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铭德:为什么降息不等于政策宽松_股市名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顾铭德:为什么降息不等于政策宽松

加入日期:2014-11-29 9:54:14

  央行负责人在解答此次降息意义时,强调降息不等于货币政策转向,稳健货币政策取向不变。这是权威解答。为什么在国务院各部门频频出手,微调、定向、局部调控时,仍要强调这不等于政策宽松?笔者理解为,关键是对目前经济增长率,房价走势的总体判断。目前公布的前三季度GDP增长率和各地房价的环比、同比价格,如果判断为“合理的区间”,那么政策当然不需要转变,只要定向,局部就行。如果把目前的经济形势与2008年冬季相提并论,认为中国会发生严重衰退,危机边缘,那当然需要货币政策急转弯,出重拳。
  问题在于,衡量标准是什么?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率合理区间的标准,不是增长率本身,而是在这个增长率前提下的就业状况、物业水平、居民收入和企业税收状况等。其中,各国最为重视的是就业指标。美国等西方国家甚至把就业指标作为货币政策首要参照指标。所以,同样是GDP7%左右的增长率,在2008年冬季时,出现了大量民工返乡潮,就业状况恶化,由此催发当时货币政策的转向。今天,GDP增长率虽然下行,但是全国没有出现大规模民工返乡潮,全国就业指标提前完成,失业率稳定,居民、企业收入等各项指标稳定。这说明经济增长潜力发生变化。今天的7%增长率就已经达到各项资源能够提供的正常水平。所以,央行对经济总状况的判断是合理区间,完全有道理。这是货币政策目前不转变的主要理由。
  当然,货币政策不转变并不是不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目前,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就是个突出问题,利率市场化改革也需要向前推进,这次降息,一方面缓解企业融资贵问题,另一方面推动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至于这是不是宽松了,从利率降低本身来讲,有利于融资者借贷,有利于货币乘数效应,有利于货币供应量的扩大。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客观对货币政策效果来讲,是一种宽松。只不过这种宽松是在大前提货币政策稳健的框架之内。如果央行继价格型手段之后,再继续直接用数量型手段,如降准备金率等手段,直接扩大货币量供给,那就意味货币政策大框架转变的问题。如果那样,中国宏观经济的判断应该也将随之变化。目前,我们还需等待,下一步经济、金融及房价新的数据。降息了,是不是迎来降息周期?这种判断和结论都为时过早。
  中国特色之一就是变化太快。年初的时候,媒体还在担忧房价上涨太快,抑制难。到了三季度,对担心房价崩溃,到了四季度左右为难不知如何判断。所以,作为宏观调控最关键是货币政策,不能随便改变。定力是关键。

编辑: 来源:□.顾.铭.德.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