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27日电(记者郑昕)财政部网站显示,今年1月-10月累计全国财政支出11354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510亿元,完成预算的74.2%。这就意味着目前还有近4万亿元的财政预算没有花掉。值得关注的是,各地突击花钱已是多年的顽疾,对此,应当通过法治手段堵住“不花白不花”的制度设计漏洞。
年底突击花钱是个老问题,这一现象几乎年年出现的原因是,如果地方或单位当年的财政预算没有用完,剩余资金就作为结余资金上缴,甚至还可能影响来年再“要钱”。
根据预算法,地方政府一般不得编制赤字预算,每年结余则直接上缴。一些地方就存在“不花白不花”甚至是“不花也要花”的心态。一些政府部门或单位变着法子、巧立名目也会把钱花完,给铺张浪费和违规操作提供了空间。
财政部曾在2012年底专门发文,严禁岁末年初突击花钱滥用公款,坚决制止各种乱花钱和突击花钱行为、严禁用公款购买烟酒礼品、严禁以各种名义滥发津贴、补贴、奖金、实物等。
把“年底突击花钱”当作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一些部门“反四风”的成效。因此,有关部门应严查突击花钱,尤其是结合防止“四风”反弹盯紧闸门,让红线通上电,让纳税人的钱花在刀刃上。
要从根本上解决突击花钱问题,最终要落实到法治层面,以加强立法来完善预算编制制度,改善以收定支、收支挂钩的财政体制,细化预算项目以及加强财政收支的透明度。对突击花钱者,要依法作出严肃处理,直至追究刑责。同时,各级人大要更多发挥监督作用,进一步加强对财政收支体制的监管。
作者:郑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