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企业经营情况“晴雨表”的国内股市,在经历了纠结的2012年之后,在2013年继续延续着“纠结”的主题:截至2013年12月20日,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下跌8.12%和12.61%,相比之下,美国道琼斯30指数在2012年9月触底之后,过去2013一年走出了一波堪称“惊艳”的上升行情。
在指数下跌的同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整体盈利却从2012年同期的14871.34亿元,上升至17264.72亿元,同比增长16%。换句话说,就是上市公司盈利在增长的同时,股价表现却出现了“情绪性下跌”。
在这一纠结的市场情绪背景下,工商银行及其所属的银行板块依然成为了2013年市场中“最赚钱的公司”及“最赚钱的行当”。
工商银行201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055.33亿元,每天净赚7.5亿元;16家上市银行的净利润总额更高达9183.78亿元,而深沪两市2434家上市公司同期净利润合计不过17265.72亿元—换言之,16家银行赚的钱,比其余2418家企业赚的钱加起来还要多。
而这16家大赚其钱的银行,其市值却仅占整个股市的24%左右,市盈率也远低于市场平均值,延续了过去多年“赚钱不叫座”的纠结表现,到2013年12月20日更因QFII调仓带来的大跌而成为了最大的“市场输家”。
银行板块之外,另一些值得关注的“市场赢家”则来自其高利润率和高成长性:毕竟为股东投资赚取更多回报,才是上市公司的“本分”。
据深圳君亮投资管理公司提供的公开数据分析显示,在过去三年半(2010年1月-2013年6月)内,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利润率最高的三家公司及其所属行业分别为潜能恒信(石油勘探,三年平均利润率57%);中山公用(水务处理,三年平均利润率54%)及东莞控股(高速公路,三年平均利润率51%)。
其中潜能恒信及中山公用两家企业,以半年度净利润率55%的业绩,登上2013年净利润率的“并列冠军”(因为扣除非经常损益数据半年公布一次,因此只能以半年报计算)。
这些高利润率的企业均集中于能源及基础设施服务管理领域,从中可以看出在要素市场价格管制的市场结构中,能源和基础设施等领域一旦突破管理和技术瓶颈,依然有着强大的盈利能力可供释放。
如果说利润率最高的公司代表着现有市场中的盈利空间,那么成长最快的公司则更加体现出未来的市场机遇。
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五年(2008年-2012年)中企业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最高的五家公司及其所属行业分别为:山大华特(环保制药,五年复合增长率69%)、金螳螂(建筑装饰,五年复合增长率68%)、新华科技(医疗器械,五年复合增长率65%)、保税科技(物流,五年复合增长率60%)和康美药业(中药,五年复合增长率60%)。
这些成长最快的企业均有着某些突出的特征:有的是经历重大转型进入全新领域,如山大华特从制鞋企业转向环保制药;有的则凭借管理和技术领先成为行业冠军,如金螳螂和新华科技;还有的则在产业链整合基础上对整个产业形态进行了提升,如康美药业对中药制造产业的改造与提升。
这些借助产业转型和升级获得强大市场竞争力、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的企业,今天已经大多成为各自领域内的“标杆”与龙头企业,它们所代表的是中国企业在经历多年代工式与粗放式发展后,走向市场独立和精细化运作的重要产业升级趋势。
尽管在有着两千多家上市公司的中国股市中,能够成为“成长冠军”的优秀企业数量还不算太多,但是它们的存在和成长,将成为中国股市和产业经济最强大的成长动力和“内在价值”。
随着中国股市管理机制的重大变革,以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从短期股价炒作,转向对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关注与重视,可以预见这些以真实的盈利成长为基础的上市公司们,将成为未来中国股市中真正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