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好戏在后面 贺宛男:三大猜想 谢百三:散户神话_股市名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水皮:好戏在后面 贺宛男:三大猜想 谢百三:散户神话

加入日期:2014-11-22 10:29:32

  导读:
  顾铭德:沪港通真正的意义在哪?
  徐一钉:中国梦下的股市使命与历史机遇
  贺宛男:关于注册制的三大猜想
  陈实:未来的战略及主题投资机会在哪里
  郭施亮:注册制来袭垃圾股将一文不值
  李志林:三重压力考验了牛市成色
  谢百三:一个成功散户的真实神话
  水皮杂谈:沪港通之后是深港通 好戏还在后面

  顾铭德:沪港通真正的意义在哪?
  沪港通一周下来,两地交易所和两地投资者都大跌眼镜。原先指望对方投资者轰轰烈烈为本地上市股票大幅拉升、火一把的期望短期内落空。沪港通真正的意义,不仅对两地股价融合接近会有中长期影响,更重要的是,我国资本项目对外开放实实在在迈出了一大步。港交所负责人说得好,原来中国的QFII和QDII只是对外开了个窗,如今沪港通是开了一扇门。为了开这扇门,国家及管理部门准备筹划了多很多年。
  这是中国特殊的国情,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已经是前七位发达国家的总和。新兴国家中,无论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家,外汇储备及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都不如中国。但这些国家本币自由兑换的程度超过了中国。中国经济需要市场化,需要人民币国际化,需要资本项目的完全开放,境内居民兑换美元(5万)外币的额度及对外投资的限制应当逐年放松。但是,在中国每走一步,难度特别大。因为,管理层和广大居民有一种莫名的恐慌或担忧,一旦中国资本项目大门打开后,国内有钱人,不管合法还是非法,都会把钱逃出中国,同时,国外各类对冲基金会冲进中国,大肆炒作股票,房地产,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积累的成果被一扫而空。这种担忧的情绪使中国资本项目对外开放,市场经济的改革进程,远远落后中国已经具备的经济规模和防范风险的金融实力。今年6月份,中国的上证指数连新兴国家股票指数(MSCI)都没能进入,国际投资界还不认可中国市场经济的地位和格局。
  沪港通至少告诉我们,中国合法所得有钱人群体,并不是整天考虑如何把钱逃出国外。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真正钱能生钱的国家是中国。中国前三十年先富起来,然后出国希望挣更大钱的人,回首一望,国内原先比他们钱少的人更多,更大范围,更富有。这就是现实,是中国在崛起,是中国需要市场经济,需要人民币国际化,自由兑换,打通国内经济,过剩产能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从这点看,沪港通是跨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我们为之欢呼。沪港通至少还告诉我们,中国沪深股票价格总体水平,已经与国际接轨,甚至处在低端的水平。中国投资者没有必要害怕与国际股市打通后,股价会暴跌。相反,沪深股市由此会迈出真正的牛市。(金融投资报 顾铭德)



  徐一钉:“中国梦”下的股市使命与历史机遇
  股市将成为我国实现强国之路的战略支点,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这一格局下,未来两三年A股有望迎来新一轮历史性机遇。
  民族证券 徐一钉
  当前我们正处于“由大国走向真正强国的崛起”、实现“中国梦”这一历史大变革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未来两三年A股有望迎来新一轮历史性机遇。
  一、“化解潜在金融风险、为改革赢得时间”,是当前股市的使命。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前十年“投资+出口”模式推动的旧经济向“消费+科技创新”的新经济转型的历史转折点。转型中,原有经济模式极端发展带来的潜在金融系统风险正成为新经济转型成功与否的首要挑战。化解期间潜在的金融风险、为深化改革赢得时间,成为当前股市化解的迫切问题。
  在笔者看来,包括企业界杠杆率高企、政府背负巨额负债等,都需要经济转型,而经济转型需要时间,更需要资金。这些的关键则是需要股市,股市上涨以后,慢慢催生财富效应,扩大直接融资,化解上述问题,为改革赢得时间、为转型赢得时间,确保经济转型成功。
