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明:沪港通之意不在股市 在乎更久远的未来_股市名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梁海明:沪港通之意不在股市 在乎更久远的未来

加入日期:2014-11-28 9:16:41

  沪港通自11月17日开通以来,沪港两地股市表现较为平淡,令不少股民产生失望之感。然而在更深层次来说,沪港通的意义其实并不只是要抬升股市上涨,而是要推动内地一系列金融、国企改革,以及帮助香港巩固、发展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
  沪港通运行10个交易日,成交额、额度占用每况愈下,港股通更是成交寥寥,表现确实有些不如人意。之所以出现这种趋冷的情况,一是港股已被炒高,加上对港股市场仍比较陌生,因此内地机构投资者并未大举投资港股,而是暂持观望态度;二是由于中国经济数据的强弱是外资流入A股市场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而中国日前公布的部分经济数据并不亮丽,也令外资暂时却步。
  然而,政策红利的发酵需要过程和时间累积,对于沪港通短期表现不必过度解读,沪港通对中国内地、香港皆意义重大。
  沪港通对于内地深层次的意义至少有三个,其中首要的是推动A股市场深化改革。沪港通可以让国际投资者参与到A股市场的交易,此举不但可以激发A股市场的活力,改善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更重要的是,A股市场还能通过引进国际市场上对公司管治、监管水平等更高的要求和准则,以此促进整个市场成熟、健康和稳步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其二,沪港通可推进央企、国企改革。在A股市场仍存在不少痼疾,美国市场又常有针对中国上市企业行动的情况下,央企、国企要进行市场化改革,以及伴随市场化改革而来的大规模集资行动,必须寻求更佳的集资地点。沪港通开通之后,香港成为其必然之选,可让香港成为国际投资者直接投资A股的唯一跳板,有助于吸引早已垂涎中国高速发展带来资本红利的国际资金更多聚集在香港,加上内地投资者通过沪港通到达香港的资金,要解决伴随央企、国企改革而来的大量集资问题自然就水到渠成。
  其三,沪港通可促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发展。人民币要国际化,必须完成从贸易货币走向投资货币再到储备货币的三部曲。沪港通开通之后,进入A股市场投资的资金是使用人民币,到港股市场投资的资金也是使用人民币,这无疑使人民币从过去的贸易结算货币,蜕变成为国际金融舞台上真正的投资货币。只有人民币成为大规模的投资货币之后,才有可能最终到达作为储备货币的目标,届时人民币才会成为与中国在世界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国际性货币。
  沪港通对于香港也有重大的意义。沪港通开通之后,一方面可以令香港的人民币离岸业务进一步扩展至资本市场,有助于发展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另一方面则是中外投资者的资金通过沪港通 “停泊”在香港之后,壮大香港人民币的资金池,更可大步推动香港发展为亚太区域内财富管理中心。这不但能为海外民众尤其是内地民众积累和继续增加财富开辟新出路,更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香港作为世界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因此,我们无须纠结于沪港通开通初期沪港两地股市的表现,更应该着眼于沪港通对内地、香港的更深层次意义。随着未来内地的一系列改革成功,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发展和巩固,无论是对A股市场,还是对港股市场,都是长期利好因素。
  (作者为香港经济学者、盘古智库研究员)(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 来源:□.梁.海.明《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