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医疗医药公司领涨美股 基因治疗技术备受青睐 海外盘点中国创新行业 基因测序产业前景可期 日媒称日企纷纷进军基因分析等医疗相关领域 基因检测产业规模达200亿美元 海通证券:基因检测再起风云! 基因测序板块10大概念股价值解析
医疗医药公司领涨美股 基因治疗技术备受青睐 过去一周时间,三大股指都有小幅震荡,道琼斯和标普指数上周五创下历史新高,但本周回调,一周内收跌约0.4%,纳斯达克微涨0.1%。市值超过千万美元的个股中,有46只涨幅超过20%。涨幅前五中医疗医药股占了主要地位。 涨幅第一的Bluebird公司本周一表示,使用公司研发的一次性基因疗法后,4个β-地中海贫血疾病患者90天内已成功脱离外接血液转换仪器,检验结果表明患者自身已有氧血红蛋白生产能力。另外两名患者经过一年多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已完全达到健康成年人的标准。此次结果表明Bluebird公司已具备基本治愈此类严重具有遗传性血液疾病的技术。股价当日从48.8美元急速涨至84.28美元,一周累计涨幅约72.7%。 商业情报分析软件供应商Actuate(BIRT)上周五宣布将被全球知名企业信息管理公司Open Text以每股6.6美元的价格,总计3.3亿美元现金收购。收购后Open text将加强其在商业信息数据挖掘分析领域的地位,一周内累计上涨81.22%,排在第二。 涨幅第三的是Echo Therapeutics医疗设备公司,主要研发皮肤药物再成型技术。过去一周内未引起股价大波动,累计涨幅约55.56%。Alaska阿拉斯加通信系统公司本周涨幅第四,约上涨53.28%。主要因为公司本周以3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阿拉斯加无线网子公司转让给GCI通讯公司,其中包括Alaska拥有的109000无线用户量和33%的无线网子公司股份。完成资产转移后,公司将减少2.5亿美元债务,本年净利润预计达1200万美元。RedHill Biopharma有限公司周二向英国药物保健产品监管署提交营销授权申请,寻求批准旗下治疗癌症过程中引起恶心和呕吐的药物5-HT3投产,股价一周内上涨37.65%。 在690只市值超过百亿美元的大盘股中,上周有281只收涨。涨幅排名前五位的个股是安华高科技、自由国际传媒公司、尼尔森控股公司、莫尔森康胜以及ARM控股公司,涨幅依次为11.32%、10.32%、8.22%、7.99%以及7.91%。下跌的为407家,受累于油价的持续下行,跌幅榜前19位共有16家是油气行业的个股。跌幅前五位的依次是Antero资源公司、赛诺福斯能源公司、沙索有限公司、EQT公司以及永利度假村有限公司,跌幅依次是13.41%、13.30%、11.91%、10.66%以及10.11%。(.上.证 .陈.晓.力 .史.庭.琦)
海外盘点中国创新行业 基因测序产业前景可期 中国一直被称为“世界工厂”,然而在一些创新领域上,我国正展现出领先全球的创新能力。本月初,《福布斯》杂志网络版发表分析文章,列出了中国领先世界其他国家的八大创新行业。除了廉价智能机、高铁等领域外,基因测序这一并不受人关注的题材也赫然上榜。 《福布斯》在介绍中国基因测序技术时表示,如今测序一套完整基因组的费用已经从2003年的30亿美元降至几千美元。这一成就主要归功于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华大基因。华大基因的基因测序能力让其在世界基因测序中的贡献占据了50%。 无独有偶,世界文明的《科学家》杂志同日揭晓了2014年全球十大创新产品的榜单,美国Edico Genome公司开发的基因测序芯片位列榜首。这块名为Dragen Bio-IT Processor的芯片可以将基因组分析缩小到小小一块芯片,此产品能大大降低数据分析的成本,DRAGEN用四年分析一万八千个全基因组就能省下六百万美元。Edico公司的CEO Pieter van Rooyen表示,通常分析一个基因组需要24小时,而DRAGEN只需要18分钟。 华大基因的董事长汪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进入生物经济时代,通过基因技术,可以对一些致死性疾病进行早期预测预防,对细胞的损伤修复和衰老过程尽可能延缓。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与基因组测序成本的下降,基因测序有望在短期内更加大众化。在技术水平上领先全球的中国企业,也将迎来布局蓝海的机遇。 A股相关公司中,荣之联为华大基因设计、建设并维护了生物信息超算中心,帮助其实现全球第一的基因测序能力和生物信息分析能力,同时,该平台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数据存储平台。去年公司使用自有资金1500万元,参股华大基因的控股子公司——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达安基因在国内分子诊断领域居领先地位。公司的基因测序平台主要用于科研,并与世界三大基因测序巨头之一Life Tech在相关领域展开了合作。千山药机是宏灏基因的控股股东,目前拥有两大核心技术,已经成功研发了针对高血压、恶性肿瘤、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器官移殖差异性检测共5类个体化药物治疗基因检测芯片。(.上.证)
