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每年9月底银行会停止发放贷款。但在今年9月初,问了几家银行,都已经不放款了。”一家外贸公司财务主管对记者说。
9月25日,某股份制银行支行负责人表示,从第三季度开始,银行信贷投放基本停止,差不多上半年就用完了全年的贷款额度。而且,银行的确没有多余资金。
有关统计显示:截至9月22日,四大行当月人民币存款负增长超过2020亿元,临近季末,市场再度“缺钱”。9月24日数据显示,SHIBOR1周利率、2周利率、1个月利率分别为4.4400%、4.8033%、6.1089%,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有关专家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多重因素叠加导致目前的“钱紧”,但6月出现的“钱荒”不会重演。
银行季末钱紧
9月前三月,工、农、中、建四家大型银行当月人民币存款负增长超过2020亿元,保守估计至少需要超过万亿的存款回流,才能满足商业银行流动性需要。此外,数据显示,从9月2日到9月24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隔夜利率从3.0188%上升到3.6144%,1周利率从3.7420%上升到4.4400%,2周利率从4.1500%上升到4.8033%,1个月利率更是从4.6000%上升到了6.1089%。
市场分析认为,存款加速流失的局面,倒逼银行对存款政策作出调整,多家商业银行陆续将中长期定存利率上调10%,“一浮到顶”。
近日,中信银行(行情,问诊)公告上调个人定期储蓄存款利率,其中人民币两年、三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平安银行(行情,问诊)将两年和三年期定期存款上浮标准降至10万元;光大银行(行情,问诊)一年以内整存整取业务利率上浮10%,对于两年至五年的长期存款,10万元以上大额存款可上浮10%。
尽管目前各银行官方口径并不说暂停房贷,但事实上有多家银行已基本暂停。包括华夏银行(行情,问诊)、民生银行(行情,问诊)、兴业银行(行情,问诊)在内的数家银行均表示:“房贷现在基本不做,往上报分行可能也批不下来。”杭州银行等城商行则明确表示,“房贷全部停贷,到月底不再接受新增。”
此外,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也水涨船高。根据普益财富的统计数据,上周银行发售人民币理财产品467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04%。
多因素叠加导致“钱紧”
“最近银行资金紧张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整个实体经济开始向好,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有上升态势,对银行资金需求开始增加;二是6月银行为了应对‘钱荒’,采取大量吸收短期资金来弥补资金不足,现在短期资金到期,银行不得不还款,使得资金周转偏紧;三是第三季度末,银行面临银监会考核的因素。”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解释。
“9月本身也是一个关键时点,既是月末,又是季末,加之中秋、国庆‘双节’叠加,资金面稳中趋紧是大势所趋。”某业内人士表示。
事实上,尽管Shibor 1个月利率超过6%,但除了1个月的利率提高了近30%以外,其他时间利率的变化则相对稳定。而6月“钱荒”Shibor最高的时候,隔夜利率为13.4440%,1周的利率为11.0040%,1个月的利率为9.6980%。与6月相比,9月的Shibor数据无疑低了很多。
“Shibor的这种变化主要还是受季末因素的影响,可能部分银行出现了资金短缺的情况,使得利率太高。不过,6%这个数字,要比6月低很多,也基本在预料之中。”银行业人士说。此外,6月“钱荒”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破七,满世界都是高收益产品,相比而言,多数业内人士表示,现在5%的收益率只是稍高,并且不会超出拆放利率。
“钱荒”不会重演
“银行资金是有波动的,现在的现象是正巧几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就比一般情况下的短缺程度加剧了一些,但不会像6月那么突出。”奚君羊说。“6月‘钱荒’是没有预期,集中表现出来的,现在大银行已经开始注意这个问题,在资金的周转滚动方面已经逐步采取了一些稳健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并且有所防范,所以‘钱荒’不会重演。”
银河证券分析师黄鹏也认为,6月后,金融机构已经在流动性和资产配置方面进行了充分调整。目前来看,其同业融资规模和结构的调整已经基本完成,对流动性冲击的抵抗力也有了大幅提升。银行对于短期流动性的资金准备已经明显加大。“一般而言,半年末的流动性压力仅次于年末,而季度末的流动性则相对宽松,带来的压力并不会超过半年末时点。”
此外,央行日前在公开市场首次进行6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量突增至880亿元,较上一期逆回购操作量大增11倍,创下春节以来单笔逆回购操作量新高。有了央行的“力挺”,大额放水之后,银行市场“钱荒”问题将得到缓解,安全度过季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