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徐一钉:中小市值股票风险加大
人民日报:沪港通倒逼内地股市补漏洞 助A股进慢牛
谢百三:在好朋友们支持下处理国债事件
沪港通落地效应还待观察 跨年度行情需要寻找新热点
顾铭德:沪港通不是大盘股的盛宴
郭施亮:沪港通通车会否确立中期顶部?
李志林:三年熊市的头部已经瓦解 做好明年冲击2800-3000点的准备
水皮杂谈:牛市来了,你却不在
皮海洲:沪港通不会抹平AH股价差 过后还会体现
徐一钉:中小市值股票风险加大
股指上行压力已越来越大。更重要的是,投资者必须要意识到高估值的中小市值个股估值回归或已开启,除低估值的价值股外,个股的投资风险将明显加大。
价值股的行情在本周持续,代表指数上证综指全周上涨2.51%,期间盘中甚至突破2500点整数关口;不过,题材概念股和高估值的中小盘个股大幅回落,代表指数创业板指全周跌幅达到5.35%。整体上市场二八行情明显,个股大幅分化。同时周内占多数个股下跌也意味着市场分歧加剧,后期市场走势或将减弱,而操作难度也将加大。
经济面上,10月份经济数据显示疲软态势依旧,且似有更弱趋势。如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仅7.7%,比9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也是继今年8月之后再次跌破8%。这也是2009年5月迄今,66个月中仅有的两次。再与10月进口增速放缓,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降幅扩大、PMI等数据相互印证,均显示出国内需求持续低迷,经济更趋疲软的现状。
情绪面上,本周以创业板为代表的高估值/题材类个股普遍出现较大幅调整。由于大部分投资者此前持股都以此类个股为主,它们的下跌对市场信心构成了较大冲击。同时,这也反映出一个不好的征兆:在过去一年多来的持续大幅拉升后,中小盘个股普遍处于高位,而现在这些个股都遭遇到大量获利筹码的大肆抛售压力。如网宿科技、汇川技术等创业板去年以来的大牛股近期都跌幅较大,它们在主力持续卖出压力下的中期下跌趋势已经基本形成。这种走势正有在创业板中扩散的趋势,也意味着中短期创业板走势或不容乐观。
此外,近期监管层的各项监管趋严也将对题材概念股构成压力。新股兰石重装创纪录地连拉23个涨停板,本周受到了监管层的直接风险警示。各大券商被要求加强投资者教育,及时规劝客户撤单并不再继续委托买入该股票。同时,高送转概念领头羊良信电器公布10送3预案,高送转预期落空。公布后连续两天跌停,也将对市场的中小盘个股炒作形成心理压力。
从上可以看到,市场面临的压力正在加大,尤其是中小盘个股。不过,目前上海市场的强势格局仍未彻底改变。这主要得益于增量资金积极进入市场的情况下,低估值的大盘蓝筹短期强势有望延续。
下周而言,沪港通的正式运行将成为市场行情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沪港通是我国资本市场逐步走向国际化的开端,将对A股产生深远影响。短期而言,由于低估值大盘蓝筹A+H折价的存在,以及蓝筹T+0的预期,仍将对蓝筹股构成利好,推动短期维持强势。但沪港通的开通,对蓝筹利好的同时也将对中小盘股构成利空。
与A股市场中小市值股票受宠不同,在港股及国际市场,中小市值个股普遍受投资者冷落,成交量稀少且估值并未有明显溢价。沪港通开通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过程加快,当前整体高达66倍市盈率的创业板将难以避免的遭遇到估值大幅回归的压力。
综上,笔者认为,股指中线趋势仍将受到增量资金的支持,但上行压力已越来越大。更重要的是,投资者必须要意识到高估值的中小市值个股估值回归或已开启,除低估值的价值股外,个股的投资风险将明显加大。
操作上,依然建议投资者调仓换股。首先应逢高减持无业绩支撑的题材概念股,然后关注更具安全边际的低估值品种。机会上看,今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自100美元/桶跌至80美元/桶下方,为化工、航运企业带来难得的成本下降利好,未来业绩恢复增长可期。尽管短期相关品种涨幅较大,但回调时将产生较为确定的交易机会,不妨重点关注。(民族证券 郑常斌 徐一钉)
人民日报:沪港通倒逼内地股市补漏洞 助A股进慢牛
近期牵动A股市场神经的沪港通终于落地。证监会日前宣布将在11月17日正式启动沪港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给内地和香港的投资者吃下一颗定心丸,上证综指随即大幅上涨,一度攻破2500点关口,创下近3年来的新高。专家认为,沪港通未来不仅将为内地股市引入资金“活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展现了管理层以开放促发展的决心,通过对接港股倒逼A股市场机制改革和创新发展,迈出了向发达资本市场看齐的第一步。
沪港通准备就绪下周登场
沪港通的开通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谓是好事多磨,在此前预期10月底开通的愿望落空后,投资者的信心受挫。“沪港通自宣布推出以来,市场对此有很高的期望。”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分析师桂浩明表示,此次正式确定开通日期,使人们对沪港通会搁置的担忧消失,这对市场方面是一个很正面的消息。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本报记者表示,沪港通延迟近20天开通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交易系统、交易规则、资金跨境结算收付以及税制对接等准备工作尚未到位。不过,从目前沪港通推出的大背景来看,时机已是十分成熟的。自金融危机以来,短短7年间,中国已从商品输出大国迈进了资本输出大国的行列。企业走出去以及投资便利化、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最强劲的一种需求,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及香港离岸市场建设的不断推进,沪港通开通已是水到渠成、条件成熟。