日媒称日企纷纷进军基因分析等医疗相关领域 据日本NHK电视台11月24日报道,日本大型电机制造商和通讯公司等考虑到基因领域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正纷纷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加强在基因分析等医疗相关领域的活动。其中,东芝集团已和日本东北大学共同开发出一种新系统,可以缩短基因分析的时间,只需一周左右便可完成分析。 据报道,东芝集团几乎在2014年内面向研究机构和医院推出基因分析服务,希望该服务能有助于研究人员们找到各种各样的病症与基因之间存在的关联。 与此同时,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也开发出了一款手表式传感器,可以测定佩戴者的睡眠时间和运动量等数据。利用这一技术,日本电报电话公司也于2014年11月开始同东北大学联合,利用基因分析技术展开研究。该研究旨在帮助人们预防因生活习惯引起的病症,同时希望能够将商业与疾病预防相结合。 此外,日本各大IT相关公司看到基因相关领域的前景,也开始纷纷进军基因分析等医疗相关领域。例如日本雅虎和DeNA就已计划进军基因检测行业。 日本NHK电视台评论称,在基因领域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企业应当在追求自身事业发展的同时,慎重管理用户信息,正确对其进行商业利用。(.环.球.网)
基因检测产业规模达200亿美元 华大基因拟上市的消息,再度引发A股市场对基因检测行业的热情与兴趣。基因检测行业将带来人类健康预防与疾病治疗的革命,发展空间巨大,但现在整个行业无论是技术、服务还是政府监管均处于发展初期。 根据Illumina的测算,基因测序的市场规模有200亿美元左右。分析人士称,2015年基因测序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A股相关概念值得关注。 自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首次实现人类基因组的全测序以后,遗传学(基因的研究)和基因组学(基因组的研究)均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过去十年中,基因分析已经从学术界一个小众的研究领域,逐步发展为推动临床诊断技术历史性革新的关键力量和新一代个性化药物研发的决速步骤。 2014年初,基因测序巨头Illumina公司在J.P. Morgan 医药健康投资年会上宣布,借助其最新开发的测序平台HiSeq X Ten,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成本已经降到$1000以下,此项技术的突破被认为是行业发展的里程碑,这让基因组测序大面积进入学术研究,药物研发,临床诊断以及个性化医疗领域成为可能。 $1000的全基因组测序引起了美国和欧洲医药行业的轰动,随后的四个月里,高校科研机构,药企巨头们,器械大佬们,政策方,第三方独立诊断实验室,CRO甚至多家IT公司都纷纷在战略上有所举动,通过合作,加盟和并购的方式,试图开展或加深在基因检测领域的布局。我们认为基因检测,尤其是二代基因测序技术颠覆整个医药行业的时机已经到来。 朝阳产业欣欣向荣 市场规模达200亿美元 据了解,国内公司基因检测服务以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为主,2013年市场规模仅为10亿元左右。2014年2月中国食药监总局(CFDA)与国家卫计委叫停基因检测业务后,3月份启动试点单位申报。各龙头公司现处于向CFDA申报批文的阶段,短期对这些公司的业务收入必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但行业长期发展有潜力。 根据Illumina的测算,基因测序的市场规模有200亿美元左右。其中,肿瘤学120亿美元、生命科学50亿美元(包括生命科学工具、复杂病症,农业基因以及影响因子和宏基因组)、生育和基因健康20亿美元(孕妇和新生儿童的检测,以及基因健康)、其他应用10亿美元。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技术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任鲁风表示,目前国际市场上的基因测序机构蜂拥而至,试图进入中国市场。