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T+0时机到了 李大霄:与前两次大牛市初期极相似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A股T+0时机到了 李大霄:与前两次大牛市初期极相似

加入日期:2014-11-19 8:44:38

  沪港通遇冷 蓝筹股领跌
  昨日是沪港通启动的第二日,狂欢之后市场归于平静,伊利股份大秦铁路等被北上资金大肆扫货的蓝筹股领跌,上证综指下跌0.71%。机构认为,沪港通启动前,股市已经充分反映该预期,沪港通启动当天市场情绪达到顶点,而狂欢之后市场存在短期休整需求,但长期上涨的方向难改,蓄势之后A股将重新上攻。
  昨日蓝筹股领跌,两市主要股指大幅下跌,市场成交量萎缩。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收于2456.37点,下跌17.64点,跌幅0.71%;深证成指报收于8196.59点,下跌87.21点,跌幅为1.05%。两市昨日共成交3191.1亿元,成交量相比近期成交高峰时期的5800亿元天量萎缩了近4成。
  沪港通净买入额急剧收缩,市场所期望的新增资金不如预期。截至昨日港股收市,港股通余额97亿元,使用了8亿元;沪股通方面,每日130亿元的限额共使用48.45亿元,余额81.55亿元,使用率38%。
  新股发行加速,市场资金面重新压力,也是导致昨日市场下跌的诱因之一。证监会日前核准了11家企业的首发申请,根据11家公司的招股书,网上申购发行日期为11月24日至27日。11只新股将发行6.04亿股,拟募集资金82.1亿元。国泰君安预计,11月本轮IPO预计冻结资金量超过1.6万亿,将创历史峰值。
  近期两市成交曾创出5800亿元的天量,天量之后大盘存短期休整需求。部分机构认为,沪港通的利好预期已经演绎了半年,沪港通宣布开闸到正式开闸前一周市场再度提前反应,沪港通已经炒了有段时间了,短期有了结头寸的迹象。
  但短期休整并不妨碍A股继续向多头出发。申万表示,基金的短期观望态度可能使沪港通涨停板个数少于乐观预期,但是大方向却已经很清晰,大类资产配置的变化、改革中积极因素的努力都不可阻挡,维持多头思路。
  从沪港通首日交易来看,北上资金积极而坚决,为什么更多资金选择进入A股而且相对更积极?这些资金并不傻,他们一定是看到了A股未来的机遇。原高盛董事总经理,现已下海筹备私募公司的金宝山认为,不能独立地、静态地看待沪港通这个事件,而要想到,一旦这次试验能够平稳地推进,后面就会有更多举措,这里不得不单独提一下纳入MSCI指数的事,根据我们对韩国和中国台湾证券市场的观察,可以预测,一旦A股市场被纳入MSCI,被动流入的资金可能会达数百亿甚至逾千亿美元的规模,这会推动A股中优质上市公司的股价上升。(.上.证 .屈.红.燕)


  没有接盘侠A股又跌了
  周二是沪港通成行后的第二个交易日,沪港通净买入额急缩,截止昨日15:01,沪股通每日额度130亿还剩81亿,仅消耗38%,港股通每日额度105亿人民币还剩99亿,消耗6%。
  沪股通的冷淡成交反映了A股的困境,在周一冲高回落后,昨日A股延续剧烈震荡走势,盘中更是跳水频频。截至收盘,沪指跌0.71%,报2456.37点,成交1747亿元;深成指跌1.05%,报8196.59点,成交1445亿元。
  从盘面上看,周二全天呈单边下跌走势,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权重股普遍下跌,对沪指造成较大压力,两市成交量均出现萎缩。而创业板为代表的小盘股逆势活跃,成为制造行情的主要力量,次新股集体拉升,在上周大跌后卷土重来。
  针对沪港通额度使用不及预期的情况,中信证券表示,沪股通热度低于市场预期,首日虽然额度用尽,但直到收盘前一小时额度才用尽;此外,沪港通推出,大盘蓝筹表现差强人意,可能有部分国内投资者利用沪港通开通减仓大盘股。中信证券认为,如果投资者表现持续较为理智,A股价格不过度反应,那么沪港通总体对于中期A股市场是利好因素。从风格上,随着A股国际化,大小盘风格切换依然是大概率事件。预计年内沪港通额度很难用尽,监管层很有可能在额度使用接近80%左右的时候考虑新增额度。
  申银万国则表示,短期市场热衷于争论沪港通是否低于预期其实意义不大,因为前期已经充分预期,一两天的影响和结构也未必就体现长期的变化,短期充分预期利好的部分股票调整是正常的,而长期边际资金带来的影响是大势所趋,战术上可以把握节奏,战略上不能因小失大。2015年指数判断依然看多,但2015年年内A股市场波动率大幅上升,阶段性回撤幅度将可能会超过200点。 (青岛财经日报)


