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陆宇 银川报道
阿拉伯国家正在成为饱受经济下滑困扰的中国商人的乐土。
在2013年9月17日举办的第四届中阿博览会及中阿能源合作论坛上,阿拉伯及北非的政府、企业首脑们释放了难以计数的投资、消费需求,仅沙特一国的计划投资总额即超过500亿美元。
中阿经济上的互补性,为中国企业家们提供了用武之地。
基础设施、轻工产品、服务业正是中国擅长的选项;单一的石油经济使阿拉伯国家集体转向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国发展了近十年的风电、太阳能产业,在国内需求不足、欧美“双反”的情况下似乎找到了新的出口地;而多年的动荡局势,更加坚定了中东国家吸引投资的决心。
以中东北非地区最大的经济体沙特为首,各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建设计划及诱人的投资政策,中国企业如能迅速地转换思维并融入当地文化,阿拉伯国家将成为中国对外投资、出口的重要一极。
待开发的阿拉伯“金矿”
中东北非地区最大经济体沙特的规划最为雄心勃勃。
这个石油储量占世界25%的沙漠国家计划建设矿产产业集群、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塑料及包装材料产业集群、家电产业集群和太阳能产业集群,五大产业集群进一步被细化为25个具体的投资门类,并将落地于沙特的阿卜杜拉国王、阿卜杜拉齐兹亲王、知识、吉赞四大经济城,总投资额约510亿美元。据悉,25个具体投资门类包括家具饰品、陶瓷器皿、玻璃厂、聚乙烯、防水材料、电介质、化工、房地产、基础设施、服务业等。
北非地区的摩洛哥王国正计划建造数个新城,这个人均GDP刚刚越过3000美元的国家似乎走着中国几年前的道路,新城规划释放了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一批机场、高速公路、港口、码头将拔地而起。
建设基础设施则增加了对电力的消费。9月17日,在中阿能源合作论坛上,摩洛哥太阳能管理局(MASEN)国际业务总裁纳比勒·萨米表示,到2020年,摩洛哥的总发电量将会翻番,到2030年则翻两番,但摩洛哥的能源进口依赖度高达95%,自身发电能力仅为6.3GW。
为此,摩洛哥制定了一揽子电力建设规划,主要利用水能、太阳能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计划新增装机容量达2000MW,并获得了世界银行、欧洲投资银行、非洲开发银行、德国和法国开发银行的融资支持。
虽然仍处于动荡之中,埃及并没有停下本国电力发展的脚步。在中阿能源合作论坛上,埃及电力部新能源项目执行运营局副主席穆斯塔法告诉本报记者:“到2020年,埃及电力消费的20%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其中风电占据12%,太阳能新增3500MW。”
除上述国家外,约旦、伊拉克、阿联酋等国均带来了本国青睐的投资机会,中东可再生利用能源和能源效率中心的董事阿玛德认为,这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为此,该中心将于本月月底前在黎巴嫩公布一个“阿拉伯未来能源指数”(AFEX)。据阿玛德介绍,这个指数将告诉中国企业到哪里投资更容易成功,“这样的独立指数对于在区域内引进可再利用能源、提高能源效率的举措具有重大意义。”
互补的中阿经济
作为以能源为主的单一经济体,阿拉伯国家迫切需要其他国家的投资及产品,尤其在那些他们不甚擅长的领域。
从沙特的27项具体投资门类不难看出,轻工设备、日用品、化工、服务业是其吸引投资的重点领域,而这正是中国的强项所在。沙特驻华大使馆商务处在中阿博览会上对外公布了上述投资需求。
以电介质为例,沙特至今都没有生产类似产品的工厂,因此,沙特北部边境阿尔阿尔省陶瓷电介质生产项目是一个难得的投资机会。沙特电力公司(SCECO)和沙特电力承包公司均从电介质生产国进口所有电介质产品,以使用于沙特各电力塔、变压器以及各种供电设备。
与化工密切相关的日用产品存在长期稳定的消费市场,由于缺少清洁剂、防水材料、造纸、饮用水消毒等产品,阿拉伯国家目前只能从国外大量进口。
那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阿拉伯国家也存在强烈需求。家具饰品、玻璃厂、砖厂甚至托盘回收和椰枣包装厂都是他们的空白产业。
