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铭,财经专栏作家
没有市场预期中的火爆,沪港通开闸的前几个交易日迎来了“高开低走”行情,并且北上与南下资金呈现出较大的差额。与之相对应的,沪港通开始交易,沪深股市也没有因之走高,同样出现高开低走。有人认为这是“见光死”,但看好者也不乏其人。笔者以为,沪港通开闸功在长远,无须争论一时之得失。
11月17日当天,沪股通130亿元的额度在短短的三个小时内就被用尽,而港股通使用额度则为17.67亿元,只占其105亿元额度的16.83%。此后的两个交易日,无论沪股通还是港股通,其使用额度均急剧下降。18日与19日,沪股通使用额度分别下降为81.55亿元、26.2亿元,港股通则下降为8亿元、2.53亿元。与首日相比不仅冰火两重天,投资者对沪股通与港股通的态度亦是冰火两重天。
今年7月份以来股市开始反弹,固然有人心思涨的因素,但沪港通显然是诱因。投资者对沪港通寄予了太大又太多的希望,一方面希望沪港通能为A股带来更多资金加盟,另一方面又希望沪港通的开闸能催生一轮牛市行情。事实上,对于沪港通能引入多少资金,市场上有“万亿说”,也有七八万亿美元的说法。然而,从前三个交易日看,沪港通虽然能为A股带来增量资金,但远远不及市场的预期。
沪港通开闸后出现如此大的落差,其实并非没有原因。沪股通之所以更受捧,主要由于A股蓝筹股估值水平较低,对大资金有吸引力;港股通受冷落,则由于监管部门设置了50万元的门槛,也把更多中小投资者挡在港股通的大门之外。此外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目前A股市场的财富效应明显强于香港市场,导致境外资金热衷于A股,境内资金更多对港股持观望态度。
沪港通从开闸的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沪股通首日的惊艳表演,凸显出市场“脉冲”式的热情,但其终究会归于平淡,因此,市场对于沪港通开闸后出现“见光死”,根本不应感到大惊小怪,这既是市场的一种理性表达,更是资本的理性表现。
沪港通开闸的意义,不在于其能为A股带来多少资金,也不在于真的能催生一轮牛市行情。鉴于资本的逐利性,如果今后港股市场表现更好,沪港通会表现出资金的净流出。即使沪港通能催生一轮牛市行情,但也会有牛尽熊来之时。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能以功利性的眼光看待沪港通,而应该投以功效性的眼光。
香港市场相对成熟,与之相比目前A股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既是A股的现实,亦是我们应该努力的一大方向。沪港通目前处于试点阶段,今后更多沪市股票与港股股票纳入试点标的是可期的。随着沪港通试点的成功,深港通试点开闸亦在预料之中。最终,沪港通与深港通的“共振”,必然产生A股市场与香港市场的互联互通。这既是市场发展的趋势,亦将是沪港通开闸的成果。
不仅如此,沪港通的开闸试点,也为我们学习与借鉴香港市场在制度建设、市场监管、打击违规行为以及投资者保护方面提供了直接面对的机会。此外,港股市场的“投资市”与A股的“投机市”的碰撞,最终必然会产生价值投资的火花。而所有这一切,都将有利于A股市场真正逐步走向成熟。(博客:曹中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