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政府近日明确,扎实推进国家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建设,探索通过容积率奖励、公租房试点等政策措施,促进住宅产业化规模发展。
“今年我们从政府手中接了不少项目,除了济南西客站片区安置三区工程30班小学项目和B4地块中学项目,还包括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的7000套保障房。从业10多年了,估计今年可以扭亏为盈。”15日,山东万斯达集团董事长张波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乐观地说,一直追梦住宅产业化的他,有望在政策东风的支持下走出亏损泥沼。
投入以亿计
导报记者初次见到张波,是在他的茶室里。茶室古色古香,周围有水道环绕,水道里的游鱼清晰可见。
张波告诉导报记者,万斯达大厦是山东省第一栋建筑产业化钢结构办公楼:“1999年,我们建万斯达大厦时就已运用主体结构产业化技术,只不过当时还没有这一称呼。现在不管是住宅产业化、建筑工业化还是建筑产业化,实际都是一个意思。”
建筑工业化其实很简单,就是将传统的建筑工地建造模式搬到工厂流水线。现在建筑都是采用现浇结构,而工业化是指分工合作,由工厂流水线生产建筑物的大部分部件,工地负责组装。“像造汽车一样在工地进行建筑部件的装配。”张波是建筑工业化的“发烧友”,研究这一行当已经有14年,“不过,截至去年,公司还处于亏损状态。”他说。
从2001年住建部批准建立“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试行开始,不少像万斯达这样的企业还在生存线上挣扎着。
“这10余年来,建筑工业化走得太辛苦了,推动起来也太难。”一向乐观的张波谈及付出就感慨万千。
据悉,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进住宅产业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后,这个行业并未享受到政策和资金的扶持,迄今为止行业标准仍是空白。
“这是个‘烧钱’的活儿。”张波直言,转向这个产业后,他几乎年年亏钱,“房地产上挣点儿钱全砸到这个行业来了,有近1亿元。万科地产的人跟我说,在工业化上他们至少‘烧’了30亿元。”张波告诉导报记者,这1亿元都是用于PK整体装配式快装体系等核心技术研发的费用。
为了更快地抢占国内建筑工业化市场,不少企业纷纷投入巨资研发主体结构预制技术。几家国内的先驱企业在探索中走了不少弯路,投入了10多亿元却没有找准方向。“在中国产业化领域,万科是我非常尊重的一家企业,它是中国的一面旗帜,我是跟在万科地产和王石(万科地产创始人)的后面走。”张波说前面的很多“地雷”、“陷阱”都被王石先踩了,“所以万科花费的成本比我大很多。”
不过动辄几亿元的技术研发费用,在建筑工业化行业里似乎已见怪不怪。深圳市现代营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谷明旺告诉导报记者,“汶川地震之后,我就在广东省中山市研究主体结构建筑,这几年几乎倾家荡产。绍兴宝业集团在建筑工业化实验室上估计也有近2亿元的投入了,何时能收回谁也不知道。”
除了研发成本高之外,施工成本高出传统施工工艺7.1%,这也让不少开发商望而止步。张波说:“装配式住宅要求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所以前期需要在机械设备上投入大量资金。一个行业从头开始熟悉流程和生产设备,成本自然低不下来,但这并不代表成本永远会居高不下。像日本、美国、欧洲、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它们的建筑工业化程度高,构件标准化生产流程成熟,再加上本身技术已经非常先进,成本也就低了下来。”
“人工费用不断上涨,一个在工地上有些技术的工人,一天的工资是500元,而且这个数字还会不断攀升。我认为这也是倒逼建筑工业化实现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张波给导报记者举了个例子,“工业化一开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形成规模之后,一年生产10个杯子和一年生产100万个杯子,其成本可能会相差10倍或者十几倍,所以说,产业化成本降低的关键是实现规模化发展。”
