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OPEC)上周四决定维持3000万桶的总产量目标不变,油价使得2011年来最大跌幅。MediBank中国区总代理温州国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张长旺分析表示:OPEC会做出维持3000万桶的总产量目标不变是由于非OPEC国家的产油量增多,OPEC在最近几年的影响力的确较以前有所下降。该决定应该是OPEC在审时度势之后做出的一个最终价格策略。一方面,这跟“囚徒困境”很类似,因为各方相互之间并不完全信任,会产生对诸如“我减产了但你增产”等问题的担忧。另一方面,目前的油价实际上还未低至让OPEC无法忍受的状态。这个从上周四OPEC发布的官方公告中也可以看到,他们目前的措辞为“整个市场比较舒适的供应”。这就意味着,他们认为还未到达需要使成员国全面大幅减产的程度。同时表示会继续观察油价走势。
此外OPEC的这一决定与政治也是有一定的关系,但与利益相比,显然后者更重要。因为如果单纯地从政治的角度来做出不减产决定的话,代价太大。具体来看,目前全球经济并没有倒退很多,而且大部分国家都处于经济大幅复苏阶段,在新能源还无法完全替代传统能源的时候,对于原油的需求并不会大幅减少。从这种意义上来说,OPEC不减产也是为了维持住其市场份额。最终还要需要看不减产的决定会持续多长时间。如果60-70美元/桶的价格持续1-2年,美国页岩油气投资就会受到较大影响;但如果只持续几个月,对页岩油气投资的影响则不大,该类公司也一般不会做出大的价格调整。不过,维持1-2年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为OPEC最终或许未来的一个时间段还是会考虑减产的。
作为MediBank首席分析师张长旺提醒MediBank广大投资者,石油现属于国家之间的金融战,是美国和欧盟制裁俄罗斯的手段,而俄罗斯总统普京必要时会采取应对措施,不能客观的单从技术角度去分析。
从直观角度来看;中国是石油进口大国,油价下跌中国在原油进口的花费上将减少,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件好事.从消费角度来讲,原油消耗无处不在,它已渗透到了日常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当成本降下来后,也会带动如煤炭、铁矿石和黄金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下降。将为我国进一步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适时推出相关财税政策,并加快能源市场体系改革提供有利条件。
总体对中国来讲,更多的影响是有利的。能源成本下降并有助于控制通货膨胀,经济成本降低,有利于能源价格改革。这些对于能源进口国来说都是类似的。对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来讲,他们的业绩会受到影响,但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能从更长期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中国很早就开始了石油战略储备计划,而现在的低油价正好给中国石油(行情,问诊)储备带来了建仓机会。对于国内低产、低效的老油田,或许可以考虑暂时休整,对设备技术等进行提升,对工人进行培训。但我个人认为这一决定实际上不会维持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