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面简述】:
沪深股指早盘窄幅震荡,创业板指大涨1.2%接近新高,从盘面上看,土地流转、软件、手游板块领涨,上海自贸区概念强势反弹,机器人概念跌幅居前。银行、证券、保险的上涨,推动沪指收复2050点,而房地产板块的触底回升,激发了市场做多热情。午后市场风云突变,权重股再次充当做空主力,保险股创调整新低。上证指数击穿前期低点2029点。创业板也出现惊魂一跳。
【板块方面】:
受利好消息刺激,页岩气板块和沉寂已久的土改概念股盘中再度崛起。房地产板块的探底回升,激发市场做多热情,新华联、中弘股份、运盛实业强势涨停;手机游戏、上海自贸区、云计算等概念早盘也表现出彩,板块涨幅超2%。而节能照明、污水处理则出现小幅回调。
【消息面】:
1、历史存量保单投资蓝筹股试点将启动
继创业板股票向险资开闸后,蓝筹股迎来险资活水。保监会8日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同意,保监会近期将启动历史存量保单投资蓝筹股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部分持有历史存量保单的保险公司申请试点。
2、踩线发行老股躁动牛散抢筹新股发行“三高”冲动难消
新宝股份、我武生物1月8日进行网上申购,纽威股份、楚天科技将于1月9日进行网上申购。不少投资者期待新股发行“三高”能成为往事,打新盈利预期更加明确。不过,从已经披露发行公告和招股说明书的公司看,新股发行“三高”的冲动并没有完全消除。一个明显的迹象是部分新股发行价处于合理定价区间上限附近,有的新股发行价甚至超出了上限。
3、打新+波段险资“两手”搏击2014
“我们将主要参与新股申购,二级市场投资将非常谨慎。”对于险资可投资创业板股票,一家中型保险公司投资总监表示,目前险资权益投资比例大概在10%左右,投资创业板股票的开闸和试点历史存量保单投资蓝筹股可能带动行业内仓位水平的提高,但其所在公司仍将维持5%左右的比例。
【巨丰观点】:
午后,股指大幅跳水,证监会救市组合拳第一季失败,大盘如此风雨飘零,与IPO加速发行不无关系!目前的节奏,春节前发行完毕50家公司已无任何悬念,其中还包括陕西煤业这样的巨无霸!预计短线市场仍难以转强。
市场连续低迷,管理层发出救市信号。而汇金公司、保监会、以及破净蓝筹公司或将合力打出救市组合拳。而上市公司的业绩回升,也将促使A股反弹。但目前看,这种救市收效甚微。
近期创业板连续的上涨接近新高,但是整体趋势已经接近尾声,不宜追涨,短期来看,随着政策预期加强,超跌周期性板块或迎来反弹,可适当关注。
证监会召集央企和银行等蓝筹公司,希望破净公司回购股票。汇金公司1月3日、6日连续两天买入蓝筹ETF基金,累计20亿元,给股市注入一丝暖意。此外,外汇占款激增佐证没有出现钱荒,保险资金获准投资创业板股票以及放行历史存量保单投资蓝筹等利好接踵而来,给短期A股注入一剂强心针。
在2013年年报披露大幕将要拉开之际,上市公司也加快了发布年报业绩预告的步伐。数据显示,截至昨日,沪深两市共有1009家上市公司发布2013年年报业绩预告,其中,业绩预喜的公司达到635家,占比62.93%。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将促使A股展开估值修复行情。
从具体操作策略看,在今年市场系统性风险较低的背景下,巨丰投顾丁臻宇建议投资者逢低吸纳三类优质标的,包括:成长性确定的中小盘股票、估值明显偏低且具备股价催化剂的大盘蓝筹股、行业出现拐点的股票(比如LED,冷链物流等)。此外适当关注防御类品种:比如农业、消费、零售百货、跌破净资产的银行、钢铁等蓝筹板块,但切忌重仓博弈。
证券时报:冰火两重天续演 创业板须防捧杀
周三A股主板、创业板“冰火两重天”继续上演。在保监会准许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的利好刺激下,创业板综指大涨3.29%,首次站上1300点整数关口,报收1321.15点,创出历史新高。但上证指数继续沉沦,收盘下跌0.15%,开年5个交易日下跌了3.4%。同时,昨日创业板成交达到421亿元,创出历史天量,接近沪市昨日成交的七成。
