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具有深厚的电力行业资产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专用知识沉淀,在企业发展中建立了完备的行业专用资源系统,并形成了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在智能电网加速建设和“三集五大”加速发展的行业大环境下,公司产品与服务的一体化流转优势将更显著,客户粘性有望持续加强。 公司将围绕现有核心平台进行电力行业的产品、服务创新,并将基于可视化核心技术进行新行业领域拓展和业务形态的创新。预计公司2013-2015年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26%,基于可比公司相对估值,并考虑新的发行规则,我们认为公司合理价值范围为人民币39.0~46.8元,对应2014年摊薄后市盈率为23.7~27.8倍。 公司在智能电网全寿命资产信息化管理软件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公司对电力行业理解深刻,具有较强的信息化业务能力。公司在长期发展中,完成了行业专用的资源库系统,并基于GIS的可视化系统等核心技术平台,摸索出了软件+服务的商业模式; 智能电网行业信息化方兴未艾,市场集中度将提高。电力行业信息化还有较大的发展纵深,智能电网推进与下游客户对信息化需求将催生新增市场。当前,电网等主要下游客户发展趋于集约化、标准化,进而推动信息化需求的标准化与一体化,市场集中度将加快提高,领先企业的优势将更明显。 持续研发投入完善基础技术平台稳定性、开放性和通用性,不断提升公司运营能力。公司软件和技术服务的现场实施能力依赖基础技术平台,稳定、开放的基础平台将算缩短现场项目的实施周期,对企业运营效率提升显著。公司过去四年间的运营效率持续提升了近两倍,正反映了公司持续在研发投入的结果,我们预计这一趋势有望继续。 强大的基础技术平台支撑软件和技术向非电力客户和非电力行业拓展,同时支持业务形态超标准化产品和服务创新。通过在电力行业的长期耕耘,公司积淀的基础技术平台也适合于其它通道类、管理模式长链条基础设施行业,如交通、石油等,过去五年非电力客户占到20%,为行业市场拓展奠定基础;在强大的基础技术平台上推动模式和服务创新,实现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是公司近年来持续研发支出重点,预计公司移动应用服务产品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募投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公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基建管控标准化管理系统开发、核心平台升级及移动应用开发。未来公司核心平台将能支撑更多的业务应用,产品应用领域也将更广阔。 估值 根据相对估值和绝对估值,并参考新的发行规则,我们认为公司合理价值范围是人民币39.0~46.8元,对应2013年摊薄后预测市盈率31.2倍~36.6倍,对应2014年摊薄后市盈率23.7-27.8倍。 (责任编辑:DF0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