冲击传统模式
“工业化给建筑业带来的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解放了建筑工人,建筑工地上原有80%的人都不需要了,可能只需要留下20%的人,并且这20%的人的劳动强度也会大大降低。需要指出的是,80%的人并不是失业了,而是进入了工厂。他们在流水线上工作,不再像‘蜘蛛侠’一样在脚手架上干活了。我希望以后没有农民工,只有工人。”张波说。
走进万斯达集团济阳工业园,导报记者首先看到的是一栋别墅式的小楼,这是万斯达济阳基地的办公楼。该办公楼占地2000平方米,应用了万斯达集团PK整体装配式快装体系,仅用两个月就完成了全面施工。
在万斯达工厂,导报记者并没有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瓦匠泥工,只看到偌大的流水线上十几名工人在操作。其中,一名工人拿着遥控器在控制混凝土浇注。混凝土的多少、厚薄,都通过计算机控制,她只需按下几个按钮就可以完成整个工程,看上去就像制作一个零件。
据悉,济南西客站附近的一所小学已在万斯达研制的PK体系下封顶。“构件直接被运往施工现场,一片构件头尾的钢筋被准确地插进另一片构件预留的槽孔内,再用混凝土当‘胶水’填充孔隙,这层楼就施工完毕了。这样一来,在施工现场就不需要很多工人,也不需要现场切割打磨,可以大大减少施工现场的垃圾、污水、粉尘和噪音污染。”万斯达集团副总经理卢山介绍说。
张波告诉导报记者,虽然建筑工业化的成本看上去很高,但这种建筑方式比传统建筑模式有明显的节能优势:可以节约木材消耗53.5%,节约用水36.4%,节约用电30.8%,减少建筑垃圾36.9%。
热唤政策配套
听上去很美的建筑工业化为什么一直没有推广开来?15日,导报记者采访了济南市住宅产业化发展中心主任王全良。他告诉导报记者,作为全国的第三个试点城市,济南从2001年就开始了建筑工业化工作。虽然整体工作在加快推进,但总体看,仍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行业内关于具体的实施路径存在几种不同的看法。但是,其核心技术是主体结构。不研究解决主体结构技术体系,建筑工业化就难以实现。”深圳市人居建设发展处副处长岑岩说。
张波告诉导报记者,这几年万斯达集团处于亏损状态,之所以出现偶有停工现象,完全是由于市场需求量与产能不符引起的。“就投资3亿元的济阳PC工业园来说,它具备年产预制构件20万立方米、预制构件生产流水线10条的巨大产能。但是,去年我们从济南市政府手中拿到的项目太有限了,距我们的产能相差甚远。”张波有些无奈地说。
“做建筑工业化,仅靠一个企业的力量很困难,国外也都是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才做起来的。”万科地产北京公司总工程师秦珩感慨说,比照国外的经验,建筑工业化一般要经历3个阶段。最初是市场上大量需求,在集中的短时间内把房屋建造出来;第二阶段是用产业化手段提升房屋质量;最后一个阶段则是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国外已经到第三阶段,我国现在是3个阶段同步来做。”
“从需求层面看,由于缺乏规模生产效应,缺少成本核减、容积率奖励等强有力的优惠措施,且建筑工业化设计、施工、验收标准不完善,构件装配施工缺少依据,导致商品房中建筑工业化装配比率达10%的目标难以落实。”岑岩说。
“开发商如果采用建筑工业化技术建房子,每平方米的成本要比传统方式高出几百元,这样开发商的利润就被压缩了。为了提高开发商的积极性,济南也应该像沈阳、北京等试点城市一样出台容积率奖励政策。我们一直都在与国土、规划等部门讨论容积率奖励问题,根据济南目前房价8000元每平方米的单价,我认为容积率应该奖励5%至6%。”王全良表示。
“关键还在政策,建筑工业化需要政府树立转型发展的意识,从标准、法规、税费等多方面进行布局。只有政府转型、政策配套、企业自身努力三者合一,才能迎来更大的发展。”张波说。
据悉,济南新建商品房项目采用建筑工业化技术建设的比率目标为,2014年达到20%,2015年达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