的行业内的地位越来越不可撼动。
  最后,他们所处的行业都是人类最最基础的需求且其持续性接近于永恒,另外这种需求对于经济变化波动的敏感性较低。这对于“企业存续期足够长”制造了第一个有利条件。
  也可以看出来,如果搞长期投资的话,这是我们A股中最该被注重的一个领域。不单是说这些行业回报率高,而且横向比较,我们现今的差距跟美国巨头们比差太远。我们的巨头跟美国巨头的零头都没比上,纯粹是大象跟蚂蚁的对比。
  医药在中国长期弱势,那的确是,看看过去几年药监会毙了几个判了几个就很有参考性。消费则是缺乏品牌消费概念,现在才刚刚建立。并且,这两个行当都是面向国际巨头们开放最早也最彻底的,国内企业面临的压力是最大的,遭遇的不公平待遇也是最多的。比如双汇在跨地区发展中遭遇的本地保护主义等。
  公平和阳光的发展土壤,才是这个行当的首要解决途径。中国巨大的人口以及消费潜力与当前龙头企业规模绝对数上让人惊诧的不协调,这必然是中国的潜力股聚集地。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