他判断,2015年基因测序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达安基因首席科学家邓杏飞介绍,基因测序的市场空间2011年约为8.42亿美元,预计今后市场份额将以每年23%左右的速度增长,2016年可达到每年23.43亿美元左右。 相关产业链及对应A股公司: 基因测序产业链,上游为测序仪器和试剂供应商,中间为基因检测服务提供商,下游对象为医院,药企,科研机构和病人本身。目前测序仪和核心试剂相关技术为外企垄断,国内企业多为检测服务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核心的环节: 与上游供应商的关系:国内基因检测服务提供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上游仪器和试剂供应商依赖严重,绝大部分国内公司不具备自行研发测序仪和核心试剂的能力,因此能否与上游供应商形成长期稳定的共盈关系变得非常重要。境外市场,Illumina和Life Tech两家仪器供应商已开始通过并购等方式向下游延伸,与下游服务型企业形成直接竞争;境内市场目前暂无这类动向,考虑到外资企业在服务领域并不具备优势,短期内国内基因检测公司仍可与外资仪器供应商共赢。值得注意的是,华大基因于2012年收购了Complete Genomics,后者为一家基因测序仪开发公司,望借此逐步摆脱对Illumina的依赖。 临床检测资质的获取:CFDA年初叫停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随后打开试点申报标志着行业开始进入规范化,在技术平台和需求都已具备在的情况下,能否尽早拿到资质成为能否领跑国内测序服务行业的关键之一。 疾病基因组数据库的建立:对于测序服务类企业来说,测序结果的解读是业务流程中最大的壁垒,数据解读的准确度和样本量直接相关,是否拥有企业自身的疾病基因组数据库,能否积累足够的样本量,构建自己的IT平台提高解读准确度是拉开测序服务企业差距的关键之一。 销售模式,医院的覆盖:基因测序服务和临床关系紧密,如产前筛查,癌症筛查,叫停前国内公司样本来源主要由医院相应科室提供,相应的专科医院更被称为“兵家必争之地”。伴侣检测方面,药企靶向药和检测公司伴侣检测合作推广的模式在国外已有先例。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构建与医院,体检公司,独立实验室,药企等的合作关系是抢占市场份额的核心。 国内相关公司: 上游:国内包括华大基因(2013年收购美国测序公司CG,测序仪命名为BGISEQ,目前正向CFDA申请注册)、贝瑞和康(与Illumina联手生产测序仪)、达安基因(与lifetech合作启动基因测序分子诊断项目,合作的IonProton测序平台目前已获得国家受理号)、紫鑫药业(与中科院基因组所合作自主研发测序平台)。 中游:国内尚未相应的自主研发药物上市 下游:国内的标的主要迪安诊断(300244)和达安基因(002030)。(.证.券.时.报.网)
海通证券:基因检测再起风云! 核心观点 基因检测再起风云!上周纳斯达克一家名为TrovaGene的公司表现抢眼,周累计涨幅34%,期间一度超过50%。TrovaGene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的医疗技术研发公司,目前主要研发的技术是在尿样中提取DNA和RNA以检测癌症的基因突变和传染疾病。本周公司大涨正是因为其在25日参加西雅图国际乳头瘤病毒会议时发布了两项研究结果,并引发资本市场关注。其中一项报告详细介绍了公司的HR-HPV以尿液为基础的无细胞DNA检测法,测试效果明显优于市售的HPV筛查试验和巴氏涂片。 根据公司二季度报告,在经历多年的研发阶段后,公司可能会在近期大规模启动医疗诊断平台的商业化运作。公司目前研发的精密癌症检测监控平台除了为患者提供标准的医疗护理,同时还将提供更为重要的医疗信息,并通过预先检测和定量技术来帮助癌症患者更好的改善其疾病管理。目前公司已与两个全球领先的癌症中心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以进一步检测公司研发的癌症检测平台的实际运行效果。截止2014年二季度,公司诊断技术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跨学科临床共识指南》首次引用了公司的分子诊断技术,权威期刊《Oncotarget》也发布了公司相关技术的临床检验数据。同时,在2014年的AACR年会上,公司宣布自主研发的分子诊断检测平台在监控BRAFV600E型基因突变具有突出的能力,并引起市场诸多关注。目前国内基因检测相关的公司主要有达安基因、华大基因、千山药机等。 一周美股回顾:上周全球市场维持强势,最新公布的美国房地产、就业和消费数据均暗示美国经济复苏良好,一定程度抵消了俄乌局势的恶化冲击,受此影响,上周主要发达市场均小幅走强。