  银行股成大宗交易主力机构席位频频溢价转手
  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通车。在开通前的一周,银行作为受青睐的板块之一,成交活跃,在大宗交易市场上更是居各板块成交量首位。机构专用席位本周抛售热情高涨,银行板块等蓝筹成为其出售的主要标的。
  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11日至11月17日,沪深两市共有250笔大宗交易成交,涉及10.64亿股,成交金额103.47亿元,环比减少12.41亿元。其中银行板块成交达27.64亿元,环比增加22.77亿元,卖出营业部席位皆为机构专用席位。而海通证券公司总部席位,以小幅溢价大举接盘。
  11月14日,招商银行登陆大宗交易市场。机构专用席位以每股10.97元的价格,分4笔卖出2亿股,成交金额高达21.94亿元。成交单价相对当日收盘价,每股溢价0.05元,溢价率近0.5%。其中最大的一笔成交达8035.5万股,成交金额8.81亿元,而买入营业部席位都为海通证券公司总部。
  同一天,机构专用席位以每股3.06元价格,将1.6亿股光大银行,转手给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总部席位,成交金额达4.90亿元,交易溢价率近1%。而浦发银行则被机构专用席位以1.5%的折价率抛售了200万股。
  机构专用席位本周成为大宗交易上最大的卖家,成交金额达39亿元。除了银行板块外,机构专用席位还抛售了贵州茅台国中水务中粮屯河长城开发等上市公司股份。
  而海通证券公司总部无疑是本周大宗交易市场上最大的买家席位。除了银行股外,该营业部席位还耗资3.03亿元,从机构专用席位手中买入200万股贵州茅台,成交单价151.58元,交易折价率3.6%。
  值得注意的是,海通证券公司总部席位在大宗交易市场上的出手次数并不多,但出手多为大手笔。历史交易记录显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总部上次登陆大宗交易还是在三季度。9月月11日,其耗资2.4亿元,以每股8.13元的价格买入2950万股海南橡胶,截至11月18日,账面浮盈达12.85%。
  在6月底时,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总部从机构专用席位手中,分3笔共接盘5049万股包钢股份,合计成交金额1.86亿元,成交均价3.68元。9月29日,包钢股份实施了每10股送0.5股转增9.5股派0.125元的利润分配方案。截至11月18日,海通证券公司总部账面浮盈已超60%。
  私募直呼钱来了股市 十年一遇牛市已悄然临近
  没有最快只有更快。用此来形容近期私募基金发行节奏再适合不过。近半年来,私募发行不断上演各种发行神话,从新晋私募半年发行7只产品,到明星基金经理产品一日售罄,再到本月17日创势翔10分钟大卖超2亿。股市赚钱效应的显现,让私募权益类产品发行市场异常火爆。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从政策面到经济面,都让股市具备了长期向好的条件,各路资金纷纷涌入。而近期市场调整更是为布局来年提供了有利时机,私募纷纷加快了入市步伐。
  私募直呼钱来了
  记者获悉,当下私募产品受到资金追捧,私募基金发行频现一日售罄。17日,创势翔通过券商渠道发行的一只新品,不到10分钟就发了2.4个亿。此前医药一哥姜广策的德传医疗基金开放申赎,一天净流入资金就超过2亿。
  事实上,随着股市赚钱效应的显现,今年以来不少私募基金规模大幅增长。国内一线私募朱雀投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过百亿,年内新晋成立的公司不少规模已经突破十亿。同安投资,今年3月成立,目前产品规模已经超过10亿。6月份刚刚成立的巨杉资产,短短数月间已经发行7只产品。
  六禾投资董事长夏晓辉,创立私募10年整,今年以来最大的感受就是钱来了。他透露,目前各方资金对资本市场关注度都很高,实业、信托资金都在不断涌入股市。
  年初就有这种感受,目前应该还只是开始。俗话说,投资要站在风口。夏晓辉坦言,未来十年私募可能是最大的风口。
  看好新兴产业与并购机会
  事实上,在业内人士看来,十年一遇的牛市已经悄然临近,目前正是投资布局的好时机。这种牛市迹象既包括上市公司股东不断通过定增增持自家股份,也包括明星公募基金经理不断流失,自己下海成立私募公司蔚然成风。
  据统计,年内公募基金离职人数已经超百人,不少基金经理如原汇添富投资副总监齐东超、公募一姐王茹远在离职后火速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公司。
  而随着近期市场的调整,更让基金经理感觉是建仓良机,加快了发行产品的节奏。统计数据显示,近期私募基金密集发行新产品,上周成立的127只私募基金中,有117只属于股票型产品。这些产品中部分是和银行合作的结构性分级产品,也有不少是主动管理型基金。
  不少私募认为,此前市场大盘股起舞,很多新兴成长股遭到错杀,目前正是布局的良机。看好板块包括信息安全、计算机软件国产化、核电、土地流转等。此外,年末年初高送转题材大概率会被炒作,也将为投资带来确定性机会。(.上.证 .王.诚.诚)


