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A股市场上以自贸区、京津冀为代表的区域板块遭遇资金轮番炒作,提振了市场的热度和人气,也成就不少妖股牛股。
三季度以来,沪深两市在权重股的引领下跑出一波300多点的阶段性反弹,复苏的大蓝筹“抢”走了地域概念股的风头。近一个月来,天津板块在政策利好下的强势突起,以及新疆板块个股的活跃表现,令“地图炒作”再度升温。
回溯市场中最具代表的区域类个股异动时间轴,股价涨跌路径中既埋伏暴涨暴跌的陷阱,也潜伏牛股利好的基因。
上海自贸区:个股暴涨暴跌 地图炒作接力
上海自贸区是新一届政府在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施积极主动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资本市场上的自贸区概念也成为去年最火的区域题材,被视为新一轮“炒地图”的始祖。
观察上海自贸区概念的炒作历程,期间有三个重要时点不容忽视。201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建设好、管理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并开展若干新的试点。此为消息初始传出时点;2013年7月3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此日期为方案出台时点;2014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则为“落地”时点。
从3月消息传出至7月方案出台,市场和资金处于炒作前期的观望和酝酿阶段。直到7月政策出台,相关概念股终于启动拉升,这一轮行情发酵期大约维持了两个多月,其中龙头股外高桥连拉12个涨停板,上海物贸、陆家嘴等代表个股涨幅亦十分可观。总体来讲,上海自贸概念的炒作顺序以地产股为急先锋,基建、港口类个股紧跟其后,随着行情不断推进,金融改革与文化概念股也加入大涨队伍。
或许是自贸区题材太过火热,8月至9月,“炒地图”向长三角以南的东部沿海地区迅速蔓延,舟山自贸区、厦门自贸区、粤港澳自贸区等概念股相继被热炒,一场浩浩荡荡的地图行情就此展开。
“蜜月期”总有结束之时,股票不会永远单边上涨。9月29日自贸区挂牌,政策“落地”意味着一轮想象空间的暂时关闭。进入10月后,上海自贸个股纷纷大幅回调,至年末多数个股竟然回吐了此前涨幅的40%至60%不等,即所谓“涨得凶,跌得也凶”。以外高桥为例,从当年3月5日至9月29日,该股最高区间涨幅达478%,至年末的涨幅骤降至190%。陆家嘴的涨幅则从最高的153%回落至47%。
通过以上时间路径的追踪,我们看到上海自贸区概念经历了消息观望期、股价暴涨期和股价回落期三个阶段,这一轮行情源自资金的炒作。不过从长远角度看,自贸区对于相关行业和上市公司还是有积极影响,许多个股在暴涨暴跌后仍然累积了远高于市场平均表现的盈利。
京津冀一体化:题材辐射广 时间跨度较长
自贸区炒作的余温尚未褪尽,游资青睐的又一大区域题材“京津冀一体化”横空出世。201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并作重要讲话。
受此消息,A股市场上的京津冀个股开始蠢蠢欲动。从3月到4月中旬,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预期成为概念股上涨的主要推手。以华夏幸福、荣盛发展、万通地产为代表的房地产公司,和以廊坊发展、宝硕股份、冀东水泥为代表的多只基建类股票,在这一个半月内的累计涨幅高达70%-90%。
与去年的上海自贸相似,京津冀概念的第一波炒作同样是由土地升值预期利好的地产股所引领;但两类概念的炒作起始时间点有所不同,前者的启动时点于政策出台后,后者在政策尚未落地的消息酝酿期便率先发动攻势。
对于二者的时间差异,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上海自贸区直接利好上海本地的四十多只相关股票,京津冀一体化所辐射的行业更多,涵盖交运、港口、仓储、物流、房地产、环保、水泥、天然气化工、城际铁路等领域,所在地区的股票标的数目也超百只。两大题材的市场覆盖面和期望值有所不同,因此资金的反映也呈现出差异。
伴随着时间的推进,京津冀一体化方案迟未正式落地,京津冀概念股在整个夏天陷入了震荡整理,但回调幅度有限。这段相对的沉寂期只持续到了8月末,在国务院批准天津港口岸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计划的利好刺激下,以天津自贸区为代表的港口股和天津本地股全面爆发。此外,环保、医疗类的京津冀个股也在行业消息面和全市场板块轮动下开始了一波凌厉上攻。
透过以上时间脉络,可以发现由于从消息传出到政策落地的时间较长,京津冀一体化概念的时间跨度得以延长。在此期间,细分领域政策的先后推出,也会对相关行业板块的轮动造成影响。
申银万国首席策略分析师桂浩明在比较自贸区和京津冀两大题材时表示,通常所说的“炒地图”,即区域板块轮动。京津冀一体化的炒作范围仅限于当地,所以并不属于炒地图大军。自贸区概念则是一个独特的拓展。从地理上看,今年的地图炒作题材只有“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炒地图:故事背后隐藏难以预估的风险
资本市场本身对于风吹草动的消息异常敏感,资金看中的是行业和个股的未来预期,题材和概念股的炒作,对于市场人士而言早已司空见惯。
知名职业证券投资人花荣在谈到地域炒作时告诉记者,股市中炒地域的热点是周期现象,每当市场处于强势,但又没有其他明显的炒作题材时,某个有即时题材的地域板块就容易受到游资主力的炒作。炒作地域板块有三个注意点:第一,对一些地域的经济政策、大事件要有意识的提前预判;第二、需注意一些活跃地域板块的龙头品种技术走势状态;第三、对突发性消息保持敏感性,并对相关股票的异动敏感。
花荣分析称,同样是地域板块炒作,力度往往有所不同。像上海自贸、京津冀等题材的炒作比其他地域题材力度大,主要是因为这些题材更加有影响力。
大同证券高级分析师付永翀也认为,A股市场中的“炒作”都有可遵循的逻辑,今年市场的主流情绪集中在改革红利的释放,因此需要特别关注政策走向。地域题材中的自贸区和京津冀之所以涨得突出,是因为符合市场预期和炒作逻辑。
“投资者在追逐题材时要小心,那些没有业绩支撑的个股,在股价炒到高点后必然有回落的风险”,付永翀警示投资者。
多位接受采访的市场资深人士都特别提示了“市场情绪”和“市场预期”。由于信息与资金的不对称,普通的散户投资者对于“市场情绪”可能无法准确把握。对此花荣表示,对大题材很恰当的把握时机,于一般股民来讲的确有难度,他们难以预判消息,只能根据热点爆破第一天的主力炒作热度,在第一时间追。
在此,借用机构的一句描述,“地域板块炒作是低估值、低绝对股价、大故事标的的组合,提前布局需要承担时间成本,盲目追风需要承担金钱成本,以及难以预估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