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实投资者回报研究中心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中国已经在2000年正式。
第一,投资本金的安全性。养老投资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投资,其结果很可能直接关系到投资者退休后的收入能否维持正常生活,所以,对投资本金的安全性要求自然比较高。正因为如此,保证投资者在退休算总账时不能赔钱,是养老投资的基本要求。在投资策略的选择和执行上,管理者可以根据投资期限制定保本策略,如固定比例组合保险策略(Constant Proportion Portfolio Insurance,CPPI),就是养老投资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第二,投资中风险和收益的平衡。由于资产价值可能受到通货膨胀的侵蚀‖仅仅保证本金安全的投资并不能满足投资者养老的需要。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3年间,中国的年均通货膨胀率达到2.5%,同期银行一年定期存款的平均利率则为2.6%,两者大致相当,可见仅投资于无风险资产很难做到资产的真正增值。因此,在保障本金安全性的基础上,适当配置风险类资产是实现养老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在成熟市场,以专为养老投资设计的生命周期类基金(Life Cycle Funds)为例,虽然在资产配置上随着临近目标退休日而逐渐降低股票等风险资产,增加安全性较高的固定收益类资产,但即使在到达目标退休日之后,这类基金仍然会配置10%左右的股票类资产。养老投资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风险和收益的平衡,让投资收益超越通货膨胀。
第三,投资的长期性和持续性。养老投资管理中有两个关键时间:预期退休时点和现在到退休的年限。通常来说,养老投资的投资期限比较长。例如,对一个现年35岁,预计60岁退休的人来说,可进行的养老投资长达25年。投资的长期性,使得在初期的配置和策略上更着重资产的成长性,如股票等‖而对投资组合短期波动的敏感性也较低。西方有句名谚:“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养老资产的形成也是一样。养老投资的持续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持续的主动管理和持续的追加投资。持之以恒,收获可期。
第四,投资需求的个性化。养老投资的目的是支持投资者退休后的正常生活,同其他投资相比‖养老投资和投资者自身的关系最为紧密。每个投资者的自身情况各异,从收入状况和个人财富,到退休年龄和长寿预期,所以养老投资因人而异,可以说是一类个性化十足的投资。从养老投资的规划上讲,投资者需要周全考量具体需要,既不希望出现“人活着,钱没了”的局面,也不需要过分未雨绸缪,一切为了退休而牺牲今日的生活。个人养老投资在成熟市场已经有多年的成功实践,专业投资顾问和精算师可以根据投资者的情况,量身打造出包括预期需求、投资节奏、财富的整体管理和规划等具体的养老投资方案。在服务国人投资养老方面,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正在起航并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中国,个人养老投资十分必要。个人养老投资的安全性、收益性、长期性、持续性和个性化等特征,决定了养老投资无论在规划上,还是在执行上都是一个需要综合管理的复杂过程。尽管个人养老投资在成熟市场已有很长的历史,但是在中国仅是刚刚开始,需要财富管理行业和投资者共同担负起这一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