搅动改革创新一池春水
此次沪港通的开启,对于内地和香港股市都具有重大意义。董登新表示,沪港通是香港股市与内地股市的一体化与互联互通,两大市场通过资源整合、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两地市场的国际地位及国际竞争力,这是互利双赢的格局。港股市场作为高度开放的国际投资市场,在估值标准、投资理念及分红模式(按季分红政策)方面,对内地股市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导向功能和示范作用。尤其是在内地股市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进程中,香港股市的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事实上,相比于内地股市,香港证券市场发展得更加成熟,从基本游戏规则,到制度、理念、交易机制、产品线、监管等各个方面都更接近发达资本市场。因此,沪港通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与港股的“互联互通”,倒逼A股市场的结构性改革,解决当前存在的体制性障碍和顽疾。
在财经评论员水皮看来,A股市场的病,病在体制。只有解决了体制上的问题,加快释放资本潜力,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才能获得更加充实的血脉营养,药方就是对外开放,对接全球。既然我们自己念不好,不妨借力打力。沪港通的决策过程已经说明,这不是一个一般的经济决策,而是一个顶层设计的政治决策,这个决策现在看来,一箭双雕,对A股是借船出海,对港股是“曲线救国”。
助力A股步入“慢牛”新格局
无疑,沪港通的开通意味着更为自由的资金跨境流动,将内地与香港两地投资者的资金互通,在A股市场与境外资金之间开辟了一个通道,这对A股市场来说无疑是个重大利好,也意味着A股市场国际化程度大幅提升和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
“目前,A股市场估值在全球处于低位,特别是以大盘蓝筹股为代表的上海市场,而此次沪港通试点中沪股通的投资标的主要为质地较好的上证180指数和上证380指数的成份股,无论是从纵向历史对比还是从横向国际比较的角度看,这些蓝筹股均具备估值优势,有望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通过沪港通流入A股市场,为市场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说。
但也应该看到,牛市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宏观经济基本面、股市自身的基本面等,而这些因素并不会因为沪港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桂浩明认为,沪港通开通以后,利好会长时间表现出来,短期时间市场会有一定的震荡,长期来看,沪港通的开通不会改变大盘的根本走势,也不会导致市场的暴跌暴涨。
董登新也指出,沪港通可以将国际资本及机构投资者导向A股市场,这有利于修复并提升大盘蓝筹股的估值,引导内地上市公司学会“按季分红”,从而有助于内地股市步入长周期“慢牛”的新格局。
谢百三:在好朋友们支持下处理国债事件
--兼谈本周经济与股市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教授
与市场高手、挚友的友谊也是在中国改革的风风雨雨,是在参与、完善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的大风大浪中建立、深化的。这种纯洁的友谊,战友的深情其实是非常难得的。
2001年,财政部向社会发行了一个20年期的年利率为4.26%的240亿的长期国债(010107)。当时,证券市场很平静,研究人员及博士生们立即发现,财政部发的这个国债利率比市场长期实际利率高多了,一定会大涨,可涨到120多元。(它设了竞标的上下限,但结果一定是4.26%。)
我们复旦很多老师都申购了或在上市后购买了。但后来临时加了一条规定:010107国债上市后,暂不能做回购与逆回购。这就好比上海南京路的门面房子卖出,钱货两讫后,临时向买方规定,你这房子只能自住,不能出租,不能开商铺,这是非常荒谬的。
一、刘明来电:谢老师,可以告他们!严重违法。
事情发生后,刘明次日清晨来一个电话:谢老师,财政部竟然在国债发行到老百姓手里再乱加新规定,完全违反合同法,可以告他们的。
我立即专门去复旦法律系请教行政讼诉法教授,他告诉我,可以告的,这是一个具体问题的具体临时限制措施。明显是不对的,是不严肃的。如果发行前就公告;比如一年内不能做回购,双方默认,就没话讲。
于是,我们就准备材料起诉书,去处理这个事情。
二、北京朋友坚决支持召开记者招待会
于是,我在上完复旦的课后,立即坐特快列车来到北京,向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递了起诉书。他们说7天内会回复是否受理。北京多家报纸,上海新闻晨报;广州南方周末等都作了长篇报道,题目大多是:复旦博导状告财政部,而且事情一公布,民意明显站在我们一边。
三、X友陪我赴京谈判:我们肯定在理!