   二、十八届四中全会释放法治红利,助力中国经济成功升级,奠定长期走牛基础。
   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某种程度上说,《决定》将全面构建起我国现代司法改革的框架。
  法治化是经济转型成功的重要前提。从国际经验来看,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转型能否成功,能否避免拉美化,一个法治的、公平的、市场化的体制能否搭建将是关键。这也是市场关注四中全会,关注依法治国的大逻辑。随着依法治国下的中长期改革框架打开,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转型升级,为A股市场的长期走牛奠定经济基础。
  三、承接财富配置转移,股市已具备走好条件。
  展望未来,国内经济已不再能延续此前8%以上的速度增长,而大概率将在目前7.3%的水平上,甚至再度下行。但经济增速下行并不意味着股票市场不会走好;相反,我们对未来股市发展充满乐观。
  站在当前,A股即将迎来大量增量资金供给,有望推动一次历史性的投资机遇。巨额房地产投资资金将逐步退出寻其他投资标的,而股市显然是最可能的选择。与此同时,A股还将迎来更多的机构资金。据测算,我国包括基本养老金结存、公积金余留、社会保障基金、公共维修基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在内的可入市长期资金高达10.6万亿元。而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内股票市场也将更加国际化,将有更多海外资金进入。中长期趋势上,各方面因素都在推动社会投资资金向股票市场集中,A股已经具备了走牛的资金条件。
  四、战略需要+政策红利+资金推动,A股迎来历史性机会。
  在国家战略大局下,股市的战略地位将不断抬升。不论是积极推进自身的深化改革,如证券法的完善、注册制的推出、退市制度的修改;还是将其推向国际市场,如推出沪港通、扩大QFII与RQFII额度等,都可以看出政策正全力引导股市的长期健康发展。再加上社会资金的积极涌入,股票市场已经具备了“战略需要+政策红利+资金推动”的三大要素条件。由此,未来两、三年A股市场值得坚定看好,投资者有望迎来新一轮股票投资的历史性机会。
  五、坚定看好以航天军工为代表的国企蓝筹股。
  整体上看,近几年上证综指构筑起了大级别底部,今年7月,A股市场已经产生向上的重要拐点,中国股市第四次大轮回的上涨周期已经开启。一旦上证综指向上突破2480点,则向上空间被彻底打开,第一目标指向3000点。
  在“中国梦”的强国战略下,股市使命将包括以下方面:在经济方面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影响力和控制力——支持国企改革;在军事方面支持国家安全之核心——军工产业和信息安全的跨越式发展;在技术方面支持新型经济动力——战略新兴产业的成长。
  由此,国企蓝筹、航天军工、信息安全、医疗保健以及战略新兴产业中的新能源汽车、移动互联网、高端装备等板块将是未来股市的最大受益者。(金融投资报)


  贺宛男:关于注册制的三大猜想
  贺宛男
  注册制 一来,新股发行就会一拥而上,那是对市场,对亿万投资者的极不负责,相信管理层不会让此种情形发生。
  自本周三国务院常委会议明确提出要“抓紧出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以来,注册制就成了市场热点。有媒体甚至以“注册制如箭在弦”作题,预言“对于600余家仍在北京金融街富凯大厦门口苦苦排队等候的拟IPO企业而言,上市的曙光似乎已越来越近。”若600余家果真一起迎来“上市曙光”,二级市场岂不压塌?
  猜想一:注册制是否如箭在弦?
  本周三国务院常委会议就融资难、融资贵作出十条决定,其中第六条全文为:“抓紧出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取消股票发行的持续盈利条件,降低小微和创新型企业上市门槛。建立资本市场小额再融资快速机制,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这段话实际分三层意思:①、未上市公司股票发行(IPO)和上市,前提是修改证券法。一般分析,注册制真正实施,最快也得在2015年。②、已上市公司再融资。目前的再融资,从企业申报,到证监会批复,少则半年,长则一年以上。如今提出“快速机制”,这一点倒是能很快成行。③、股权众筹,那是更小额的融资方式,并不在沪深股市进行,与IPO注册制无关。
  猜想二:注册制是否不审?
