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自贸区金融开放强调风险可控
自贸区金融改革开放试点的前提是风险可控。在昨日下午举行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情况说明会上,央行虽然并未就自贸区总体方案中有关金融开放创新领域宣布相关细则,但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张新在回答上证报记者提问时表示,监管核心就是要防止短期资金、短期资本的大进大出,维护宏观金融稳定。
他称,正常的资金流动是应该鼓励的,尤其是中长期资本的流动,央行将会给予便利。“在上海自贸区内,会充分考虑到防止热钱对国内金融市场、对国内实体经济的冲击。”
张新表示,央行、外管局将在四个方面推进自贸区金融改革试点。
一是在自贸试验区内创造条件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二是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他强调,在自贸试验区内实现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符合现行利率管理政策和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要求。“自贸试验区利率市场化将在宏观审慎金融管理框架内,根据服务区内实体经济发展需要、金融市场主体培育目标,以及市场环境建设情况,稳步推进。”三是在自贸试验区内先行先试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四是建立与自贸试验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
张新特别强调,“上述金融改革,都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予以推进。”央行将从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角度,着眼细节,坚持风险可控,稳步推进,对改革内容成熟一项,推动一项,适时有序组织试点。
他透露,上述四个方面近期都会推出新的、实质性的举措,并且相关方面的内容,都会在近期公布和推出。而这些举措,将按照风险可控、稳步推进的原则,成熟一项,实施一项。(上.证.颜.剑.)
银监会:将探索相对独立的监管体制
昨日,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情况说明会上,宣读了银监会《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银行业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该文件主要涉及8条政策,其中涉及机构准入4条、业务准入2条、监管体系2条。
涉及机构准入方面,包括支持中资银行入区发展;支持区内设立非银行金融公司;支持外资银行入区经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区内银行业。业务准入方面,鼓励开展跨境投融资服务,以及允许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在区内开展离岸银行业务。
监管方面,简化了准入方式和完善监管服务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完善监管服务体系方面,银监会提出将支持探索建立符合区内银行业实际的相对独立的银行业监管体制,贴近市场提供监管服务,有效防控风险。建立健全区内银行业特色监测报表体系,探索完善符合区内银行业风险特征的监控指标。优化调整存贷比、流动性等指标的计算口径和监管要求。
廖岷表示,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是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下进行展业,风险管控的任务更艰巨。因而,他们首先应该满足银监会现有所有审慎风险监管要求。在此基础之上,监管层正在努力研究对监管制度进行创新,以前瞻性地建立一些符合银行业和实体经济相适应的相对独立的银行业监管架构。
他表示,将会对存贷比、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根据区内机构展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还会建立针对自贸试验区内银行业金融活动相适应的特色监测报表体系,同时对于这些报表的内容、报送的频率和监测的频度都会做适当的安排和调整,以此更好地推动区内的商业银行做好风险管理。
有消息人士透露,监管体制创新将是银行业监管部门在自贸区金融改革开放下一阶段重点关注的领域。(上.证.颜.剑.)
保监会:支持险企开展境外投资试点
随着上海自贸区挂牌,金融业相关支持措施也揭开面纱。昨日,记者从上海保监局获悉,保监会对于上海自贸区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对上海保监局提出的八大举措做出正式批复。
八大举措支持自贸区建设
八大举措包括:支持在自贸区内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保险机构;支持保险公司在自贸区内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人民币跨境再保险业务;支持自贸区保险机构开展境外投资试点;支持国际保险中介机构及从事再保险业务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自贸区开展相关业务;支持上海开展航运保险;支持保险公司创新保险产品,不断拓展责任保险服务领域;支持上海完善保险市场体系,推动航运保险定价中心、再保险中心和保险资金运用中心等功能型保险机构建设;支持建立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不断强化和拓展保监会与上海市政府合作备忘录工作机制。
