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亮点前瞻:新常态、一带一路将成“题眼”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成为近期焦点。作为规格最高的经济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据官方人士预测,此次会议总体架构将更为宏大,不仅将首次阐述和部署“新常态”下的经济政策和改革思路,同时还将落实“一带一路”等重大经济战略,具有重要的“节点”性质。
“新常态”下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夕,中央政治局会议已发出值得关注的信号。12月5日旨在分析研究2015年经济工作的会议上,战略新兴行业“支撑”地位等领域的提法,与2012、2013年同期会议相比出现明显变化。而在明年的具体政策上,经济增长目标或大概率下调,混合所有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都将进一步提速。
前瞻一: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
年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年因为改革和新常态被赋予特殊的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当下描述中国经济绕不过去的词汇就是“新常态”,这也是今年经济工作会议区别往年的最大特点。
今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7月29日,习近平在和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上再提“新常态”。在今年APEC会议上,习近平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的含义: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他进一步指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2月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15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首次提出——“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如何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就备受瞩目。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新常态下的“第二年”,改革将从2014 年的方案准备期迈入2015 年的落地攻坚期。分析认为,与往年相比,新常态概念提出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更加关注产业结构的调整、体制改革深化,更加关注如何扩大内需,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
前瞻二:GDP目标或下调为7%左右
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下,明年经济增长目标是否会进行下调?
随着官方释放信号的不断增加,机构多将明年的GDP预测值从7.5%左右下调至7%左右,为改革留出空间。一名官方智囊人士称,国际上对经济增长的高速和中高速并没有明显界限,但从国际经验来看,若明年经济目标定于7%,也绝对符合中高速的标准。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王一鸣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减慢,同时也在消化过去高速增长时期积累的矛盾,包括压产能,去杠杆,挤泡沫。“在这个阶段,我们对速度不要预期值过高,可以把增长速度的底线目标适度下调,给结构调整和改革更大的空间。”
事实上,早在制定“十二五”中长期发展目标时,就充分进行了增速测算: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番的目标,只要7%的增速就够了。
不过,GDP增速等细化目标一般要等到次年“两会”才会正式公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要负责对下一年经济工作做出“原则性”的安排。过去10年内,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曾调整过两次,2005年由7%上调至8%,2012年则被下调至7.5%,2014年增长目标则定为7.5%左右。
前瞻三:“一带一路”有望成重头戏
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经济空间格局的优化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关键议题。
今年,一些重大的区域发展战略备受关注。有分析认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一带一路”将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头戏”之一。
去年年底,“一带一路”的概念已经写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一带一路”正在从概念向实实在在的项目转移。11月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专门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11月8日,习近平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
在12月5日点题“一带一路”战略的当天,政治局就围绕着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进行集体学习。
习近平要求,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建自由贸易区,使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更加紧密、往来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
而国内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也被政治局列为来年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刘元春表示,从“一带一路”到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这两个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中国高层的区域发展战略在2015年料将全面落实铺开。
前瞻四:着重发展新动力
今年,投资增速和出口增速在放慢,而科技投入、服务业发展在加快。多位专家分析,寻找发展新动力,将成为新一年中央经济工作讨论的主题之一。
根据12月5日中央政治局的会议精神,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促进大众创业、大众创新,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
数据显示,在国民经济的各类产业中,服务业比重在2013年首度超过工业所占比重:当年服务业占比达46.1%,比第二产业比重高出2.2个百分点,这一趋势在今年亦得到延续并且强化。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曾表示,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正由原来的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这种趋势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就业以及各方面带来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至于另一起支撑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发改委2013年2月公布的这类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7大重点领域。
习近平在今年11月出席APEC领导人峰会阐述新常态时表示,(中国2014年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为12.3%和11.1%,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预计,上述7大产业增加值2015年将占GDP的8%,而 “十三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围绕抢占国际产业制高点来考虑。
前瞻四:“宽财政”继续搭配“稳货币”
伴随近期央行宣布降息,市场对明年货币政策有了更强烈的预期。而基于政治局会议释放的“稳健”信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所宏观室主任张斌表示,从目前的PMI和出口订单指数看,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仍很慢,预期中国仍会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但在具体操作上,可能会有局部定向调整。
中国社科院财经院院长高培勇认为,2015年将是宏观经济政策连续第五年实施“积极稳健配”,虽然政策名称不变,但在经济新常态下,实际内容将会有所变化,如财政政策要在如何更积极有效上发力,同时也要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重大改革进展。
一位接近决策层的经济学家认为,整个“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复苏态势不断出现反复,货币政策在平衡社会流动性和物价中,需要保持稳健,过于激进和保守都不适宜。
事实上,2011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四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中金研报预测,政策基调将延续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表述。财政政策在边际上将较今年宽松,预计财政赤字1.5 万亿以上,比今年增加2000亿-3000亿左右。货币政策方面,降低融资成本是主要工作,明年M2预期目标可能将定在13%左右,与2014年目标大致相同。
前瞻五:标志性改革将陆续推出
除了定调宏观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将对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作出部署。
政治局会议已将2015年定义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要求“狠抓攻坚改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也明确要求抓紧制定2015年改革的要点,特别是要提出一些起标志性、关联性作用的改革举措。
目前,存款保险、不动产登记条例、居住证管理办法等已在公开征求意见。在专家看来,明年金融改革、户籍改革、土地改革、国企改革、价格改革等有望获得重点推进。
专家预计,明年存款保险制度将正式推出,金融改革步伐将加快;在通缩压力加剧的背景下,价格改革将加速,可能进一步放松对能源、公用事业价格的调控;房地产下滑将加剧国企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困境,从而倒逼国企改革步伐加快。此外,预计还将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户籍改革和包括农地流转在内的农村改革,以扩大内需。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表示,2014年中国重点领域改革步伐加快,改革广度空前。接下来,政府自身改革的“开场戏”将逐步转变为市场体制完善的“改革正戏”。(徐曼曼 综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