不久,一个神秘电话于某日早上突然打到上海我家里,请我是到北京恳谈,妥善解决此事。于是,X先生一拍胸脯,谢老师,我陪你去。他也买了不少这个国债。我们很快又飞到北京。
在北京,有关部门恳求我早日撤诉。X先生义正词严地正告这位副司长:谢老师输不了,就是输,也光荣。中国足球队打进世界杯最后几强,虽输犹荣。你们执法违法,才会输。
四、一拖再拖,从北京市第二中院,到北京市高级法院到最高人民法院。后来在形势所迫下解除了禁令,允许010107国债做回购了。
【本周经济与股市:面临11.17日沪港通真正到来,多空双方激烈争论,多方认为此举肯定是利好;港人会大买银行等比香港价低的股票,继续推进牛市向高处发展。他们认为房地产不妙,炒股是唯一出路。于国于民都有利。
空方指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B股可以由境内人士持外币者购买,开设前及股指期货推出前都大涨过一场,但推出后纷纷大跌;一跌就是几个月。这次沪港通利多也已消化尽了。比如:A、B股差价很大,大多数A比B贵(如老凤祥A为29元,老凤祥B为18元),怎么这么多年未打通,未接轨呢?而且该涨的都涨过了。他们认为创业板、中小板指数都已出现了熊态。
多方坚持认为形势好,认为正因为大家有了警惕性,所以股价现在还在半山腰,还可再上涨。关键在个股。】
沪港通落地效应还待观察 跨年度行情需要寻找新热点
沪港通开通一事终于尘埃落定,而上证指数也借此创下了阶段新高2508.62点,但是却并没能守住。而且大盘呈现出了指数上涨,个股下跌的现象。自11日创下新高后,上证指数就开始进行调整。那么,在沪港通开通以后,A股将会如何演绎新行情?哪些板块与热点将成为资金的追逐标的?接受《金融投资报》采访的机构人士纷纷表达了各自的观点。
黎仕禹(海南宏润投资总监):震荡筑顶时间段到来 要寻找新热点炒作
据记者 陈大禹
尽管指数创了近几年的新高,一度摸到2500点以上,但在海南宏润投资总监看来,目市场面临两个风险关键点,一是沪指创出新高,二是沪港通正式推出;只要市场出现这两大信号中的其中一个,大家就要警惕市场的中期调整风险来临!“但是,我们长期的牛市观点不变:依旧坚定认为这就是大牛市的起点阶段!所以,在牛市的上升途中,如果遇到市场任何的暴跌回调,均是我们再度入场大胆抄底的良机。”
目前,市场已经满足了第一个信号,而第二个信号也将在下周一实现。所以,黎仕禹认为目前市场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和震荡筑顶时间段了!市场后市也许还有机会,但那是局部性的小热点和补涨的个股机会了,而市场的“价值洼地”目前已经基本被牛市的第一波攻击所填平!
黎仕禹表示,今年不能把去年的热点当做今年的主流去炒,如去年的手游、影视传媒等,它们在今年则走得很一般,而今年走得很牛的,也许在明年就又要重复这市场的“老套路”了!所以,我们投资股市,还得去寻找“新的故事”和新的板块热点。
那么,后市有什么新热点?
现在市场是要把股市里面没有涨过一轮的板块个股都要刷一遍,涨一轮,所以,黎仕禹认为白酒和有色金属、煤炭以及水泥等后市还有机会!“其实,根据国家批复了那么多条铁路,其中市场最明显所需的就是钢材和水泥,而钢铁板块已经启动了,但是水泥板块并没有大涨,所以,我们认为水泥板块,在冬季和春季时,应该会获得主力机构的续炒!”