今年开年创业板与主板显著分化的走势是去年的延续。2013年沪指全年下跌6.75%,全球排名倒数第三;但创业板综指大涨74.73%,表现名列前茅。深成指和中小板指同样是分化走势,中小板指上涨17.54%,深成指下跌10.91%。
那么,面对如此分化的结构性行情,投资者把握机会的能力如何?一份“2013年您在A股市场的整体收益状况如何?”的调查结果显示,盈利的占比仅约一成,盈亏平衡的占比6.26%,其余超过八成投资者亏损。尽管上述调查样本只有1215票,样本总数不高,但也基本反映了去年亏损者居多的状况。
近5年机会大于风险
事实上,A股现状比投资者的认知和投资效果要好。如果将上证指数、深成指、中小板指、创业板综指四大指数作为4只股票等额投资的话,该投资组合去年的平均收益达18.65%。也就是说,投资者以四大指数为标的做一个组合,将获取相当可观收益。不过,如果以四大指数市值作为权重股的话,则去年的加权平均收益率仍是负数。
具体的统计数据更加说明问题。按照2013年度取得正收益、收益率大于3%(参照存款利率)、收益率大于6%(参照贷款利率)、收益率大于8%(假设为合理目标收益)四档进行统计,在A股2468只股票中,四个档次分别为1692、1619、1519和1471只,占比分别为68.6%、65.6%、61.5%、59.6%。也就是说,将近七成的股票2013年上涨,将近六成的股票年度涨幅超过8%。两市2468只股票的算术年度平均收益更是高达27.74%。
我们把统计区间扩大至2009年-2013年,按上述同样档次分类计算,5年累计收益分别扩大为15%、30%和40%三个档次,则分别为1593、1419和1311只,占比分别为64.5%、57.5%和53.1%。如果计算所有股票过去5年的累计算术平均收益,则高达89.1%。
如果我们把年度目标收益率定为8%,5年累计目标收益率为40%,2013年有1471只实现了预期目标,占比约六成,2009-2013年的5年里有1311只实现预期目标,占比超过五成。也就是说,在过去5年里,我们在不用任何思考的情况下,年度获取8%收益的概率超过53.1%,其组合预期收益率为4.25%(预期收益率8%×概率53.1%),2013年的组合预期收益率达到4.77%,明显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以来的市场机会显著高于风险。而这与多数人的风险认知与操作结果明显不同。为什么会这样?还是那句话:少数人赚了多数的钱。
2014年结构双重分化
证券市场机会总是层出不穷,却似乎又让人难以捉摸。数据不会骗人,再让我们看看哪些行业受到了市场的追捧。 在申万102个二级子行业中,2013年,互联网传媒年度涨幅高达183.8%,营销传播、医疗服务涨幅超过100%,此外,医疗服务、计算机应用、文化传媒、计算机设备、半导体、环保工程等涨幅居前。在10大年度牛股中,互联网和通信设备占据6席,网宿科技涨幅超过400%,其他如掌趣科技、中青宝、上海钢联、天喻信息、乐视网涨幅均超过300%。而黄金、煤炭开采、水泥制造、饮料制造、房屋建设等板块跌幅超过13%。统计时间延伸到2009年至2013年5年间,医疗服务、互联网传媒、营销传播、生物制品、中药、文化传媒、半导体、计算机设备、电子制造等板块的累计涨幅均超过150%。
上述统计数据说明:第一,结构机会来源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创新经济领域,因为这是经济转型的方向;第二,这种结构性机会具有持续性;第三,传统行业缺乏明显投资机会。 如果说2013年是主板和创业板的显著分化行情,未来的结构行情可能更加复杂。一方面,创业板连续上涨积聚了风险;另一方面,不断下跌也使主板释放了风险。2014年更可能的是双重分化,主板和创业板内部均呈现出个股分化走势。就短线看,在保险资金可以投资创业板的利好刺激之下,创业板综指创出天量新高后仍有上冲的潜力。但在连续上涨估值高企之下,投资者也要提防被别有用心的资金诱多捧杀。 (作者单位:天源证券)