  桂浩明:回归震荡缓步上涨常态
  ⊙申万研究所 桂浩明
  从宣布沪港通启动时间到沪港通正式开通,仅仅一周,股市着实热闹了一把。一时间,所谓的沪港通受益股也纷纷大涨,盘面呈现典型的二八现象。与此同时,有关A股市场从此开始大牛市,进入大蓝筹时代的说法也不绝于耳。
  都说市场是最好的老师,这次也同样如此。沪港通开通第一天,沪深股市以及香港股市都是高开低走,前期受到追捧的沪港通受益股普遍下跌。到了昨日,市场依然延续这样的走势,前一天还十分抢手的沪港通额度,昨日已明显少人问津了。而在沪港通题材火爆之际受伤严重的创业板,此时倒又焕发了活力,成为市场上不多的亮点之一。这样的市场格局,的确有点出人意料,但实际上却又一点也不难理解。沪港通实现了上海与香港两个市场的互联互通,这首先是一个技术上的突破,从更深层面而言,则是扩大了境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力度,以开放倒逼改革。从技术角度而言,这种变革的影响其实是有限的,因为在这之前已经有了QFII与QDII等,沪港两地证券市场并非完全隔绝。所以,指望沪港通后一下子带来多少资金,并且改变境内市场的投资理念,并且还要走出一波大牛市行情,有点过于乐观。沪港通的战略意义当然是巨大的,但需要时间来慢慢体现,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改变市场格局。
  今年以来,行情发展线索还是比较清晰的,总体呈震荡上行格局,但空间有限,还难以有效突破一段时间以来所形成的大箱体。这与实体经济相对疲弱,宏观政策处于定向宽松状态有关。尽管市场无风险利率有所下行,资金面也有一定改善,但毕竟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从基本面来说,并不支持股市走出大牛市行情,也不存在蓝筹股暴涨的条件。当然,对改革红利的憧憬还在,资金面继续宽松以及长期利率走势向下预期还在,股市还是有机会走出强于去年的行情,形成一定力度的反弹。今年年初时,有机构预测股市能够反弹20%,也就是涨400点左右,现在看来是有道理的。但在这个基础上能否再进一步扩大战果?这就需要寻找新的推动因素了。沪港通在这个时候实施,显然对股市是个利好。但问题在于这个利好在7个月前就已经公布,并且经过几轮炒作,对市场的短期刺激作用已经很有限了。在这种情况下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它的炒作,让它承担起远远超过其能力的责任,导致沪港通开通后行情的见光死,放大了市场震荡强度。
  接下来的市场,应该回归常态了,也就是继续在震荡中慢慢走高。当然,在目前情况下,市场更需要整理,消化前期异常波动所带来的股价结构上的紊乱,同时进一步夯实基础。就目前市场而言,指数退至2450点下方是合适的,在此完成整理,到了12月份再有所作为,挖掘热点,抬高底部,也许是可能性较大的一种走势。(.上.证)


  A股T+0时机到了
  随着沪港通启动,A股能否恢复T+0交易再次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上交所日前再次表态称,将加速恢复A股T+0。
  当前,沪港通似乎成为倒逼A股恢复T+0的主要力量。其实,不论从全球主要交易所的交易制度,还是国内资本市场的成熟度看,目前推进T+0交易已经水到渠成。
  T+0又称日内回转交易,即指当日买进某股票后,再于当日卖出的行为。在纽交所、伦敦交易所、香港等境外主要股市,T+0是一项通行制度。目前,只有A股市场实行T+1交易制度,最快也只能当日买进,次日卖出。
  其实,早在1992年5月、1993年11月,上交所和深交所曾先后实行T+0制度。由于当时A股市场正处于初创期,市场投机氛围浓厚,一度造成市场暴涨暴跌。为了防范市场风险失控,1995年1月起,沪深两所又恢复T+1并延续至今。目前,市场迟迟未能恢复T+0,关键是担心当年狂热的投机局面再度上演。
  然而,经过近20年发展,不论是从A股的投资者结构,还是监管部门的风险把控能力,都已有了长足进步。首先,监管配套举措已比较完善,股市早期的关联交易、内幕炒作、挪用客户交易保证金等各种黑暗现象得到明显遏制。其次,目前A股已逐渐发展为公募基金、保险公司、社保、券商等机构投资者为主导的市场,市场资金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过度投机行为已经没有市场。此外,广大的散户投资者整体素质和风险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目前指数期货市场已实施T+0的交易制度,对应的A股市场却仍然是T+1,当股市出现异常波动大幅下跌时,多数个人投资者无法在当天将买入的股票卖出规避风险,而大户和机构投资者则可以通过期货市场实现对冲,这对个人投资者而言也是不公平的。
  当前,不论是从对标国际规则、实现期现货配套,还是活跃市场交易氛围来看,都应大胆迈出A股T+0这一步。按照目前国内资本市场改革小步快跑的节奏,可以率先在蓝筹股上进行试点,等条件成熟后再扩围至全市场。(解放日报)