至于白酒,黎仕禹认为已沉寂太久了,以至于很多人都忘记了它,但是,也正是当大家都忘记了的时候,机会才会到来,一如之前的航空、航运等板块,现在不也是走得那么牛。煤炭和有色金属的整体板块走势则有些相似,因为这两大板块都是跟宏观经济最密切相关的,如若宏观经济没有走好,它们一般也难以大涨,但是,市场是需要轮动的,所以,我们判断资源股一如金融股那样,早在行情的初期时曾绽放过它的美丽,而在行情阶段性结束时,它们应该也还会表现一下。“当然,大家要抓的是它们的波段性机会。”
杨玲(北京市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师):A股长期慢牛 看好沪港通开通后机会
据记者 康曦
本周大盘在沪港通即将开通的利好下,频频创出新高,甚至一度站上2500点,但之后却出现了调整。在利好兑现的情况下,之前市场担忧短期大盘即将见顶,但星石投资首席策略师杨玲却不这么认为,相反其认为大盘或有可能走出慢牛行情。“长期来看,A股牛市已经启动,后市大概率将演绎长牛慢牛行情。”杨玲这样认为。首先,大小非解禁潮已经消退,处于历史低位的A股的“资金洼地”效应凸现;其次,无风险利率下性,大类资产配置重新调整,房地产的资金、实业资金、海外资金等各类资金纷纷流入A股;最后,在中央托底政策支撑下,宏观经济仍在持续寻底,上市公司业绩短期内受到压制。上述三个因素决定未来3-5年A股走出长牛慢牛行情是大概率。
从盘面来看,沪港通带来的利好,虽然让大盘指数是节节攀升,但是个股却出现普遍下跌的态势,尤其是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可谓是受伤惨重。对此,杨玲认为:“近两年创业板累计了很大涨幅,估值相对偏高,短期内本身具有调整需求;沪港通的启动又使得创业板稀缺性不再,因此创业板代表的成长股有所回调是正常的。”
对于目前的仓位,杨玲并没有透露。不过她十分看好沪港通开通后带来的投资机会。“沪港通启动,海外机构投资者有望大规模进入A股市场,将进一步促进A股市场价值投资理念的普及,这对低估值高分红的新蓝筹是具有较大利好的;成长股符合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其长期投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调整到位的白马股也是我们看好的;中央力推改革,改革受益板块和国家重点投入的领域也是我们看好的板块。”杨玲道。
徐彪(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关注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据记者 陈大禹
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彪认为,从现在开始应该思考一个可以长期操作的热点,从走老路的角度看(赚取实物商品制造带来的利润),对中国经济体而言,只要还想维持一个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如何开拓外部的基础资源及市场,就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解决之道,应该就在区域经济一体化。
徐彪指出,无论“一路一带”还是“亚太经济一体化”都很重要。他们共同构成一个宏伟的蓝图,我们设想从亚洲出发打造一条横跨亚欧的经济新版图。
东北角:中日韩朝俄对应的东北亚一体化,从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开始突破。
南边: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中巴走廊、孟中印走廊、中新走廊。
西边:重点落在在中国-中亚区域一体化上。 有了目标区域,如何发力呢?很简单,三步走:
第一步,要想富,先修路。“路”泛指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电力和通信)先行,没钱怎么办?亚投行给你贷款。外汇储备放在手里只能买美国国债,还不如拿出一小部分来扎扎实实推动区域一体化,认为这种做法是败家子的,请自觉参阅前文日本当年做法。受益标的:港口类上市公司、建筑工程类上市公司、电力建设类上市公司、铁路设备生产商、电力设备生产商、电信设备生产商、电信设施工程企业。
第二步,修好路,开工厂。大规模产能转移的过程中,优先受益的一定是过剩产能产能行业,其次受益的是已经逐渐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未来不断收紧环保标准和执法力度,污染密集型企业也会加入产业转移的大军。受益标的:钢铁、水泥、电解铝、船舶、光伏、纺织服装等轻工业、部分化工。
第三步,金融企业大规模对外扩张,中资银行、券商、信托和保险的旗帜飘扬在几大区域。受益标的:券商、银行、保险、信托。
郑虹(大同证券首席投资顾问):静待沪港通落地重点关注券商股
据记者 陈大禹
目前上证指数在冲高后回落,纠结于5日均线,行情呈现高位震荡。大同证券首席投资顾问郑虹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走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郑虹认为沪港通即将启动使利好兑现是重要原因。目前市场对沪港通的分歧在于沪港通能否真正的引来海外资金,这种分歧使得股指出现高位震荡;
其次,是因为10月经济数据的不乐观使市场对经济增速放缓继续产生担忧。由于去年的高基数影响,今年较多数据同比均出现下降,虽然环比表现略好于预期,但投资者仍存在谨慎态度;
第三,权重股的连续拉升使短期做多动能不足,同时历史套牢盘的抛压也使得股指短期有回调的要求。 郑虹表示,虽然短期股指出现高位震荡,但预计下行空间不大,目前来看,下方5周均线的支撑较强,同时政策面高层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有利于稳投资品种的再度启动,而稳投资品种主要包括特高压输配电、核电、城市水利建设、高铁等行业,这部分行业主要是权重股,有利于行情的再次启动;同时中期来看,随着行情的阶段性启动,券商板块将直接受益,第一,沪港通后深港通的预期升温;第二,创新业务如两融业务及新三板业务的蓬勃发展,为投资者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第三,前阶段行情的启动使券商财务报表好转;第四,互联网进程推动了券商内部竞争,有利于券商提高自力素质从而达到最优状态。(金融投资报)
顾铭德:沪港通不是大盘股的盛宴
金融观察家 顾铭德
沪港通即将来临之际,许多投资者抛弃创业板甚至主板市场小盘题材股,转买大盘低价蓝筹股。想当然认为沪港通之后,大盘股会大涨,小盘股会遭冷落。其实,炒股票没有这么简单,上半年两地交易所宣布两地通之时,沪港AH比价中,对H股有折价的大盘蓝筹A股,约40家上市公司,折价20%的有20家左右。而到目前为止,折价最高的万科,不到15%。折价总量不到20家上市公司,折价率高的只有10%左右。大部分银行股,尤其是中小银行,已经是H股对A股有折价。五大商业银行价格按港币与人民币目前汇价已经基本接轨。相反,许多小盘H股价格远比A股低,大幅折价。这说明,上半年当两地交易所宣布下半年会互通时,上海交易所大盘蓝筹股的平均价格上涨约15%左右,而香港H股的价格相对平稳。两地股价大盘蓝筹股按目前汇价计算,套利空间基本消失。对境外资金来讲,如果需要买大盘蓝筹股,在香港交易所可大量买入,而到上交所买,还会有数量限制,不是无限量的,如果套利空间大,当然会蜂涌而入。如今,两地价格基本接轨,不需要以套利为目的进入上交所。
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境外资金,准备通过港交所买上交所股票,是专门买银行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吗?问题在于其同样价格在香港交易所可大量买,何必经过汇兑舍近求远呢?所以,千万不要简单想像沪港通仅仅有利于大盘蓝筹股。近年来,境外资金在选股理念方面与境内资金其实非常接近。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结构中,传统行业,周期行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平均市盈率都比较低。而高科技、互联网、新能源、新技术等上市公司,不分盘大盘小,都有较高,甚至很高的估值及市盈率。阿里巴巴目前100多美元的上市价格,在上交所上市的话,什么价格,敢想吗?