中国证券报:创业板W型反转需破天量天价魔咒
新年伊始,创业板的逆预期新高秀,着实令人眼馋;不过,利好刺激下的天量成交,却暗藏隐患。天量天价的魔咒难免会对创业板的新高之旅构成压制,不过在深市打新热情持续高涨的带动下,创业板指数再创新高已几无悬念。分析人士表示,逼近新高的创业板指数若要就此构筑W底的完美形态,进而开启反转之门,一是要打破天量天价魔咒的束缚,二是要继续强化小盘成长股走牛的中期逻辑。
两因素加快创业板创新高节奏
近来,创业板走出了一出逆预期的超强戏码。自2013年12月24日以来,创业板指数便开启“快涨键”,11个交易日以来九涨两跌,期间累计飙涨13.05%,基本上将12月份的“失地”全数收回。如今,创业板指数强势站上1400点整数关口,离历史高点1423.97点仅有20余点之隔,再创新高已几无悬念。
应该说,创业板指数本轮的快速拉涨,并不在市场预期之内。2013年12月初,证监会突然宣布新股重启之际,创业板一度以踩踏式暴跌进行回应。不过,随着阶段下跌风险的初步释放,创业板也逐步迎来止跌企稳行情。而近来推动创业板的快速拉涨,更多是源于两方面因素的推动:
一是深市打新热情的高涨客观推动了资金加大对深市股票的配置,进而推动了创业板指数的逆预期上涨。回顾去年12月份证监会突然宣布重启IPO的情形,当时券商机构几乎一致认同创业板的末日已然来临,即巨量的供给冲击首先会冲击创业板。然而,沪深交易所发布的打新规则,却在一定程度上搅乱了这一预期。很显然,资金对深市小盘股的打新热情要明显高于沪市股票,为了增加中签率,投资者当然要加大对深市股票的配置,这其中创业板的明星成长股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资金配置的重点。
二是保监会发布险资可投创业板的新规,客观上也加快了资金进驻创业板的进程,创业板指数昨日大举放量上攻,强势站上1400点整数关。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基于保险投资的特性,此次险资可投创业板最多会带动险资参与深市打新,短期带来的更多是情绪性的提振,其对创业板的实际效应还有待观察。
创业板W型反转尚待验证
如今,创业板指数正向历史新高发动进攻。从技术上看,创业板指数的W底形态初具雏形,如果创业板再创新高后延续上行通道,则W底的反转形态就正式确立,届时小盘股仍将成为2014年“造富”发源地。
不过,创业板的W反转戏,首要的就是要打破天量天价魔咒的束缚。目前来看,在利好消息频出的推动下,创业板的交投热情正趋于极致。正所谓盛极而衰,短期资金对创业板的过度炒作,势必会埋下其后调整的隐患;再加上随着新股大批量的发行上市,正面的供给冲击还是会逐步显现出来。除非资金源源不断地进驻创业板股票,否则打新带来的资金分流势必会对存量创业板个股构成压制,因而创业板的反转戏必须要突破天量天价魔咒的压制。
更深远地看,创业板的弱市受捧,仅仅是源于资金应急式的反应,还是代表着转型期成长占优逻辑的深化,还有待继续验证。目前来看,管理层正着力安排多举措缓冲新股发行所造成的供给冲击,创业板也就得以在重压之下走强。不过,随着新股发行节奏及规模的扩大,创业板还能否真正扛住供给冲击,还是个未知数,投资者对此需要保持密切的关注度。
此外,尽管转型期成长占优的逻辑依然奏效,但这一逻辑并不能脱离2014年的整体大环境。无可回避的是,在中央着力去杠杆以及地方融资平台融资需求依然旺盛的背景下,2014年的资金利率大概率依然会高企,不排除个别时间点再创历史新高的可能,而资金面的趋紧无疑会对股市构成重压,在此背景下,市场不太可能走出趋势性的上涨行情。即便短期遭热捧的创业板,也很难在此环境下独善其身。应该说,2014年,市场的机会大概率仍会集中于小盘成长股领域,只不过不同于2013年创业板的指数行情,2014年创业板更可能会呈现出分化的特征,只有少数优质成长股方能抵御住弱市的洗礼。
上海证券报:拯救蓝筹股 先要调整市场结构
