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以来货币市场利率上行,再次引发市场对于流动性紧张的担忧。中国银行(行情,问诊)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温彬认为,基于外汇占款、财政存款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等因素的前瞻分析,未来三个月预计不会再出现“钱荒”。
9月26日中国银行举行四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发布会,温彬在会上指出,这主要基于三个原因,一是8月外汇占款已经出现反弹,预计四季度可能有500亿元至600亿元的新增外汇占款;二是季末财政存款会季节性减少,向市场注入流动性,预计9月减少3000多亿元,11月和12月减少的财政存款将超过1.2万亿-1.5万亿元;三是央行即便不下调准备金,通过逆回购和年初热议的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也有能力稳定市场。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9月流动性偏紧是预期到的,商业银行有了6月下旬的教训,认识到要把流动性管理做好,处理好“借短贷长”的期限错配问题,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节奏也把握得比较好。
中行的报告指出,“微刺激”已经显效,三季度中国经济企稳回升,预计四季度将继续向好,经济滑出“下限”的风险正在减小。预计四季度GDP增长7.7%左右,CPI上涨2.8%左右。
温彬认为,全年通胀率将低于3.5%的预期目标,但基于房地产投资增长较快、一线城市房价再创新高的压力,货币政策放松的困难较大,预计四季度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都不会有变化。
与前段时间东南亚市场货币贬值不同,人民币目前仍保持升值态势。温彬认为,四季度人民币坚挺仍然有较强的动力,主要基于四个原因,一是中国经济三季度企稳,二是美联储QE退出滞后,三是东南亚货币贬值反而增加了对人民币的需求;四是人民币国际化也增加了对人民币的需求。
但报告指出,未来中国仍然面临美国量化宽松(QE)退出、新兴市场货币动荡、地方政府债务和房地产泡沫四大风险。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危机爆发时,最先受冲击、最易受冲击、受冲击最大的一定是杠杆率较高的经济体。目前中国包括政府、企业和居民在内的非金融部门的债务总规模快速膨胀,如不能有效化解,将大大降低中国经济在外部冲击下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