在这八项举措中,较受关注的是支持在自贸区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保险机构,这也是总体方案中专门提到的一条重要政策。上海保监局称,允许高端商业健康险在自贸区先行先试,有利于融入全球健康保险和服务体系。目前中国市场对于国外健康险公司并未完全放开,不能独资只能合资。而这一举措被业内人士视为允许外资健康险机构在自贸区内设立独资企业,但就业务范围覆盖整个上海还是仅限于自贸区内这一问题,仍有待于细则进一步明确。
此外,保监会还将支持保险公司在自贸区内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人民币跨境再保险业务,支持上海研究探索巨灾保险机制。上海保监局表示,自贸区内人民币跨境再保险业务的开展条件更加成熟,沪港、沪台合作潜力巨大。而研究探索巨灾保险机制,有助于上海进一步培育发展再保险市场。
中国太保大众保险首批入驻
在昨日首批入驻自贸区的25家企业中,中国太保、大众保险成为首批入驻的保险公司。另据记者了解,作为我国目前唯一一家中资再保险机构——中再保险集团已在上海开设“人民币跨境再保险业务账户”,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近年来,上海保监局一直在推动在沪再保险机构与香港保险机构开展人民币跨境再保险业务,同时利用央行二总部在沪的条件,推动其与中国港澳以及东南亚地区有关人民币清算协议的签订,从而为中资再保险公司在这些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开展人民币跨境再保险业务扫清障碍。
目前,保险投资新政已全面放开保险资金境外投资,而自贸区跨境融资自由化的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设立专业化境外投资平台。对此,保监会将支持自贸区保险机构开展境外投资试点,积极研究在自贸区试点扩大保险机构境外投资范围和比例。
而在支持保险产品创新方面,上海保监局表示,自贸区内相关的码头责任保险、出口产品责任保险、物流责任保险、油污责任保险、无船承运人责任保险等都亟待开发。(.上.证.黄.蕾)
六银行自贸区分行挂牌业务或非考量第一要素
昨日,工行、中行、交行、浦发、招行和上海银行等6家中资银行在自贸区内的分行挂牌成立。消息人士对记者表示,监管层当日已对上述6家银行及农行、建行下发了自贸区分行的开业通知,但开业经营尚待央行完成相关系统验收。
此外,花旗银行和星展银行两家外资银行也已获批准在自贸区内筹建支行,交银金融租赁已获批准筹建专业子公司。
开业经营尚待央行验收
记者获悉,8家中资银行自贸区分行,皆在29日当天领到了监管层颁发的金融许可证和开业通知。许可证上有以下条款:许可该机构经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规定批准的业务,经营范围以经批准文件所定为准。
根据人民银行的要求,自贸区内实行区内账户分账核算,账户信息采集也必须规范。目前,首批5家银行成为人民银行上海自贸区账户合作银行,分别是工行、中行、交行、浦发和招行。银行业人士称,上述5家银行已向央行递交分账系统验收申请,目前央行验收过程尚未完成,只有待央行验收完毕之后,才能真正开展自贸区业务。
除了设立分支机构,已有机构谋划在自贸区内新设机构。上海银行副行长胡友联昨日表示,已考虑在自贸区内与外资银行和民营资本合作,设立子银行。上海银行行长金煜对上证报记者确认,“确实有这个意向,目前有一些初步的想法,也进行了相关论证,之后需向监管部门汇报。”
业内人士称,自贸区有关政策将给金融租赁行业带来较多机遇。交银租赁副总裁马宾对记者透露,该公司在自贸区内的子公司注册资本将在5亿元以上,主营方向将是航空、船舶、大型机械的租赁业务。招银租赁总裁郭光也表示,该公司也将在自贸区内筹建新的子公司。
除了金融机构,自贸区入驻企业也在谋划新设立银行。盛大集团已经获得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营业执照,成为入驻企业。该集团昨日已明确表示,目前正在筹备设立盛大金融服务公司,有意在自贸区开办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
短期内业务难爆发式增长
据记者了解,自贸区分行的业务量或许并不会是各家银行考量的第一要素,其角色更大程度上是新业务、新产品的“试验田”。
根据目前可以了解到的政策方向来看,区内与区外之间的资金流动将会被严格的管制,也就是说,区内资金与区外资金的流动将会受到限制,这就使得这块28.78平方公里的区内业务难以在短期之内实现大规模的爆发式增长。多位参与自贸区分行设立的银行高管认可了这种观点。
有银行高管就对记者表示:“金融业必须服务于区域内的实体经济活动。这么小的一块区域,不会有外界想象中的那么大的业务规模。但是,金融业务类型、产品种类、服务方式等方面可能会有创新的繁荣局面。”
不过,浦发银行自贸区分行行长王新浩对记者表示,总行对业务规模等方面还是会有量化的考核标准,但考核指标等方面会有所不同。
浦发银行副行长穆矢表示,自贸区分行不但是在自贸区里的分行,还是该行在自贸区里进行试验的分行。“自贸区有着完全不同的法律、制度、政策和市场环境,银行需要一个平台去适应这种环境。”他认为,这实际上是银行积极设立自贸区分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未来外部环境的变化,监管政策的调整,自贸区内的分行将需要面对与区外完全不同的流动性风险、国别风险、业务风险以及交易对手风险。因而,穆矢也表示,设立自贸区分行看重的是学习经验和教训,从而为银行在未来利率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下的发展打下基础。(.上.证.高.翔.颜.剑..石.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