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明雄:未来金融业的发展及定位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罗明雄:未来金融业的发展及定位

加入日期:2014-11-10 14:00:46

  【引言】

  金融业正在经历根本性的结构变革,国际资本流动不断增长,金融机构之间渗透不断加深,金融监管的功能和方法不断创新,世界范围内的金融自由化导致全球化和非中介化,各国金融体系已经变成了全球金融体系的一部分,金融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正文】

  一是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综合化趋势。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使得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各子行业之间的业务交叉与业务融合范围越来越广泛,依存关系越来越强。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的综合化,是金融机构拓宽业务范围、防控经营风险、提高盈利水平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金融产品结构、金融工具结构、金融市场结构、金融组织结构等的进一步优化和金融竞争的加剧,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综合化将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从而不仅将有力提升我国金融业的综合竞争力,推动我国金融发展进程,而且会大大提升金融满足各类经济主体需求的程度,增进国民的金融福利水平。

  二是金融资源配置的直接化趋势。虽然我国一直在大力倡导资本市场的发展,扩大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体系中的比例,然而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中银行业仍旧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间接融资仍旧是主要的融资方式。逐步提高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是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完善的市场型金融机制的要求,是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是有效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要求。随着金融脱媒和技术脱媒的趋势发展,银行业的金融中介角色逐渐弱化,直接化将成为金融资源配置的主流模式。

  四是金融监管的宏观审慎化趋势。审慎监管是指宏观金融管理当局为了减少金融动荡产生的经济成本、确保金融稳定而将金融体系整体作为监管对象的监管模式。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金融自由化以及国际金融监管政策的导向型,不断加大中国实施金融综合经营的压力,同时也催生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寻求变革的动力。国际金融危机给金融监管部门的一个重要启示,是针对单一机构的微观审慎管理无法有效地控制金融风险,难以保证金融稳定。实施审慎监管需要明确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主导地位,优化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货币政策体系,实现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效结合。

  未来金融业将立足一下主要方向重新定义其市场地位:

  (一) 现代金融业的先导性

  现代金融业属于第三产业,相比于其他的产业,现代金融业是一个先导性产业。现代金融业拥有聚集资金、配置资源、信息支配等功能,金融业本身运作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这一市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推动力和竞争力。金融业的先导性在于它已经发挥着社会经济的“核心指挥”和“大脑支配”功能,现代金融业已经向着产业化、工程化和信息为主要特征的龙头产业发展。通过货币资金的分配和组合、利率和汇率的调整、金融资产的选择、信息工具的提供等,不断拓展新的投融资领域,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从整体上促使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和快速发展。

  (二) 现代金融业的高度知识与技术密集性

  现代经济是知识经济,具体说是高度智能化、社会化、市场化和文明化的经济,知识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是先进生产力和现代文明的重要体现。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部门相比,金融业是率先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先进科技手段的行业,知识和技术含量高,需要具有相当水平和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与之相适应。特别是作为推动金融业发展不竭动力的金融创新,更要求金融人才必须以全新的理念和聪慧的头脑去面对现实,寻找有效的发展途径。

  (三) 现代金融业的风险性

  由金融业经营货币这一特殊商品以及金融机构的业务特征所决定,金融商品具有一般的使用价值,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金融业主要依托发展负债来经营资产,具有一套特殊的操作技术,并受到国家货币管理部门的宏观调节、控制和社会诚信度的制约。所以,一旦宏观经济政策调控错误、金融管理当局的宏观决策失误或金融企业的经营活动失败,必将破坏整个社会信用资金循环的连续性,导致局部甚至整个信用链条的断裂,最终会引发货币信用和金融危机,由此造成整个社会经济的混乱。而且,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虚拟金融资产的不断扩大和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金融的整个形态和变化机理都出现了重大变革。由此,在金融风险的规模、频率、传导和扩散等方面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促使金融风险诱发因素增多、不确定性程度提高和复杂性增强。据统计,1980年以来,世界上已有120个国家发生过严重的金融问题,由此导致的金融机构直接损失超过2500亿美元。可见,金融安全已成为现代社会一个重大而严峻的现实问题。

  对于我国来说,金融机构潜在风险和金融系统性风险不容忽视。银行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仍然突出,市场风险管理水平不高,内部控制需要进一步加强。银行巨量信贷增长存在风险隐患,贷款集中度风险日趋突出,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有所加剧。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普遍存在资本金补充压力,证券期货保险类机构的经营机制和风险管控能力需要加强,普遍存在的顺周期行为和监管会计等制度因素,不利于防止和化解系统性风险。在分业监管体制下,对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业务的监管存在空白与漏洞。此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融资主体和部分金融理财产品存在风险隐患。

  (四) 金融业的服务性

  实践证明,金融业的一切经营活动的宗旨就是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具体表现在:为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提供融资服务;为提高经济效率、降低成本提供货币收支结算服务;为保障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提供信用记录服务;为保障政府和社会成员利益、防范风险提供信息服务等。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金融资产的证券化、金融业务的拓展、金融电子化程度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同时,通过金融业的优质服务,也实现了金融业自身的价值和金融业更好的发展。所以,社会公众不仅是金融业服务的对象和市场,也是金融业生存之本,发展之根和竞争力之源。


编辑: 来源:搜狐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