而为了减少内部对石油的消耗,以实现石油出口价值最大化,越来越多的石油输出国家希望在本国建设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世界风能协会中国项目办主任乔黎明告诉本报记者:“他们做了统计发现国内的石油消耗占比33%。如果不选别的能源就会在未来20年变成能源进口国。这也是纷纷出台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很大的一个推动力。”
事实上,近年来中东地区动荡的局势加剧了阿拉伯吸引外国投资的迫切性。
据商务部统计,国外对阿拉伯国家的直接投资从2010年的686亿美元急速下降到2011年的374亿美元。除了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以外,阿拉伯地区的政治事件也是导致投资下降的重要因素。阿拉伯国家在全球投资的份额也从2010年的5.2%下降到了2011年的2.8%。服务业是阿拉伯国家吸引投资最多的部门,其次是工业和农业。
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认为,中阿经济存在明显的互补性,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一次机遇。
需转换单纯卖产品的思维模式
为吸引投资,阿拉伯国家大多做出了宏伟的规划及诱人的优惠政策。
纳比勒·萨米在中阿能源合作论坛上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摩洛哥的新城建造和可再生能源规划面向全球招标,将在网站、《经济学人》杂志、驻各国大使馆等途径发出招标邀请函。并于2014年5月举办太阳能商业展,力邀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马坚参会。
沙特则列出了据称史上最为详尽的优惠政策。
在沙特投资,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进口设备及原材料免关税;企业所得税只征收其纯利润的20%,营业损失可不定期地结转;沙特籍员工年度培训费的50%可在税收中减免;投资额超过100万沙币且为沙特公民提供5个以上技术管理职位一年以上的公司可享受额外优惠。
土地租金在中东国家的优势尤为明显。沙特工业城区管理局(MODON)以优惠的价格出租工业用地,每平米年租金1沙币起,并且大部分地方都配备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和物流服务。
事实上,投资阿拉伯国家更像是在自由贸易区内做生意。在这里投资者可以自由地对外汇出资本和利润。如若从沙特购买产品,该国可向进口沙特非石油产品的国外进口商提供最高额度为100%的贷款。
外国投资者所需的资金亦可通过伊斯兰金融加以解决。投资者可享受当地或国际融资机构提供的各项融资服务,这包括阿拉伯经济社会发展基金(AFESD)、阿拉伯贸易融资计划署、阿拉伯投资担保机构、伊斯兰发展银行等。
伊斯兰金融咨询公司ASSAIF董事长阿尔贝托告诉本报记者:“中国投资者要学会利用伊斯兰金融。”
但横亘在中国企业面前的难题是“不了解、不熟悉”。
马坚说:“宁夏的企业想到中东地区投资,由于不太了解而走不出去。”
而伊斯兰金融咨询公司ASSAIF董事长阿尔贝托称,目前没有一家中国企业或银行与该公司建立任何联系。
为加深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袁家军于9月18日提议建立中阿合作机制。当日下午,中阿能源合作联盟成立。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式的投资思维常常阻碍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往来。
阿尔贝托告诉本报记者:“到阿拉伯地区投资,绝对不仅仅是与政府挂钩那么简单,事实上,大家遵循的是一套类似西方的市场商业模式。”
朗盛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平凡说:“换思维非常重要。在中东大多数的企业都是由私人的家族推动的,与大家族的企业建立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而在阿曼,国有企业的背后老板是国王。”
而令阿拉伯国家不解的是,多数中国企业总想以短平快的方式销售产品。在中东可再利用能源和能效中心董事阿玛德看来,中阿经济的结合点更多的是那些可持续的、长期的项目。他告诉本报记者:“我希望的是一个集采购、融资、投资甚至科技产权转换的长期交流。”
作者:陆宇
|