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开采行业:政策托底煤价小周期上涨提前_行业研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文章正文

煤炭开采行业:政策托底煤价小周期上涨提前

加入日期:2014-10-17 16:21:16

  对冲政策:意在改变行业继续恶化趋势

  限产减产政策:限产减产的政策预期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对于全国特大型煤炭企业的减产号召,另一方面则是发改委对于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的通知的发放。而9月,发改委要求各地区煤矿完成煤矿产能的登记建档和公告,该政策对于煤矿超产形成了进一步控制。

  进出口政策:关键是通过税收政策对冲国内外煤价倒挂,解决煤炭出口企业盈利问题,短期可以一定层度上缓解国内供求矛盾,稳定国内煤价,但中长期看体量较小,对平衡国内供求格局贡献有限。

  资源税:资源税改革将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税率的调整在2%-10%的范围内,我们在假设其它涉煤税费未及时清理的情况下,不同资源税率情境下,资源税改革对于各地区、煤种及上市公司的预测净利润同比变化进行了测算:单个煤企来看,大同煤业受影响最大,若剔除净利润过低的影响,则是平煤股份净利润受影响最大。分煤种来看,2%水平下无烟煤受影响最大,主要是露天煤业2013年资源税水平已超过2%;4%水平下,褐煤受影响最大。分地区来看,2%水平下山西受影响最大;4%水平下,内蒙古受影响最大,主要是2013年资源税率已接近2%。

  商品煤质量管理办法:基于环保和充分利用国外优质资源考虑,更多从煤炭消费的方向提高用煤质量要求和标准。

  资源整合:行业内着有序建设,把握节奏,合理释放产能;行业间合理平衡煤企电企利益,鼓励煤电相互合资参股;国有企业改革,已有资产以集团集体上市为最佳选择,新建大型能源项目,民资参股可能性较大。

  政策托底,煤价小周期上涨拐点提前

  窗口指导和其他对冲政策:限产、提质、控制进口,促使国内动力煤价上行已经启动,但中期上行动力仍不足。商品煤质量管理办法出台和进出口关税调整将对行业中长期供求关系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但短期效果还需根据详细条款和配套执行措施和力度观察

  对冲政策出台的主要意图:目的在于协调和平衡煤电利益,稳定煤价运行预期,控制煤企亏损面,保证煤炭企业平稳运行,总结来说,主要是托底。

  风险提示

  跨省及大型煤炭企业间的博弈加剧,电企和煤企间利益冲突加剧

(责任编辑:DF120)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