由此,笔者推断,沪港通之后,大盘蓝筹股还是处在价格相对稳定的阶段。大涨大跌只是短期事件影响。真正受益的是那些没有到境外上市的高科技、新技术、新能源、软件开发、机器人、互联网等类似公司。这些公司一旦被境外资金所了解,其估值会大幅提高。另外,沪港通之后,境内投资者80%是个人、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每天成交量资金仍以境内投资者为主,境外资金只占很小比重,虽然有影响力,但绝对不可能成为上交所成交量的主力,就好比当年QFII资金进入沪深交易所,本来以为会改变沪深投资者结构和股价波动结构,最终发现,境外资金占比太少,根本难以主导市场。同样,沪港通之后,对股价结构影响大的资金,肯定是境内的机构和个人散户。千万不要把手中有发展前景的小盘题材股,过早恐慌性抛售。(金融投资报)
郭施亮:沪港通“通车”会否确立中期顶部?
财经评论员 郭施亮
虽然短期市场存在一定的调整要求,但是中长期指标正出现逐步走好的迹象。同时,存在多个热点权重板块走出了中长期底部的格局,整体的运行趋势发生了重要性的变化。
沪港通,是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的重要机制,意在打破两地市场之间的资金流动限制,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显然,沪港通被市场寄予了很大的期望。而在二级市场上,沪港通的“通车”预期也为市场带来了极大的提振。
以上证指数为例,自今年7月份启动至今,累计最大涨幅达到25%,并一度突破2500整数关口,成为近几个月以来全球表现最为强劲的股票市场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沪港通“通车”预期对券商板块形成了极大的刺激。以近期的数据为例,自今年10月底以来,券商板块短期累计最大涨幅已经超过20%,成为11月份表现最为抢眼的热点权重板块之一。 此外,作为以银行、保险为主的低估值蓝筹板块也有着不错的表现。至于前期备受市场关注的“A+H”板块,也在沪港通“通车”的刺激下出现了较为理想的反弹行情。
11月17日,即沪港通正式“通车”的时点。而在此之前,11月15日管理层仍将安排进行港股通交易系统的通关测试。由此可见,沪港通正式“通车”已经进入最后的倒计时阶段。那么,随着沪港通的正式“通车”,又会对A股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按照一般的规律,A股市场热衷于政策预期的炒作。然而,当重大性的利好政策出台之际,却促成了市场的中期性顶部。对此,也有不少评论担忧,沪港通的正式“通车”会否确立A股的中期顶部。
不可否认,在沪港通正式“通车”之前,A股市场出现了一波相对抢眼的表现,期间累计最大涨幅远远超出了市场的预期。与此同时,部分低估值蓝筹股也因沪港通的“通车”预期而遭到市场的热炒。显然,上述现象也印证了A股市场热衷于政策预期炒作的道理。
纵观最近几个交易周,A股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行情。其中,“沪强深弱”的格局相当突出。此外,在部分低估值蓝筹股及超级权重股的猛烈上涨的同时,不少中小市值股票尤其是存在亏损状况的股票出现了逆势下跌的行情。换言之,市场也逐渐从过去的“八二”风格转变为当前的“二八”风格。
赚了指数却赚不了钱,无疑成为不少散户心中的忧虑。随着上证指数重返2500整数大关,市场的运行格局却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其中,A股市场短期的累计涨幅相当惊人,存在不少的获利盘。与此同时,2500区域当属过去多年的密集套牢筹码峰区,指数上行的压力非常巨大。而A股市场的短期指标也发生了多处严重超买的迹象,并存在强烈的修整要求。
除此以外,随着融资融券规模的急剧上升,实际上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对于大部分投机客而言,因考虑到交易成本、持仓风险及系统性风险等问题,他们更热衷于中短期的操作方式。于是,在融资融券规模暴增至一定的水平之际,或者就是市场最危险的时刻。
显然,在上述的市场环境下,也为本月17日的沪港通正式“通车”带来了不少的隐忧。但是,笔者认为,虽然短期市场存在一定的调整要求,但是我们从市场的中长期指标分析,却发现相应的指标正出现逐步走好的迹象。同时,存在多个热点权重板块走出了中长期底部的格局,整体的运行趋势发生了重要性的变化。对此,也为市场的中长期走势带来了有利的支撑。
需要注意的是,临近年底,部分存在暂停上市或退市风险的股票需要分外小心。一方面,新退市制度即将施行,这类颇具风险性的股票的“保壳”难度陡然增加。结合年底或将出炉的注册制度,具有上述风险性的股票的“壳价值”也将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沪港通正式“通车”意味着两地市场的制度、估值等因素将逐渐趋于融合。在此背景下,作为高风险性的股票或将遭到市场的疯狂抛售。(金融投资报)
李志林:三年熊市的头部已经瓦解 做好明年冲击2800-3000点的准备
李志林(忠言)博士