  前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曾问:IPO不审行不行?如今,注册制来了,有人说,“郭问”终于有了答案。在笔者看来,注册制还是要审的,关键是审什么。就拿阿里巴巴来说,从今年3月16日宣布启动赴美上市事宜,5月提出申请材料。由于美国证监会SEC的质询,数次延迟IPO,仅招股说明书就改了三次。从改动中可以看到美国证监会质询(审)的要点,如盈利模式,将支付宝从阿里巴巴剥离事件,合伙人详细名单及具体选拔标准,等等。就连内地企业(包括已上市A股的企业)赴香港上市,联交所和香港证监会也决不是不闻不问,轻易注册了事的。我想这是金融属性使然,一笔几百万甚至几十万的贷款,银行都要反复审核,更何况是公众公司,向千万人募集资金!这里的“审”,不仅是交易所和证监会,还包括保荐承销机构、会计师、审计师、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前置审核,相信实行注册制后监管部门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将更严厉。
  猜想三:注册制前后要不要新老划断?
  鉴于现在有600多家拟上市企业在那儿排队,而按照今年的速度,2015年前肯定上不完。有人提出新老划断,即已经排队的仍实行审核制,新来的再施行注册制。法律是严肃的,既然规定注册制从某年某月某日起施行,怎么可能今天发行的股票是审核制出来的,明天发行的又是注册制出来的,那不乱套了吗?以笔者的观察,目前虽然排队600多家,可上会的并不多。以今年5月新一届发审委成立后为例,最多的9月上会20家(4家未通过),最少的6月才上会9家(1家未通过),基本上上个月过会这个月就能发行消化掉。而不像前两年,发审委天天开会,一个月上会三四十家。这实际上意味着,已过会的(除非另有“会后事项“)照目前的审核制做,未过会的(哪怕你排了两三年队),就等新的法律法规吧。
  要言之,注册制确是新股发行的重大改革。但注册制一来,新股发行就会一拥而上,或者为了让600多家排队者尽快赶在注册制前匆忙发完,就人为提速,那是对市场,对亿万投资者的极不负责,相信管理层也不会让此种情形发生。


  陈实:未来的战略及主题投资机会在哪里
  陈实
  本周是A股市场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周,沪港通的正式开启,使上海股市和香港股市的投资互通,标志着A股国际化进程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其对A股的影响巨大,主要表现在:第一,股市交易规则、监管制度逐步向国际化股市接轨;第二,股市估值及定位逐步向国际市场接轨;第三,投资理念逐步向国际股市接轨。这几大接轨,将极大的推动中国股市的规范化和国际化,使中国股市越来越成为一个更为开放和有效的成熟市场。故从长远来看,沪港通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资金可自由在两市流动,而更重要的是将推动股市的规范和发展。
  具体来讲,沪港通对蓝筹股和小盘绩差股的影响深远。中国股市经过数年熊市后,部分蓝筹股估值和分红率都优于国际股市,但因为股本大等原因,一直难以上涨到合理价位。另一方面,绩差小盘股却估值高企,积聚了巨大的风险。沪港通之后,这种格局必将逐步改变,股本大小和题材将不再是选股的标准,价值和真正的成长才是投资王道。如果目前仍看不清这个大格局的变化,未来必将被股市淘汰。
  所以,本周一蓝筹股和大盘高开低走后,我们相信不过是暂时的震荡。实质是利好兑现后的借机回吐,毕竟利好已经提前开始预热和炒作。但将那些旧有理念的投资人清洗之后,真正的价值及成长的投资人一定会继续介入并中长期持有。
  从周五券商、保险及银行股的强势看,机构投资者再次大举介入。这些主流蓝筹的上涨动力包括价值回归及成长红利,保险和银行股属于价值回归,券商股属于成长推动,股价走牛或许才刚刚开始。
  由此来看大盘,既然权重蓝筹股行情才开始,那么大盘也必然再创新高并中长期看好。我们在前期曾分析认为,上证指数已经步入全面牛市第一波的主升段,沪港通其实打乱了市场的内在上涨节奏,那么在短期扰动之后,主升段行情仍将继续。
  在投资策略及仓位配置上,券商、保险、银行这三大主流蓝筹股应该是重要选择标的,无论是大资金还是个人投资,这都是最具有确定性收益的战略性品种。除此之外,值得战略性配置的板块还有医药、消费等价值股。
  成长无疑是另一条投资主线。目前牵涉面最广、最具有市场炒作魅力的主题投资仍是国企改革,此外迪士尼、核电、高送转等题材炒作也将继续。国企改革的机会众多,特别是具有重组潜力的股票需要潜伏,并中线持有。最具有确定性回报的当属迪士尼收益板块,中方的四大股东分别是陆家嘴集团(持股45%)、锦江国际(持股25%)、上海文广(持股20%)、百联集团(持股10%),这才是最正宗的迪士尼概念,旗下相关公司都值得关注。近期以陆家嘴为龙头的迪士尼概念的炒作是第一波行情,调整后中线上涨是大概率事件。下周,东方明珠百视通重组后将复牌,上海本地股必将热闹非凡,故上海本地股中的成长性机会众多,值得重点关注。(作者介绍:陈实,资深证券专家,中国证监会首批证券咨询执业资格获得者,长期发布诚实基金投资报告)


  郭施亮:注册制来袭垃圾股将一文不值
  财经评论员 郭施亮
  注册制的来袭,又将会对中国证券市场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呢?