美国股市方面,上周标普500和纳斯达克分别上涨0.75%和0.92%,行业表现上,生物科技领涨,互联网、运输行业表现不佳。 一周港股及中概:香港市场,上周恒生指数下跌1.47%,恒生国企指数下跌0.86%,公用事业、消费者服务业、原材料跌幅居前,电讯业、能源行业相对较优。中概股方面,上为集团、汉广厦房地产、中国汽车物流上周涨幅居前。 热点跟踪:①苹果公司向外界发出邀请函,将在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1点举行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的主角极有可能是iPhone6及iWatch智能手表。②谷歌称正在研发可自己飞行并运送商品的无人机,但这一名为“翼计划”(ProjectWing)的项目仍需要进行多年研发。③Facebook已与一家营销公司合作开发一款名为“MentionBox”的平板电脑,能帮助明星与Facebook上的粉丝直接建立联系,并计划在艾美奖等大型活动上向明星们提供这款平板电脑。 风险提示 相关公司技术推进不及预期。(海通证券)
基因测序板块10大概念股价值解析 个股点评: 荣之联:业绩持续稳定增长,外延扩张值得期待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符健 日期:2014-10-27 事项:公司发布2014年前三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9.52亿元,同比增长30.8%;净利润7238万元,同比增长7.5%;每股收益0.20元(按最新股本摊薄);每股净资产3.62元。同时,公司发布2014年度预期,预计全年实现净利13812-16265万元,同比增长20%-50%。 平安观点 营收净利稳定增长,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公司主营业务稳定增长,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30.7%。营收增长主要系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所致。新增的车联网平台开发业务预计将为公司带来持续稳定收入。此外,公司购买泰和佳通100%股权已完成资产过户,预计第四季度将合并部分业绩,实现全年净利预期是大概率事件。 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随着未来公司深度布局车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等业务领域,高附加值业务比重将逐步提升,我们预计毛利率将长期处于上升通道。 公司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上升1.04和7.8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的上升主要受公司合并报表的影响。此外,研发投入、募投项目结项、无形资产摊销、新股权激励费用的增加也导致管理费用有较大幅度的上升。随着公司并表的完成以及公司精细化、自动化管理的推进,预计未来公司期间费用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内生外延双驱动,业绩高成长可期 公司秉承内生外延双举措发展战略,外延动作频频。12年上市以来,已先后实施了9起并购。一方面,通过收购垂直行业龙头企业以完善公司产业链布局;另一方面,不断寻找新兴行业优势企业,前瞻布局蓝海市场。前者以近期收购的泰和佳通为例,公司业务延伸至移动通讯领域,并与公司现有业务形成协同效应;后者以控股车网互联为代表,打开车联网新兴成长空间。 公司下游行业已包括电信,金融,生物等六大行业,更开拓车联网、智慧城市、云计算等新领域。上半年,公司车载信息终端业务已开始实现盈利,未来预计将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的大幅提高。同时,公司智慧城市业务进展顺利,今年已与四平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预计将持续有订单落地。业绩高成长可期。 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36元 暂不考虑外延式扩张影响,我们预计公司14-16年EPS分别为0.43、0.62和0.94元。公司前瞻布局车联网、智慧城市、云计算等新兴领域,业绩成长空间广阔。此外,未来进一步外延整合可能成为公司股价重要催化剂,我们预计公司股价将存在一步的上涨空间。因而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36元。 风险提示:技术变革风险、收购整合风险、人才流失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