从2008年算起,中国股市的熊市已经7年半。与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和经济危机下的美国股市、欧洲股市和日本股市的连创历史新高的走势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经济连续30多年全球遥遥领先的情况下,直至今年上半年,中国股市竟然还出现1974点,“13年涨幅为负”(2000年底就收2073点)。
值得欣慰的是,在管理层和广大投资者的努力下,本周股市终于连续5天和连续3天,将3年熊市的顶部2444点和2478点有效攻克了!
1、何以从多头市场转为牛市?
一是“双发动机”理论。过去3年,政府在强调“调结构、转方式”时,仅提发展新兴产业这一个“发动机”。近期,又提出“双发动机”理论:对传统产业也要“挖潜开荒”、升级到高端制造,使“老树发新芽”、以保证经济平稳安全,行稳致远。这不仅丰富了经济“新常态”理论的内涵,增加了经济发展的动力,而且对股市的热点拓宽,营造创业板、中小板的新兴产业股和主板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股双箭齐发,在更广阔的领域里推进结构性牛市,也有着重要的指向意义。相关个股已经在近期股市中开始有良好表现。
二是沪港通开启。这是人民币国际化、中国股市融入国际市场的开端,是不同的投资风格和理念碰撞的开始,尤其是可为A股引来3000亿资金的活水。而这3000亿资金,是在港注册的全球机构零利率成本的资金,其投资力度便非同凡响。
三是货币政策定向宽松的趋势更加明显。此前,人们仅仅把SLF(即短期借贷便利)视为货币政策宽松的信号,是股市重大利好。然而,央行的三季度报告,却意外地披露,9月、10月,已经通过MLF(即中期借贷便利),向商业银行投入了7695亿资金。这便是全面降息的信号。许多国内外投行预言,2015年,中国不仅将全面降准,而且至少会降息2-3次,必将会引来更多的外资和内资进入中国股市。这是股市转为牛市的最有力度的预期。
四是APEC会议的成功。此次会议至少有九大成就会影响中国的未来,支持中国的牛市。即展现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权、互联互通或追捧、启动亚太自贸区、中美管控分歧、中俄西区天然气协议、中日紧张关系有所缓和、中韩自贸谈判成功、北京反腐败宣言出台等。
2、沪强深弱的格局已经形成。
在经历了多年的“深强沪弱”后,不管人们是否承认,现时已经转为“沪强深弱”了。
从日成交量看,自10月30日起至今,沪市的成交量一直超过了深市。起初是每天超过200-300亿,本周竟超过500-800多亿。
从形态看,目前上证指数2478点,高于5周均线2392点上方86点,是连创新高的牛市走势。而中小板7684点,低于五周均线7802点下方118点,有筑“头”迹象;创业板1441点,低于五周均线1493点下方52点,有形成“双头”的迹象。
从市场热点看,沪市中,军工、国资改革、自贸区、迪斯尼、上市公司净资产大幅升值、软件信息安全、高铁、核电、高端制造等热点,题材丰富,精彩纷呈。而中小板、创业板因这两年涨幅过大,获利盘甚多,所以需要休整,并将经受业绩的考验,所以热点不够明确。
从估值看,沪市银行股市盈率仅6倍、沪深300市盈率仅8.9倍、上证指数市盈率11倍左右。而深成指市盈率超30倍、中小板市盈率42倍、创业板市盈率69倍。沪港通资金只进沪市,外资并不断制造不利于中小盘股的舆论,造成市场资金的转移。
所以我认为从沪港通到年底时段,沪强深弱的格局将难以改变。但也不能否认,创业板、中小板中有不少具中长线投资价值的股票。
3、沪港通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市场的风格和理念。
近日,一些QFII机构大力宣传,沪港通后,A股市场的投资风格和理念将转向大盘蓝筹股,而创业板、中小板中的中小盘股的泡沫即将破灭,将不断受到市场的冷落,并进入长期熊市。
我认为在若干年内不可能。因为,沪港通后,即使加上QFII和RQFII,也只有8000多亿资金,只占A股流通市值的3%,故不可能、也无力引导整个A股市场的机构和投资者去炒大盘蓝筹股,不像QFII在其它市场占30%以上流通市值,所以能改变了当地投资者的理念。
4、尽量少去猜“头部”。
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投资者在研判行情时,要改变熊市思维,加强牛市思维。
熊市中需要精心研究头部,因为一个大头部,往往储蓄一两年,甚至更长。
而进入牛市,则要淡化“头部思维”。牛市更需要研究的经济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主力行为面。当今,1.03万亿资金的基金,早已不是市场主力,一万多户亿元级的超级机构大户,才是市场最大的主力。他们的意图和行为,才决定大盘的方向。牛市没有人会割肉,所以还需要研究市场的平均持股成本。
头部都是转瞬即逝。记得2009年3478点成头部时,在3400点上方至收盘1天。2013年2444点成头部时,2400点上方也仅收盘1天。而现在,2400点上方已放量收盘11天,2430点上方已收盘7天,2450点上方收盘5天,这一带怎么会形成头部呢?2508点怎们能挡得住牛市的步伐呢?