  事实上,注册制的核心在于取消股票发行的持续盈利条件,降低中小企业的上市准入门槛。显然,与核准制相比,注册制虽然还会存在一定的准入条件,但是却较之前却大幅简化了上市的程序,同时也大幅降低了企业上市的准入门槛。换言之,注册制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制度,而其最终强调了市场的核心作用,让市场来决定企业的生死。对此,随着注册制的全面推进,我国证券市场长期存在的“股市不死鸟”神话有望得到打破。与此同时,在“优胜劣汰”的大环境下,垃圾股的“壳价值”将会大打折扣,甚至是一文不值。当然,在制度落实前期,或面临一系列的困难,而如何强化强制退市、严格信披等补充制度,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注册制度的推进效果。
  今年11月17日,是沪港通正式“通车”的重要日子。实际上,沪港通的“通车”就是为内地注册制度的全面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不仅在交易制度、交易时间上实现两地市场的相互融合,而且还会进一步强化市场的价值投资理念,进一步打击内地市场长期存在的垃圾股的恶意炒作之风。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沪港通“通车”及内地市场注册制度的全面推进,将会为内地市场带来深刻的变化。随着内地市场的交易制度、投资者结构等因素的不断完善,过去市场恶意炒作的行为也会得到遏制。届时,垃圾股或将会一文不值。


  李志林:三重压力考验了牛市成色
  李志林(忠言)博士
  在冲高2508点,有效征服了三年熊市的头部2444点和2478点之后,本周遇到了三大利空的冲击,大盘连跌4天。当人们忧心于2508点是否会成为头部时,周末大盘依然没有触及2444点,还报收在2478点之上(2486点),再度拉出了周阳线,直逼2500点。
  压力之一:11月期指交割。
  本月在大盘连创新高后,期指积累了22万手的仓位,多空分歧严重。直到周三晚,还有人据最新重大“利空”预测,本月交割可能会发生“踩踏多头”的事故。
  但是,由于几个月前,期交所已将原先多头开仓限600手,放宽到1200手,改变了空头一统天下的局面。加上市场对股市已进入牛市、明年股市预期能涨到3000点以上,所以,每逢指数回调,空头就见好就收,及时平仓。多头还不时展开反击。如周四下午期指就以最高点收盘。周五上午期指先于大盘反弹,沪深300指数涨21点,下午涨幅扩大到46点。
  可见,在牛市的氛围下,尽管大盘已接近2500点,但股指期货的巨量交割仍然没能让空头横行,现货惯性暴跌,而是向多头倾斜,体现了市场的牛市成色。
  压力之二:11只高发行价新股提前申购。
  本月的新股申购由往常的周三、周四,提前到下周的周一、二。这就使一月一度的期指交割和新购申购期股市的调整提前。
  又由于本次新股的发行价较高,媒体预测将锁定1.6万亿资金。因为,一般而言,大盘指数涨得越高,投资者申购新股的意愿就越强烈。所以,从上周四起,股市就开始下跌,连跌了5天。有机构甚至预言,大盘将会有200点的深幅回调。更加剧了市场的恐慌。
  但是,事实证明,此次新股申购对市场的冲击并不大,指数仅跌了50点左右。这是因为,许多机构在10月份2391点之前已经早早空仓,机构和大户在冲破2478点之后已普遍减仓,准备好了申购新股资金。中小散户该抛的都已经抛了。没抛的,在2450点以下,抛掉老股去打新股的积极性也不高。
  所以,近日盘面抽资的压力并不明显。周四两市成交量仅萎缩到1508亿和1438亿,比10月24日申购新股时的1143亿和1241亿,以及10月27日的1134亿和1240亿的大幅萎缩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观。周五两市成交量又上升到1978亿和1724亿,恢复了常态。
  可以说,本月新股申购期的二级市场的资金抽离,是6月份以来抽离程度最轻的,调整幅度最小的一次。还没等到下周一、二新股申购,本周五,四大指数就迫不及待地大涨了,表明越来越多的增量资金正跑步进场。