鉴于蓝筹股的持续下跌,多家大盘蓝筹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据称被召集参加有关加强市值管理的专题会议。蓝筹遭抛压,笔者以为主要是A股市场过度投机的内因所致,因此,拯救蓝筹股,不仅上交所要采取相应举措,多个监管部门都应共同参与。
也许大家不约而同要问的是,同样面对IPO重启的大环境,何以蓝筹股一蹶不振,创业板却相对较为坚挺?原因其实也简单,在A股市场总市值达到一定量之后,炒家要在整个市场全面铺开地毯式炒作早已力不从心,他们的应对办法就是自我缩容,围绕创业板等小市值板块精耕细作,所以公募、私募、牛散等大额投资者纷纷涌向创业板。目前创业板流通市值还不足万亿,而这些大额投资者能轻松撬动的市值应在数万亿。也就是说,若放任这些大额投资者扎堆创业板炒作,除非创业板市值增至5万亿元左右,否则市场跛脚的局面难改。
据称,2014年将有大约200至230家在审企业完成发行,融资额估计约2000亿元。现在看来,即使这些股票全部在创业板挂牌,主力也完全能消化。而且,基于IPO重启后小盘新股暴炒预期,创业板反而被牵引上升。
A股市场过度投机的根源,在于包括大额投资者在内赚快钱的冲动过于强烈,多数上市公司红利回报有限,即使一些蓝筹公司红利回报也只与债券投资利息基本相当,因此,要赚快钱、赚大钱,就只能通过参与大幅波动的投机品种炒作,而参与打新和炒新,就可能短期之内获取暴利差价,这几乎成为市场约定成俗的潜规则,市场各方都在有意无意中默默遵守。看招股书,一些即将发行上市的新股质地平平,然而机构等投资者早已按捺不住,放言就是要打新,根本不在乎新股质地如何。
如此看来,要重振蓝筹雄风,将A股市场打造为真正的投资市场,先要改变沪深股市的市场结构。上交所可考虑引入高科技等中小盘股上市。一个阶段以来,上交所也在反思,上海市场是否充分适应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和节奏,匹配了投资者的需求和诉求?既然意识到这一点,就应大胆行动,不要被大盘蓝筹市场的定位束缚住手脚,快改变单纯的大盘股市场形象,而监管部门也应鼓励交易所为此展开良性竞争。原来以大盘蓝筹为主的纽交所,近年不就在高科技等领域与纳斯达克等展开了强有力竞争吗?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优酷、当当等就都在纽交所上市。现在,一家公司可以在纽交所与纳斯达克同时上市。所以,不妨考虑允许企业在沪深交易所双重上市,尤其是在上交所和创业板双重上市。一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估值可达到四五十倍市盈率,或许在上交所上市估值就会比这少一半,市场投机惯性已造成交易所市场的严重分割。允许双重上市,同样一家公司的股票,如果在两个市场价格不一样,那么通过融券等机制就可跨市场套利,这就可强制击破两个市场分割壁垒。
此外,还可以考虑让蓝筹公司通过分拆在创业板上市。国内一些上市公司分拆上市已有不少先例,但主要是分拆到境外上市。现在,对于满足特定条件的蓝筹公司,不妨允许其分拆资产申请到创业板上市,以逐渐填平两个市场的鸿沟。
再怎么说,市场到底还是有部分理性投资者的,只要蓝筹公司分红回报可观,且不频频伸手向股东要钱,蓝筹股还是会受到这部分投资者追捧,其股价还是有底部支撑的。这需要大力推动蓝筹公司加大回报投资者力度。
推动新股集中上市,这是之前市场和监管层的共识,不知为何此次IPO重启没有提及,笔者希望尽快推动新股集中上市,抑制炒新泡沫。
创业板公司当然有一部分有高成长性,但也不排除目前个别公司股价的蹿升是操纵所致,为此要严打市场操纵投机,防止经过包装的新型庞氏骗局在创业板公司上演。
新股发行改革以及IPO重启的意义,在于做优市场增量,如果市场体制机制不完善,即使增量把关再严,最后仍将变质,为此应围绕做好存量,加快体制机制的改革步伐。看眼下投资者对IPO重启热情高涨态势,市场还缺乏发现价格的根本动力,新股发行最大效果或许就是制造一批新土豪,而做优存量远比重启IPO重要得多。
(作者系资深经济研究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