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将于11月17日开闸,两地投资人经历了长达半年等待。内地投资人更关注将对A股带来的影响,海外机构更倾向于投资哪些行业?他们的投资逻辑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绿靴求证:
1、AH溢价指数已经收窄
AH股溢价指数收窄至100以下,内银及内险H股普遍仍贵过A股5-15%。但溢价指数下降意味着两市价差逐渐减小,除个别估值差价较大的股票会受益,如中国建筑,AH两市的价差已经非常小。
2、“稀缺股”受到追捧
譬如11月10日,白酒板块领涨各大行业板块,涨幅高达4.06%,山西汾酒(600809.SZ)和古井贡酒(000596.SZ)涨停。机构认为类似白酒、中药等“独有”稀缺股有受益逻辑。
3、QFII投顾对海外机构布局预期
A股中被低估个股或基本面暂时有困难行业预期较好。海外机构可能不会马上投资短期被爆炒的概念,而是对基本面确定、估值不高的行业加仓。二线蓝筹股因为盘面小,涨势会比一线蓝筹股更加持久。
4、海外资金涌入速度预判分歧
南方基金杨德龙认为在三个月内可能就会把一年内3000亿元的额度用完;深圳私募机构负责人认为,海外机构会保持理性,实施长期投资行为。
智COOL:
海外并不像A股为散户市场,普通投资人会借助机构进行投资。海外机构并不热衷一朝一夕的短期炒作,进行投资决策时可能会避开前期被炒得非常高的概念股,相反,他们会加大对基本面暂时有困难、短期有挑战的股票的研究和投入,还有相对于港股稀缺的板块也会是海外投资者优先的考虑对象。
海外投资机构应该非常理性,会尽量去除掉情绪的影响和短期的压力,给自己投资决策创造更多自由度,不会一下子全盘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