  压力之三:抓紧出台注册制改革方案的消息。
  周四一早,各媒体都发布了有关领导的“抓紧出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取消股票发行的持续盈利条件,降低小微和创新企业上升市槛”的讲话,导致了市场多次跳水。因为,这意味着创业板、中小板将放低门槛搞大扩容,对目前炒高的中小盘股,乃至整个市场的价值中枢,都将构成了极大的冲击。 但是,周五几大权威媒体解读:注册制的前提是修改证券法,全国人大必须进行“三读”程序。推算下来,此过程至少需3-6个月。即使证券法修改完毕,按规定,新法规通过后,还需有半年过渡期,方能实行。这样,实行注册制的最早时间是2015年年底。有多家机构还认为,未来推行的注册制,可能会先从创业板开始试点。于是,周四下午大盘就由跌转涨,周五大盘更是大涨,利空化解,便成利好。
   回到大盘。本周2486点的收盘,是7月22日以来的本轮行情第二高收盘价。截止周五,四大指数收2486点、8332点、7905点、1504点,均站立于五周均线2421点、8208点、7818点、1491点之上一段距离,呈现多头排列。
  周末证监会新闻发布会,出人意料地发布了一大利好:“不会在年底集中发行新股”、“未来几个月仍将按照前几个月的进度来发行”,足见管理层对目前的市场呵护有加,精心培育,期待牛市行情的升华。
  也就是说,在明年三月两会前后,每月发行新股均是11-12家。在我看来,这等于暗示投资者,本轮行情至少可做到明年春天。
  本周六,重组后的东方明珠将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与投资者交流会,由承销商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主持,董事长黎瑞刚作讲演。周五收盘后,正规媒体又有“东方明珠与迪斯尼加深合作”的新闻报道。
  可以相信,不久东方明珠百视通复牌后,股价必会连连飙升,一字涨停,将会带动上海国资改革概念股、迪斯尼概念股整体上扬,并带动传媒、影视、手游板块走强。其对新增资金的吸引和对大盘的拉动作用,以及促使个股行情的火爆,足以抵消周一周二新股申购的负面影响,继续震荡上行。当然,下周仍将是沪强深弱的局面。
  年末将近,投资者在控制仓位前提下,可大胆参与有外生成长性的个股行情!


  谢百三:一个成功散户的真实神话
  ——兼谈本周经济与股市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谢百三教授
  有一年年初,我突然收到一封从广州来的信,打开一看,原来是青年投资者石开寄来的。里面那厚厚的一叠交割单告诉了我关于一个中国散户的真实神话;一年多时间从4.8万元升值到40万元。我一页页翻着,极感兴趣,也极感慨,遂立即回电让他去找报社。希望报刊媒体能重视此事。不久,石开的故事就在报上炸开了;又是几年过去了,他又有了很多新故事。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几千万中小散户奋斗不息的身影。
  一、13个月时间从4.8万到40万
  石开是股市中一个地地道道的散户,从年头做到年末:牛市在做,熊市也做;一下子满仓吃进,一下子又满仓杀出。结果一年下来,成交量竟超过了1400多万元,为国家交税l0 万元;他的资金也从年初的48356元增值到同年5月19日的8万元,再到同年6月30日的15万元多一点,到第二年年2月的40万元。从4.8万元到40万元仅用了13个月的时间,这不能不说是股市中的一个神话。据了解,相当多股民中的中小散户不亏的只有15%,而石开第一年的收益率则竟是原始资本的8倍。这在牛短熊长的中国股市中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二、石开的风格:稳、准、狠、短、平、快
  石开是他的笔名,写文章时用上了,又被众多散户传开来,他自己觉得这个名字也很好。慢慢地,人们也就把他真名给忘了。