5、用慢牛思维看待年末的可能震荡。
每年10-11月,我都强调“秋抢”,把胜利成果拿到手。
唯独今年,因为我断言已进入了牛市,于是调整了秋抢的含义。即主要把2年来涨幅巨大的创业板、中小板个股盈利落袋为安;在主板中选择有内生成长性加外生成长性的热点个股;保持七成仓位、三成资金;遇急跌加仓,遇急涨仍减为原仓;年内的高点很可能在2500-2600区间。即使大盘因期指交割、新股申购、融资盘平仓、部分机构年终结账,出现剧烈的震荡,但主板中必有一些强势股会展开跨年度行情。因此要强化慢牛思维,强化波段运作,强化精选个股,积极看待沪港通,做好明年冲击2800-3000点的准备。(金融投资报)
水皮杂谈:牛市来了,你却不在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马云,这个互联网通过华尔街创造的中国首富在阿里巴巴登陆美国股市的一个月里并没有感受到太多的幸福感;相反却是压力,以至于他非常怀念早年间一个月拿90多块人民币工资的日子。
这是矫情吗?
恐怕未必。
11月11日是阿里巴巴无中生有的杰作,可以说是马云忽悠功夫的集大成之作,所谓的“光棍节”却被演绎成了一场网购的圣诞节,非理性消费的“剁手节”,中国式“败家娘们”“愚人节”,虽然一枝独秀,但是责难之声也是不绝于耳,苏宁云商更是连出招贴广告直面攻击,引起的共鸣甚至夺去了数字的光辉。更让人诧异的是,尽管阿里当天的销售额达到93.4亿美元,较之2013年的57.5亿美元已经有了超过62.4%的增长;但是依然没有能够满足投资者的预期,阿里的股价应声跌落3.87%,虽然第二天有所反弹,但是隔天又是下跌幅度达到2.84%。当然,阿里的跌幅和它的涨幅相比是不值一提的,10月15日的时候,阿里的股价曾经到过82美元,而现在最高已经冲击过120美元,不到一个月的涨幅接近50%,市值也曾超过3000亿美元,马云的心肺功能已经承受了剧烈的考验,他现在惟一要面对的,或者是曾经沧海难为水,或者一骑绝尘求独败,否则只有成为市场的奴隶。
这就是上市的代价,甜蜜的烦恼。
其实,相比竞争对手,阿里股价的表现已经相当的完美,同在美国挂牌的京东,10月15日的价格也就24美元,现在在28美元附近,光棍节那天同样有1.68%的跌幅;而苏宁云商同期则从8.70美元下跌到现在的7.70美元附近,光棍节那天是暴跌5.58%;在香港上市的国美电器同期从1.40元港币下跌到现在的1.14港币,光棍节后更是暴跌达10%左右。
但是,环球同此凉热,这种同步在今后只会越来越一致,越来越升温,越来越同化,即将开通的“沪港通”就是催化剂。
“沪港通”的意义有多大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全面对外开放,意味着中国投资者全球投资的起步,意味着A股和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高盛的分析认为,“沪港通”大到令人无法忽视,为全球的投资者增加了568只可选股票,估计会带来1.3万亿美元的增量。而瑞银则认为,这个数字将会达到2万亿美元,如果加上预计中的“深港通”,那么中国一定会成为美国之外的世界第一大市场。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团队则认为,“沪港通”的落实表明中国监管部门对市场经济以及开放资本账户的意愿,同时国企改革及产业转型方面的改进也正在进行,A股市场目前只是刚刚起步,这一轮牛市有可能达到2006年-2007年的水平。摩根士丹利的指数表明,MSCI中国只有8.7倍市盈率,比MSCI新兴市场的P/E水平低估18%,未来中国MSCI有19%的上行空间,仅此就可以接近3000点。
旁观者清。
上证指数第一次突破2500点时,沪深交易额相加达到5700亿元,这个数值远高于上一轮牛市的天量4000亿左右,从目前调整的交易量看,日均也在3500亿左右,这种量在以前叫天量,现在叫常量。股市谚语,天量出天价,所以看见天量有人出货是很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一旦天量成了常量,新常态的心态就形成了,市场涨涨跌跌也就正常了,否则看到中国银行涨停就吓得半死,就以为主力拉指数出货,这样看盘早晚出心脏病,所以不如不看。
2015年春节还没到,股市小品已经有人在编排,獐子岛(002069)可以表演魔术《扇贝去哪儿了》;乐视的股民可以表演诗朗诵《董事长,你在哪里?》阿里的员工可以表演小品《钱多的烦恼》;李大霄可以和郭德纲一起表演相声《牛市来了》。