  A股已跨过牛市门槛
  沪港通开启的是A股国际化,这是历史性拐点,也是历史性起点。从国际视野来观察A股机会,将成为今后每一位A股投资者的必修课。短期投资者关注AH股差价,但这不是长期目标。
  既然已开始国际化进程,我们不妨把眼光转向美股。2008年以来,牛市特征最为显著也正是美股。标普500指数从2008年666点启动,持续单边上行,2013年5月率先突破13年整理箱体,今年9月触及上述大箱体高度50%位置(2000点)时出现急速调整,结束调整的位置又正好是新箱体(1600-2000点)的50%位置,50%规则频频生效,也是典型的牛市特征。从趋势上讲,经过此轮震荡调整后的标普500指数,已具备展开新一轮上攻的能力,即朝完成大箱体目标高度2400点迈进。紧跟其后的道琼斯工业指数,近期已有效突破13年的巨型喇叭形上轨,形态理论认为,一旦有效向上突破这种向淡的形态,换来的将是十分猛烈的一轮大行情。当然,谨慎者也会认为,当前正处于十分危险的时期,喇叭形形态逆转失败,回辙也会非常剧烈。
  再看A股,继创业板、中小板综指依次创出历史新高,中证500也即将创历史新高,上证指数也成功突破近3年的大型整理平台,从趋势上讲,A股已实现中长期逆转。正因为此,人们都在惊呼牛市来了。不过,面对现实,当前实体经济疲软,支撑行情的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以及制度变革。可以这样讲,只要美股能够持续前行,那么,A股成长主题投资的乐观预期就不会消失。
  进一步讲,支撑A股的就是大国战略所带来的成长预期。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提出的一路一带发展战略以及建立亚太自贸区计划,必然会成为牵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与此同时,新一轮国企改革、自贸区建设、新产业崛起以及军工资产证券化,也正在推动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内、外两条发展线路,给传统产业、新产业提供动力。中短期内,困扰市场的是过剩产能消化特别是房地产的去化,当前数据显示已朝积极方向转移。
  经济政策上也呈宽松趋势。近日国务院明确要在着力落实好定向减税政策的同时,实施普遍性降费。这是系列定向调控政策之一,随着过剩产能的有效消化,明年有望推出全面宽松政策(降准、降息)。基于此预期,当前A股应该已踏入牛市门槛。当然,以创历史新高为标志,创业板、中小板综指已实现逆转,现在只是等待中证500,最终是上证指数。
  随着行情持续深入,投资机会将会不断向中大市值成长股转移。由小市值向大市值的转移过程中,券商股担当桥梁角色,这也是金融板块中投资弹性最大的群体。支撑券商逆转的理由众多,行业带来跨越式发展,包括融资融券、新三板、场外市场、创新型衍生品、结构化产品等。与之伴随的是大规模的行业并购。从股价运行上看,大多数券商股是经历了30个月左右的区域整理平台后的向上突破。券商股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IPO上市的,像东吴证券兴业证券招商证券西部证券等,攻击目标基本上是指向上市以来的历史高位;另一类是借壳上市类的,像国金证券长江证券国元证券等,同样,构成大型整理平台的向上突破,基于再融资需求,维持股价上涨与股本扩张的动力强劲。整体上,继续看好券商股。(.上.证 .张.德.良)


  李大霄:A股真实牛市启程 与两次大牛市初期极相似
  本报纵论2015大型专题报道今日刊出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撰文--《A股真实牛市启程》。
  李大霄认为,今年A股市场一改近四年持续下跌的局面,上证指数连续3个月位于30月均线上方,这与1996年和2005年两次大牛市初期的市场表现十分相似,基本确立空头势尽,多头占优的牛市格局,自2123点以来钻石底打磨周期基本完成,市场基础是牢固的,中国A股真实牛市即将到来。
  在大类资产配置方面,李大霄认为就资产配置吸引力来讲,股票大于债券和现金。在股票类资产中,投资吸引力排序为:封闭式基金、上证50ETF、沪深300ETF、A股低估值蓝筹股。(.上.证 .史.彦)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