  石开九十年代毕业于湖南大学化工专业,到广东某研究所干了两年,然后辞职。他先是在台湾人办的公司做过进出口生意,后来又帮朋友推销过化工机械。直到1999年初他才决定全职炒股,因为他觉得自己性格不圆滑,不适宜做生意,同时他又希望能多赚点钱,以后全家移民新西兰。渐渐地,石开形成了自己的操作风格:稳、准、狠、短、平、快。
  三、石开的七点“秘诀”
  石开在炒股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学习、总结经验,最终抓住了市场跳动的脉搏,并总结出了七条操作策略。
  策略一,石开制定了“短,平,快”的投资战术。几乎每个交易日都有成交,资金快进快出,以快周转率换取资金规模扩张,追求资金效率的极限。一年下来,交易对账单居然有厚厚一摞,达二十页之多。
  策略二:把握板块轮涨节奏,紧跟强庄股。因为强庄股里是活钱,而这些钱最有进攻性。
  策略三:紧密跟盘,时刻关注个股异动,设立l0%的止损、止盈点。当他发现有些个股价量突然发生变化,庄家出逃迹象显现时,都会及时斩仓,避免被套牢。他一天在开盘的4个小时里精神高度集中。别人在弱市里往往心不在焉,打打扑克牌,织织毛衣,他却能在弱市里一边体会市况、总结经验,一边主动出击,结果反而赚的比牛市时候还多。
  策略四:利用技术分析结合个股的基本面,再用自己的一套方式分析、整合、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以此判别股票的质地是否优良。石开认为在选新股时,只看招股说明书是不够的,因为有些股票的上市包装是为了高定位而作的形象宣传,不足为信,所以还应观察它的新股定位、流通盘大小、有没有题材、上市第一天前半个小时的换手率、有无主力收集迹象,再与同一板块其他股票类比,综合起来选择。换手率在5%~20%的股票要重点关注。
  策略五:关注资金流向,挖掘成交量背后的秘密。石开认为必须密切留意资金的流向,尤其是要关心热钱,因为热钱是市场里最有活力的、投机的、敏锐的资金。
  策略六:实践“高效市场理论”。石开认为股价会及时反映公司变化,市场会揭示问题的实质。许多个股在利好、利空消息传出来之前,股价早就开始攀升或下跌,市场已经反映出即将公开的消息。石开提醒一般投资者,最好不要碰问题股,像那些ST的、惹官司的,他认为,散户很难搞清楚里面的奥秘。作为散户,信息获取一般是慢半拍的,可以依靠的东西很少。
   策略七,运用β、γ系数来判断个股投资风险大小,是否具有投资价值。β系数是个股与大盘的背离程度,在弱市和调整市中比较有用,但在牛市中却不大适用。
  【本周经济与股市]
  “沪港通”终于在本周粉墨登场,结果令人大失所望。其实这是很好理解的:港人进沪市,最差的结果就是用他的额度买固定收益证券;拿6-7%的利息也比香港几乎零利率为保险为好啊!同时他们炒炒A股的明星股也不比国内投资者差。而沪市投资者则接受前几次教训(B股开通;股指期货推出都见光死。)想静观其变;不见安全收益的不出手。
  此外管理层提出要加快搞“注册制”。并说要取消连续几年盈利的上市条件,降低小微企业进入股市的门槛。有人竟说,即使交易所对上市公司放弃审核,也不是利空;因为中介的责任性更重,搞投资银行的业务会更加自觉、严谨。这是自欺欺人的苍白解释。在现在中国的很多公司诚信度不高、证券市场法制不严的国情下,如很快搞注册制;对股市大势,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创业板的总体平均价格,肯定有重大冲击。试想中国有几千家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如果一千家注册上市一家就会有几万上市公司;70倍市盈率的中小上市公司,会不被冲击吗?中国股市仍有相当一部分公司股价高于美、欧、港、新加坡,中国有巨大的资金流,上市又要较严格审核,当然上市就涨。真搞注册制后,成千上万家公司上市,将使供求矛盾完全缓解下来,总体股价会向世界各成熟市场平均价格靠拢,向下滑下去。

本周股市总的感觉依然处于牛市状态。
  水皮杂谈:沪港通之后是深港通 好戏还在后面
  谁也不是诸葛亮。
  什么意思?