马云只有一个,股民却有千万,最大的悲剧不是你成不了马云,而是牛市来了,你却不在。 (.华.夏.时.报)
皮海洲:沪港通不会抹平AH股价差 过后还会体现
皮海洲
沪港通将于11月17日起正式通车,如何把握沪港通背景下的股票投资机会,成为投资者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尤其是A+H股的投资,更是投资者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情。
实际上,不论是拥有沪港通资格的投资者,还是不具备参与沪港通资格的投资者都对A+H股充满期待。有这种期待也是很正常的。毕竟在沪港通试点初期,不论沪股通还是港股通,在沪港两地上市的A+H股都是共同的投资标的,而且这类A+H股股票也是两地投资者所熟悉的,更容易成为两地投资者共同的投资选择。更何况AH股之间的股票价格存在一定差价,这很容易让投资者想入非非。如果A+H股都能彼此向高处看齐,其投资机会也将因此而出现。
这实际上已成为当下A股市场投资者的“投资指南”。正是在投资者的“围剿”之下,今年7月下旬曾跌至88.72点的AH股溢价指数到11月10日已成功站上100点大关,这意味着A股对H股的折价总体上已不复存在。而曾经折价的大盘蓝筹股等也已缩小了AH股之间的价差,有的甚至已经反超。目前折价最大的海螺水泥,折价率也就在10%左右(截至11月13日),AH股价差大有抹平之势。
但要完全抹平AH股之间的价差是不可能的。实际上,AH股之间的价差存在,有其合理的一面。虽然对于同一家公司来说,每一股股份对应的投资价值应该是相同的。但A、H股市场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市场,由于两个市场成熟度不同,投资者结构构成不同,投资者投资风格不同,同一家公司的股票在两个市场的股价定位不同是完全正常的。
比如,香港股市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投资者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因此其投资更趋理性。于是表现在对A+H股的投资上,一些有业绩支撑的蓝筹股更容易受到投资者追捧,而那些业绩欠佳的股票,则容易遭到投资者冷落。而A股市场由于投资者的不成熟,以投机炒作为主,如此一来,一些小盘股,哪怕是没有业绩支撑的小盘股,在各种题材的支撑下,也会被市场大幅炒高。相反,大盘蓝筹股则会被投资者冷落。于是就出现了蓝筹股H股股价高于A股、中小盘A股股价远高于H股的局面。这是两个市场投资理念的真实反应。
不仅如此,AH股之间价差的存在也是供求关系的一种体现。A股蓝筹股股价之所以低于H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与二者之间的流通盘大小存在一定关系。如折价幅度最大的海螺水泥,其A股流通盘约40亿股,而H股只有13亿股,二者的供求关系显然不一样。再如工商银行,A股股份2647亿股,H股只有868亿股,H股流通盘大大小于A股。正因如此,根据供求规律,A股股价低于H股股价也是有道理的。更何况,A股股价低于H股,也有利于A股自保。毕竟以银行股为代表的一些蓝筹股公司,更愿意在A股市场融资,同时A股市场还面临大小非套现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推高大盘蓝筹股股价,不仅市场力不从心,而且这种推高股价的结果,也只会让投资者付出更大的代价。
可见,AH股之间的价差有其合理性。虽然目前市场在大力拉高低于H股的A股股价,但这只是阶段性炒作而已,一轮炒作过后,这种价差还是会体现出来。更何况,目前A股高于H股的股价价差还大量存在,也没见市场主力通过打压其A股股价来与H股接轨。
因此,这就提醒投资者要注意两大投资风险。一是为迎接沪港通的到来,A股市场大幅炒高原本低于H股股价的A+H股公司A股股票的风险。这类股票原本以折价的优势吸引香港投资者,如今这种折价优势不再,其对香港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就不复存在。二是沪港通开通后,内地投资者大量买进AH股公司中折价的H股股票。由于香港市场的投资理念完全不同于A股市场,要想将这类H股股价炒高到与A股比肩的高度是得不到香港投资者支持的,相反正好给原来持有这类股票的香港投资者以获利了结的机会。(中国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