  就是既然事先没有说准,那么事后也没有必要找补什么,既然做不了事前的诸葛亮,那么事后的诸葛亮其实也没有多大的价值。
  沪港通是前所未有的事件。开始的热闹和之后的沉寂都是正常的,除非算命的先生,否则没有人能够预测到股市的下一步。尤其是中国股市的下一步,因为这本身就是非同寻常的市场。
  不过尽管反差极大,但是沪港通毕竟证实了市场不少的判断。
  判断之一是对外资的开放,对A股的需求大于港股的需求。第一天沪港通的沪股配额提前用完而港股配额仅是零头就已经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判断之二是一哄而上可能一哄而散。持续一周的交易,即便是沪股的交易量也呈现由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的急剧变化,从100多亿到不到10个亿,让人对于外资进入的持续性产生怀疑。
  判断之三是这是开始不是结束,是适应而不是抗拒,是量变而不是质变。机构资金进入A股,尤其是境外的机构资金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过程,换了你作决策也是如此。
  因此,没有什么可以悲观的。
  投资港股的资金被称为南下的资金,英文叫South bound,简称Sb,投资A股的资金被称之为北上的资金,英文叫做North bound,简称Nb,Nb战胜Sb是不是没什么可奇怪的?
  A股积重难返,上下皆有共识。
  沪港通开通之际,国务院常务会又通过了有关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10项政策,尽管回避了降息降准这些最直接有效的举措,但是调整银行存贷比的范围依然是放宽了银行贷款的基础,而其中更有三条与股市直接关联,一条是要求证监会加快推进注册制的发行改革,一条是明确要取消成长性企业上市持续盈利的限制,还有一条是进行股权众筹的试点。这三条对于A股而言影响一样是深远的,同时也是长期的,更是难以立竿见影的。因为注册制的推进以证券法修改为前提,现在证券法的修改尚没完成人大常委会的立项进程,而取消中小企业不盈利的门槛也需有相关的配套,股权众筹则更是属于创新工具并没有普遍适用性,但是这一切反过来恰恰说明,资本市场要在新常态下发挥作用,改进的空间是相当大的,否则,像阿里巴巴、京东、百度、腾讯就不可能在国内上市,甚至像万达这样的传统产业在A股也难以上市。而万达虽然是地产公司,但是从事的是商业地产,更何况目前已经转型文化地产,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属于国务院新界定的新型消费领域。但是,这样的龙头巨无霸公司最终却只能去香港挂牌,A股投资者只能通过沪港通投资万达,这不是遗憾又是什么呢?有时候,真的是上层建筑在约束经济基础。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究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专家学者从来没有靠谱的说法,水皮作为中国互联网舆论领袖访问团的成员这几天正在美国访问,弗吉尼亚州政府对于中国的资金热情让人非常震惊,州长麦考金利是民主党竞选委员会的召集人,身为州长在过去三个月中两次访问中国,弗州在上海有办事处,而且州政府更是设有专门面向中国公司的招商局,来自中国山东的泉林纸业公司就是被他们的诚意打动准备在此投资的,投资的金额高达20亿美元,投产后能解决2000人就业,泉林公司是中国纸业中掌握用秸秆造纸的最大的公司,生产工艺环保,产品更环保,但是这样的公司在中国要扩产三年都批不下来,而在弗吉尼亚州两天就办完了所有的手续。泉林的代表告诉我们,除了人力资本外,美国的其他生产要素都比中国便宜,一个成熟的三十年的工业园区,每亩地才2万人民币,这就是美国地方政府的竞争力,泉林纸业在中美的不同境遇值得大家深思。我们这次在美国的走访,无论是传统基金会还是兰德公司,美国的话题都离不开环境保护,他们的担心是环保,中国会不会最终屈从GDP的增速而放弃环保的努力,他们的希盼也是环保,因为他们有能力为中国政府提供解决方案,有利可图。
  政府的手是有形之手,市场的手是无形之手,没有政府的手,沪港通就是个话题而成不了事实,但是,政府的手毕竟只是政府的手,可以开启市场但决定不了市场,市场如何走只有投资者的博弈,沪港通之后是深港通,好戏还在后面。 (.华.夏.时.报)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